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地处湖南西部的湘西州为例,基于对湘西州七县一市共400位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个体、政府及社会三个层面就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因素方面,返乡农民工中男性的创业意愿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因素的影响不显著,除文化程度外,家庭年收入、成就需要及自我效能感等其他个体因素都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正相关;政策制度因素方面,城乡发展差距负向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创业教育培训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文化因素方面,亲朋鼓励创业、创业典型被广泛宣传及包容创业失败等都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脱贫富民融合发展,还需要重点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面临的政策、融资、人才科技支撑等难题。重庆市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立足区域实践,通过"强技能、促创业、带就业、助增收"策略,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人社部门服务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地方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孙丹 《劳动世界》2016,(22):22-23
近年来,吉林省长岭县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构建创业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为导向,以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为载体,不断畅通创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落实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辽源市各级党委、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制订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放宽农民工创业准入条件,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其中,辽源市龙山区制订多项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加,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迎着新春的和煦阳光,四川省优秀农民工暨返乡创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于近日隆重召开,标志着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这对新形势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农民工和返乡创业人员为我省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做出新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农民工返乡当起了"创客",然而创业并非易事,技术匮乏正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瓶颈.为进一步推进成都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成都市就业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开展多形式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全面提升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能力、激发创业热情,创造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要求,巴中市巴州区就业局对辖区内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围绕"创业者需求"的主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返乡创业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巴州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3万人,年劳务收入约26  相似文献   

8.
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和全面实施小康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返乡创业农民工已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动力以及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本文从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入手,立足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基于实地调查,总结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盘活当地农村资源,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丰富农业经营模式五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笔者希望能以此为成功案例进行推广,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提升创业技能,持续推动扶贫脱贫工作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9.
随着亚洲制造业中心向东南亚转移、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涨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然而,当前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诸如融资难、社会关系网络资源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嵌入社会网络、产业网络,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多元支持,对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业生态对吸引、孵化、促进当地农村创新创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都江堰市为例,从返乡创业者、投资机构、政府部门、孵化平台和创业环境5个方面研究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为研究成都都江堰市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和发展状况,调研组对全市14个农业乡镇1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对5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及20名待创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对政府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抢抓全国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重大发展机遇,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特色资源和创业环境,吸引大学生、农民工等回乡创业,聚力实现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良性转变。搭“规、政、召”支撑,托起“候鸟”归乡梦整合区级各部门支持返乡创业政策、项目和资金资源。  相似文献   

12.
[现场]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民工自强不息、再创佳绩,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2017年2月16日,四川省优秀农民工暨返乡创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 此次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为农民工服务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的成绩,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 会前,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分别对进一步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返乡农民工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成都市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指导中心”)在成都市人社局和成都市就业局的领导下,围绕工作要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改革工作任务,重点做好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同时,还以“探索建立就业创业公共培训服务新模式”为契机,逐步向“基本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新职能转变,积极参与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3月13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宇光赴白城就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及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软环境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5.
2019年以来,德阳市着力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五大平台"促进"五大提升",推动返乡创业工作提档升级,成效明显。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市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1.88万人,创办实体1.48万个,实现总投资190.47亿元,带动就地就近就业54.6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27万人)。建立政策支撑平台,提升返乡创业者信心。市政府相继出台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七条措施和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四条措施,在延续原有政策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源市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工作部署,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扎实开展"千人创业带动万人务工"活动,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转移、以创业促增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返乡农民工作为大众创业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相比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他们通过外出务工掌握了一定的生产加工或销售服务技术和经验,对创业项目及其市场前景有比较成熟的把握,而唯独缺乏的就是资金。为帮助创业农民工迈过资金困难这道坎,山东省聊城市深入实施农民工三项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作用,积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第一,政策宣传,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引路。为鼓励、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聊  相似文献   

18.
完善政策体系,扶持返乡创业就业 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德阳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通知》等10多个系列配套文件,对返乡创业作出了政策规定,形成了促进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梨树县梨树镇霍家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他们于2011年1月建成霍家店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并投入运营.基地占地总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他们把创业基地总体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即:创业经营区、项目展示区、创业培训区和综合服务区.记梨树县霍家店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还多元化投资20亿元,加强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路、水、电、网络、有线电视等达到"六通一平".他们还注重环境设施建设,路灯达200盏,公路绿化5000平方米,风景树1.2万株,公益设施休闲广场等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形成"一站式"返乡创业服务"洼地".  相似文献   

20.
集安市作为一个边境城市,近年来,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人社局牵头抓总、各部门协作推进、乡镇分片负责"的工作思路,立足全域旅游,积极打造返乡创业生态链,全力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截至目前,集安市返乡创业农民工4200人,带动就业6万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