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淮海战役前夕,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前线委员会(简称华野前委)于曲阜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为了搞清这次会议,我们曾向华野负责人粟裕、张震等同志及曲阜地区的有关同志进行了调查访问,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根据调查与有关资料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南昌的抗日救亡运动陈群哲芦沟桥的炮声,震惊了中国人民,神圣的八年抗战从此拉开了序幕。“八·一三”淞沪战役后,南昌成为东南前线的抗日中心,一时各界人士云集,在古城洪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狂飚。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温这段历史,对振奋民族精神,全国上...  相似文献   

3.
明成祖永乐11年,贵州布政司设立,标志着贵州正式成为中央王朝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为了巩固在贵州的统治,明政府着重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贵州的控制,设置了20多个卫所,驻屯了十几万军队.如此多的军队需要大量粮食,而贵州“乃刀耕火耨之乡,素称瘠薄”,并且在明初,对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征税,后来虽起科征收,但课额极轻.正如万历33年7月巡抚贵州毕三才题称:“贵州山多田少,额赋甚俭.”因而单纯依靠贵州地区所征田税远远不能满足贵州军粮的需求.纵观整个明代,贵州地区的军粮供给情况都十分紧张,这是明朝历代统治者在经营贵州时面临着的严峻问题.为解决贵州的军粮供给,明政府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在此,笔者试图从较全面的角度来探析明代贵州军粮的供给来源,以求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4.
一、吴佩孚没有亲临汀泗桥督战说吴佩孚曾亲临汀泗桥督战,这在解放后出版的有关著作中屡见不解,如《北洋军阀史稿》载:汀泗桥战役中,"吴佩孚亲临前线,坐镇指挥,临视各军,一日之间杀死退却逃跑旅、团、营长九人,逃兵被杀者不计其数."(见该书第340页)而史事并非如此.南口大战结束后,吴佩孚八月二十五日抵达汉口,设司令部于查家墩.当晚,他召集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5.
在金门和登步岛登陆战失败后,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渡海登陆作战军事思想。海南岛战役中,前线指挥员不拘泥于毛泽东的指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合乎实际的作战指导思想和作战计划。浙东沿海诸岛的解放过程,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的渡海登陆作战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6.
宋元约半个世纪战争中,在今武汉和襄樊境内曾进行激烈战斗,涉及许多地名.征诸史籍,某些地名究竟当今何处,颇难确指.弄清这些地点,有助于正确理解双方战守态势和战争进程.因而作者对某些地名作了一些探索和实地考察,今择三处加以考证.香炉山1259年忽必烈奉命征伐南宋,九月在黄陂前线得悉宪宗蒙哥死于四川合州钓鱼山,遂"登香炉山,俯瞰大江",开始了渡江攻鄂战役.此香炉山究竟在何处?《大明一统志》卷五十九汉阳府"山川"条:"香炉山.在府城西(当为西南——引者)九十里,以形似名.元世祖南征,尝驻此."顾祖禹说:香炉山在汉阳"府西九十里……宋  相似文献   

7.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中,发见了秦代小型木槨墓葬,出土竹简千余枚。其中有昭王元年至始皇帝卅年(公元前306——217年)的《竹书纪年》式的碟记,按年记载着这一期间统一全国中的一些战役和一位名喜的家属事迹,所记秦楚间大事和秦朝对外历次战役不是全部,这说明这份记录只是喜和他先人有关的战役和历史,是司马迁《史记》所称的《牒记》。它对秦朝历史和历法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今就所涉史事略加考释如次。  相似文献   

8.
作为明朝京师门户和辽东前线及后方基地的环渤海地区 ,明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非常关注 ,明朝中后期在全国经济繁荣的形势下 ,本地区的农业发生了一些变化。农业技术的推广 ,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为满足京城和辽东前线庞大的官僚队伍和军队的需要 ,经济作物也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 鸦片战争期间,在西藏西部发生一次规模不小的战役。这次战役关系重大,而且影响深远,但长期没有引起注意和重视。国内一般历史著作,甚至关于西藏的历史著作中,都没有提到这次战役。清史中虽有一些记载,但模糊不清。可能由于其时国内外的注意,集中于东南沿海的鸦片战争,无暇顾及发生在遥远西陲的一次入侵。更重要的是长期采取闭关政策的清政府,昧于世界形势,对这次战役的来龙取脉,不甚了了,因此仅有一些片断的记载。本文主要提供一些有关资料,以供了解这次战役全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阳夏战役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辨析苏全有阳夏战役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役,目前史学界对于该战役的研究虽有一些专论,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阳夏战役中,汉口反攻战失败的责任、黄兴弃武昌说、黎元洪对黄兴的态度、民军内讧等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1.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有决定意义的三个最大战役的第一个。整个战役过程存在着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的激烈斗争。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我军制定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亲自组织和指挥了这一巨大战役。我党我军和广大的东北人民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和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党内最早懂得武装斗争和革命军队极端重要性并长期主持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抗战之初,他深入前线,亲身参加战争实践,认真研究战争规律.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政治韬略,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作出了杰出贡献。一、参与谋划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抗战爆发后,山西成为日寇重点进攻的方向,八路军主力也都集中在山西境内,许多问题急待处理。于是,周恩来受中共中央重托,于1937年9月至11月在山西_工作了80天。这期间,八路军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身处第~线,作为中共中央代表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3.
平虏渠为曹操所开,是一条军粮漕渠。建安初,曹操征乌桓,为了保证军粮供给,令董昭开凿了平虏、泉州二渠。泉州渠在今河北,是引泃河入潞河的。而平虏渠究竟在何处,史书记载多有不同。《后汉书·郡国志》雁门郡“卤城”条下,梁刘昭注:“魏志曰:‘建安十年凿渠,自呼(滹沱)入汾,名平虏渠。’”此引文甚谬。魏志中关于这条的记载是:“建安十一年……凿渠,自呼池(滹沱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7,(1):186-191
洪武年间,明王朝在围剿北元蒙古残余势力的同时,逐步构建北部边境军镇卫所及其管辖之下的军事防区,着力加强对蒙防御体系。然而,随着防边军队规模的日益庞大,如何筹运军粮成为燃眉之急。在明政府的重视下,多渠道、多形式的军粮筹运体制逐渐形成,主要包括政府调拨粮饷、开展军屯、推行开中法和易粟法及其相应的运粮措施,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北边防区官兵的基本军粮之需。然而,巨大的军粮需求及输边也带来了调配困难、供需不足、运力无法保障等诸多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5.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号称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坂垣、矶谷两师团之主力几乎被摧毁,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鉴于台儿庄战役在国内外的影响,对其胜利的原因曾引起国内外众多知名人士和学者去分析、研究和探讨.在国民党方面最有权威性的说法莫过于李宗仁先生在《台儿庄之战》一文中总结的四点:(一)31军在津浦南段运用的得宜,使我在鲁南战场有从容部署的机会.(二)庞炳勋部与张自忠部密切合作下的临沂之捷,成为台儿庄胜利的先决条件.(三)违背统帅部的意旨,拒绝将长官部迁离徐州,有利于运动和指挥.(四)日军孤军深入,犯下了"骄兵必败"的大忌.以上各点,固然是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内一些作品中,也  相似文献   

16.
太湖-潜山战役是成丰年间西线战场的转折点.在战况不利的局面下,胡林翼审时度势,不顾曾国藩反对,立多隆阿为统帅,明确了前线指挥权;另一方面,改变四路分兵的计划,定下奇兵迂回之计.集中兵力突入天堂,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扭转了战局.清军的胜利使西线战局转为对太平天国不利,奠定了攻取安庆的基础.曾国藩因此战改变了在成丰帝心目中的印象,湘系势力获得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全有 《天府新论》2011,(4):137-140
武昌起义后发生的清军与义军之间的阳夏战役得以形成持久战,对清王朝的灭亡、民国的建立意义非同寻常。至于此中因由,从民众的视角看,主要是由于武汉民众的集体哗变,这集中体现为下层民众与资产阶级两个方面。下层民众支持义军表现在后勤、舆论、前线作战、参军诸方面的配合上,资产阶级出于自身阶级的利益考虑,也积极援助义军,如维持治安、捐输食品、巨款、通用官钱票以昭军政府信用、组织武装上前线等。武昌民众哗变的原因有二,一是远因,二是近因。远因乃清政府早已失去民心,以及满族与汉族等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近因是清军军纪太差、义军方面的广泛宣传、武昌军政府的免税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黑水城出土的一批元代军粮文书的分析,认为阔端赤是元代基层军队中负责管理马政的人员,其军粮及其他开支由地方供应,其在军队中的地位和正军是相似的;在元代劄付中,凡引用圣旨、诏敕或令旨时,文书末尾都用汉字书写由头,反之则不用。  相似文献   

19.
远东战役本身即具独特性,而特殊研究环境下又使得某些观点与史实记述沉淀为经典话语,其中不乏错讹或不实之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疑误和辨析:苏、日中立条约保持到开战之际,苏联希图依赖远东战役有更大的收获;至1945年3月原关东军15个精锐师团全部调出,远东战役发起时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约51万人、70%师团为当年新编;苏军战绩为歼灭日军24万、受降日军44万;远东战役主战场的结束延迟到8月20日,未举行正式受降仪式.  相似文献   

20.
明王朝对天津盐业的管理十分严密,搜刮也很严厉。盐税收入约占明王朝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一、盐法明代天津盐法凡三变:明初“开中法”,明代中叶“折色法”,明末“纲法”。成化七年(1471),北直隶、陕西一些府县发生饥荒。明政府召天津盐商输粮于这些府县,规定输粮4斗给一引盐。这是明承宋元旧制召商输粮于边,以济军粮的开中制度。开中制的实质是天津盐商以力役和实物向明王朝换取盐业的专卖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