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冲  王学义 《天府新论》2017,(1):103-111
本文基于2006—2014年四川省各市州面板数据,分析人口流动、城镇化对离婚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对四川离婚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流动人口比重和城镇化率越高,离婚率也会越高,其中城镇化率上升,是近年来四川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分区域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对离婚率的正向影响,尤其在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二者对离婚率的正向影响程度更明显。此外,城乡收入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对离婚率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经济发展差的地区,人口性别比也显示了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逐年上升的离婚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本社会单元。离婚率剧增无论是对社会稳定、家庭和谐、个人幸福都是极其不利的。本文分析离婚对社会、家庭、后代及当事人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旨在探明离婚的不良后果,从而体现出控制离婚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离婚问题是现代家庭问题中的一个大问题,几乎所有的工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高离婚率的现实。 我国近些年来,特别是新婚姻法实施以后,离婚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据统计,1978年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有170,449对,1979年达到192,894对,增长13.2%;1980年和1981年虽低于1979年,但都高于1978年,分别为180,378对和186,891对;1982年则达到210,930对,比前几年中最高的1979年还多了9.4%。1981年1至9月,各地人民法院新收一审离婚案件26万多件,比1980年同期上升37.2%。有些地  相似文献   

4.
蓝成东同志在《怎样看待离婚率上升这一社会现象》(以下简称《蓝文》)一文中,就现代社会高离婚率、离婚自由与婚姻自由的关系以及应当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离婚现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颇具建树的观点,但在探讨离婚率形成的原因时,把它归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这是不妥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必然带来高离婚率呢?《蓝  相似文献   

5.
离婚纠纷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民事纠纷,全国每年大约有40多万对夫妻因离婚而分手,占每年结婚人数的5—6%,这些都是由于各种社会的、个人的原因而引起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广大人民的物质经济条件和文化素养将会不断得到改善,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会有所提高。对婚姻关系较高质量的要求和现实婚姻之间差距的增大,必然导致调适夫妻关系的难度增加。同时,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影响下,社会伦理观念正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有些人受西方“婚姻自由”观的影响,视婚姻大事为儿戏,草率结婚,轻率离婚,这是造成离婚人数增多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引起各方关注和研究的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中,有些人认为现行婚姻法关于离婚的法律规定是造成离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即:单纯以“感情是否破裂”作为是否解除婚姻关系的唯一依据,在实践中起了放纵和鼓励离婚的作用,有些人甚至认为婚姻法是一部“离婚法”。  相似文献   

6.
葛迎春 《中文信息》2013,(5):118-119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的享受越来越高,可对比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越来越不高,尤其是对婚姻的满意度越来越不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离婚率进入了快车道,乡镇的离婚率也越来越高,为此,在保障公民个人离婚自由权利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社会为离婚自由所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和谐,这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家庭影响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高居不下。据民政部网站发布,2013年我国共有1346.9万对夫妻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50万对夫妻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对数比上年增长12.8%,增长率为3年来最高。这一数据引发人们广泛关注,不少网民就此"吐槽",惊呼"离婚率也面临‘爆表'!"高离婚率的背后,映射出婚姻家庭中夫妻之间性格不和、情感淡漠、家庭暴力等众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让婚姻分崩离析或名存实亡,还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离婚率上升和老年丧偶人数的增加,老年的再婚率在增长。但是,再婚率提高的同时,再婚后的离婚率也提高了。以往人们把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归结为财产、感情、子女等方面,从社会学上看,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在于:老年再婚者文化认同的缺失,老年之间社会互动的表层化,再婚老人的角色期待错位或过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离婚率上升和老年丧偶人数的增加,老年的再婚率在增长.但是,再婚率提高的同时,再婚后的离婚率也提高了.以往人们把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归结为财产、感情、子女等方面,从社会学上看,老年再婚者离婚的原因在于老年再婚者文化认同的缺失,老年之间社会互动的表层化,再婚老人的角色期待错位或过高.  相似文献   

11.
离婚现象的理性思考——辩证统一的社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率的增长,离婚现象的增多,是中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突出现象.社会调查的实证资料表明,婚姻的自由度越高离婚率越高,越是追求爱情离婚率越高,夫妻之间越是讲求个性、不注重合作离婚率越高,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越高离婚率越高.这些规律进一步证明了婚姻现象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辩证统一.现代社会既要保证婚姻自由,提高婚姻质量,又要控制离婚现象,实现婚姻与家庭的相对稳定,实现婚姻家庭中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翼 《河北学刊》2008,28(3):6-12
本文通过对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内地人口粗离婚率逐年升高,这既有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的因素,也受到中国婚龄人口供给的影响。中国每年登记结婚的对数在逐步减少,离婚率在迅速上升。在地区分布上,东北三省离婚和再婚率比较高,但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却不明显。人们的初婚年龄进一步推迟,未婚人口所占百分比越来越高。农村老人的丧偶问题重于城市。青少年人口性别比失衡,未来男性"婚荒"问题将会很严重。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一切社会经济变革效应的最终承受者。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化,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位近些年来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年轻人结婚年龄推后、离婚率上升、头胎孕妇平均年龄提高、配偶生养儿女.数目减少等等,传统的大家庭正被小家庭取代,家庭的结构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女性婚姻状况呈现出初婚年龄大、在婚率低、离婚率高等特点,同质婚占据主流,婚姻模式愈发多元化,单身母亲比例大,同居和女同性恋现象急剧增加。中国女性婚姻则比较稳定,在婚率高、离婚率低、多婚和女同性恋相对罕见,但女性向上婚比例较高,离婚率也在连年上升。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政策、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如何继续推进我国的性别平等和性别解放,努力摆脱女性婚姻中的经济依赖,保持重视家庭的优良传统,积极构建正确的女性婚姻价值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的离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离婚类型、原因及后果的调查分析上。人们似乎希望能以离婚原因分析为出发点,从而抓住离婚率上升的根源并找到降低离婚率的钥匙。但是迄今强调的离婚原因诸如住房紧张、分居两地、一方犯罪或出国、第三者插足等好象都难以控制,甚至还发展,部分人便转而对离婚持肯定乃至提倡的态度。要使我们的研究走出这种困惑,就必须寻找新的研究思路。我们应该把提高婚姻质量作为研究目标,以影响离婚的各种因素的系统分析作为出发点并突出心理动因的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英国妇女就业呈显著上升趋势。伴随着妇女就业的增长 ,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离婚率上升 ,结婚率下降 ,单亲家庭增多 ,家庭的规模缩小。丈夫承担家务劳动的比例在慢慢上升 ,未成年子女的照管出现了多种形式 ,妻子在家庭收入的支配权上也有了更大的发言权。探讨妇女就业带来的家庭变化有助于正确认识二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与国外的离婚率比较发现,中国离婚率较低但是有加速上涨的趋势;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离婚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具有长期依存关系,城市化率是离婚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城市化率与离婚率短期内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基本细胞"。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家庭数量急增,已超过10亿个;家庭规模日趋缩小;离婚率普遍上升;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家庭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在中国,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导致的生育养育问题,少子化  相似文献   

19.
贺建军 《中文信息》2013,(9):123-124
中国离婚率的不断提升,这就意味着单亲孩子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独生子女的教育本来就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而单亲孩子的教育更成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的大难题,为此,本文将通过四个具体案例来思考我们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高离婚率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高离婚率的积极含义在于社会更包容和人们尤其是文化高及经济地位上升的妇女享有更多婚姻自主与个人自由。而其消极后果是社会急剧变迁背景下共同体弱化而个人的过分自由,难在婚姻生活中找到慰藉。其社会原因主要是:调解机制匮乏、家庭核心化、社会流动加剧及经济压力加大。个人原因在于婚姻的责任意识差及个人社会性低下。解决之道在于重建共同体,加强初级群体建设来培育个人责任感与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