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题精讲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深入____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远瞩 分析 B.高屋建瓴 发掘 C.见微知著 彰显 D.由表及里 剖析 [作答讲解] 分析词的搭配,第二个画线处所填入的词应与“力量”构成动宾短语,四个选项中只有“发掘”和“彰显”可以与“力量”搭配.对于第一个画线处,因为前有“声必闳”“意必远”“宏音”“响箭”之类的词,所以应填入一个气势比较宏大的词,这样填“高屋建瓴”就比“见微知著”要恰当.因此本题选B.不选A、D,是因为不能“分析力量”,也不能“剖析力量”,两词之间不能搭配.不选C,是因为“见微知著”强调的是“小”、细微,不符合语段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冠军”一词最早见于《汉书·黥布传》:“项梁涉淮而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黥布在反秦义军项梁领导的大军中,是个屡建奇功的战将.“黥布传”这段记载说的是:黥布骁勇为众军之最.可见,“布常冠军”说的正是黥布勇冠三军.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13,(2):105-106
一、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发酵”的“酵”往往误读成xiào.“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作家”的字面意思:作,为也;作家,即治家、理家,管理家务.“作家”一词最早出自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所引东晋习凿齿《裹阳记》一书.杨颙担任诸葛亮的主簿,主管各种文书,但是诸葛亮却事必躬亲,总是亲自校验簿书.杨颙于是劝谏道:“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这里的“作家”一词是动词,就是指管理家务.  相似文献   

5.
如同勇敢、坚韧、好学、谦逊等优秀品质一样,忍耐是人才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同时忍耐也是人才赖于成长的基本功。“忍耐”一词中的“忍”字,按照字的写法是“心”上立着一把“刀”,自然,心是很痛苦的。而“忍耐”一词的意思,就是耐得住“忍”,也就是耐得住心上的痛...  相似文献   

6.
(一) 抗战八年,叫做持久战。我在抗战行列,虽然紧张、艰苦、时间漫长,但感到值得。抗战时期对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充分领教,同仇敌代,领导正确,越战越奋,斗志昂扬;胜利之后,且感到民族自豪。但是十年“文革”,十年“牛棚”,滋味迥然不同。长夜漫漫,时间不但比八年更长,且那是对外敌抗战,这是“革内部的命”,“革那些革过命的人的命”。这个命怎么本法?当初谁也不明白,连刘少奇同志都逼得不得不讲了一句实话:“你们问我文化大革命怎么搞法,老实说,我不晓得。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华东局的魏文伯同志也说了一句坦诚的大…  相似文献   

7.
提到“臭味相投”,人们往往会想到同义词“沆瀣一气”.《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这样解释:“思想作风、兴趣等,很合得来(专指坏的).”可见,人们往往把这个词当贬义词来用.但从其语源上来看,其实这个词并非“专指坏的”.  相似文献   

8.
郑永年 《人才瞭望》2016,(15):76-77
在很大程度上,今天世界所面临的很多冲突,是美国冲突哲学的现实体现. 无中生有的冲突 “国家间有无冲突”的定义权在美国.即使没有冲突,为了其国家利益,美国也可以“定义”冲突.这些年美国到处制造的“颜色革命”就是一例.在美国各种力量制造“颜色革命”的地方,实际上和美国并没有什么直接冲突. 今天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实际上这个地区面临着中美这两种外交哲学的竞争.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这个地区是世界上社会经济发展最快,也是最和平安全的区域.在美国人看来,一个崛起的中国必然要挑战现存秩序,从而发生战争.在西方,大多数人似乎期待着亚太地区的冲突和战争,而很少有人去研究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是如何实现的,中国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实,后者要来得重要.  相似文献   

9.
“原来”这个词在明朝之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用的是“元来”.“元”是起初、开始、本来的意思.改动是朱元璋猜忌的结果. 朱元璋看到“元来”心神不安,“元来”不但冲撞了其名,还暗含他灭掉的元朝回来之意,这不是元朝要复辟吗? 于是他决心要消灭这不祥之词,但这是常用词,即使现在消灭了,过去的重要文献书籍中还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0.
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客家山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宣传党的主张的“宣讲机”,激发革命斗志的“鼓风机”,建立统一战线“电动机”,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伊拉克战场上的硝烟尚未散尽,很多中国人仍然对萨达姆的不堪一击感到不可理解的时候,在中国电视的画面上,在播音员的话语中开始更多地出现“非典型肺炎”这个词,“非典特别时段”最终完全替代了“关注伊拉克”,“萨达姆”与“SARS”这两个以“S”开头的词,注定会因为成为2003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短短两周后,中国人开始接受这一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的洗礼。面对  相似文献   

12.
潘洪钢 《人才瞭望》2016,(15):74-75
学界对清代“奴才”一称的理解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 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 陈垣是这么说的:“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鲁迅先生说:“在清朝,旗人自称‘奴才’,汉人只能自称‘臣’.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这其实是排满浪潮影响下对“奴才”一词的理解,当然其中也道出了清代旗人与民人身份的不同.事实上,这两个称谓所对应的对象有一个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如果不搞这场革命.是不可能得到人民赞同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某基础,上层建筑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目前经济基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机构,就必然要随之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政企不分;二是职能重叠,职责交叉;三是人员过多。这不仅导致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也给…  相似文献   

14.
莫忘初心     
“初心”一词,我是从铃木俊隆书中看到的,在日文里意思为“初学者的心”.我觉得,引申为“初始者的心”“起初的心”都可以,一见就很喜欢. 从禅师的角度,铃木俊隆认为修行之目的就是“保持初心”,刚开始打坐的乐趣,第一次听说真理的欣喜,随着时间流逝,你将失去感动,忘了初心,仿佛失去了坐标,找不到位置.  相似文献   

15.
2016年6月7日《新民晚报》A26版《杨贵妃当初叫丑女——杨贵妃故乡野河山散记》一文写道:“历史有时就这样凑巧,杨贵妃生命的终点地也在离我们村不足15公里的马崽坡.”“马崽坡”一词多次出现在文章中,其实均应当写作“马嵬坡”.  相似文献   

16.
信息革命改变着人类社会,同时改变着企业的一切 信息革命是一场改变企业大环境的革命。它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同时,改变着企业的组织和机制。 这一场革命,绝不只是科技革命、机器革命、软件革命、速度革命,从本质上看,是一场观念革命、理性革命。这场革命的推动者,不是信息业主管,也不是信息科技专家,而是被人轻视的财会人员。他们发动了一场“印刷”革命。 IT革命正在由T转向Ⅰ 到目前为止,信息科技专家的工作重点是信息的收集、储存、传输、使用,即IT中的“T’’字。今后的信息革命重点必将转换到IT的“Ⅰ”字上,从而使…  相似文献   

17.
“文盲”一词在以往很长时间内都被解释为“不识字的成年人”。我国曾轰轰烈烈地开展过“扫盲”运动,而“扫盲班”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会人们识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仅仅能够识字已经远远不够了。1965年,在经济发展和已经逐步来临  相似文献   

18.
《北京故事》(石钟山著,作家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第11~12页说:“老所长是个好人,他从部队转业,直到退休一直在派出所工作,也就是说,老所长自从参加工作,便一直和行武打交道.”句中“行武”一词应为“行伍”之误.  相似文献   

19.
赵朴初,安徽台户县人.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岳墓遭到十年浩劫破坏而又重新整修开放时,赵朴初有感而题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架长车. 联语抚今怀古,告慰忠魂,尤其难得的是,赵朴初将岳飞《满江红》词中句“抬望眼”“壮怀激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化用联语之中,自如贴切,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20.
近代新学是以中学为母本,兼容西学,将二者糅合为一体而形成,杂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新学一词所包容体现的内涵是多重的。本文主要从洋务派、维新派与革命派三个派别对新学的认识理解出发,阐述其新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