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华 《人才开发》2009,(1):15-1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遭遇了就业困境,被很多专家学者称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女大学生、生理弱势、冷门专业或学校名气较差的大学生等等。  相似文献   

2.
余欣  马莉  孙颜  郁蕾  刘畅 《人才瞭望》2023,(1):60-61
<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2022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增多,达到1076万人,其中女大学生为650万人,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性别歧视、就业渠道狭窄等就业压力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女性平等生存、自我价值实现、民生稳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社会、政府和个体应当多措并举,共同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3.
唐文韬 《人才瞭望》2016,(20):26-2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语类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外语类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竞争力、加强学校就业指导的可行措施,促使这一群体就业更优质、更高效.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超过社会总体需求量,越来越多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问题.由于女性的职业生涯是分时期而且具有不连续的特点,英语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更加凸显.本文以大数据为时代背景,以英语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缓解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成为难题,建筑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类毕业生在就业中一帆风顺.因此,笔者首先对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对策进行了详细探究,以期改善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对现阶段理工科女大学生的相关就业困难进行重视,不单单是高校想要生存以及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想要得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笔者将对现阶段理工科女大学生相关的就业现状进行探究,并且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大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农村女大学学生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优秀女性代表,她们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农村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本文主要以两篇有代表性的关于当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文献为参照,对当前研究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文献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建议——一直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和女性成才话题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主持人杨澜,今年依旧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现在都在提倡创造公平就业环境,防止就业歧视,但现实中还是存在女大学生就业的隐性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弱势群体,常常面临以社会排斥为特征的就业歧视。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是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规不配套、生育保险不健全、和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政府、高校和学生自身都应采取相应策略。女大学生自身也要转变求职观念,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0.
林云飞 《人才瞭望》2017,(10):114-115
就业,人生发展之根本,是一项承载着改变生存模式,改善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日趋增加,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在全国范围内就业问题随处可见,较为严重的是当今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升职加薪较慢、所学专业未得到实际利用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女大学生自身以及法律对其保护存在缺陷.因此,应从国家立法、政府执法、用人单位守法等角度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女性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难度增加了。原本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受大环境的影响,女大学生相比男大学生而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承受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广大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条件。然而,有的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态,对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加之大学生在就业法律意识方面较为淡薄,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屡受侵害。对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栋 《人才瞭望》2023,(18):18-20
<正>目前,高校数量和大学生群体规模都在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各种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部分大学生就业岗位选择空间小,知识素养不达标问题经常出现,就业现状问题频发,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高校要从不同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现状以及产生原因,发挥多个主体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上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高效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输送更多有价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昭  张路 《人才瞭望》2017,(1):26-28
就业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方面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发展日益成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其就业问题已日趋严重.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在应届毕业生中占有多半比例的女大学生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原因,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时不能享有公平竞争的权力,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社会资源分布不均.本文从市场、经济、社会等角度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引导大学生勇于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要创立以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实践活动为主要目的的大学教育模式,并科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选择适合自身能力发展的就业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7.
彭景 《人才瞭望》2023,(10):27-29
<正>对于高校而言,其肩负着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优质人才的使命,但受现实环境与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面临众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观念,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与实践机会,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矛盾突出。据统计,漯河市2009年有近6000名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全市共有近万名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为破解就业难题,以创业带动就业,近日,该市人事局特意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举办了一场创业成才报告会。通过创业典型讲述他们扎根基层、自主创业的精彩人生,启迪未就业大学生转变观念,做出理性选择,激励未就业大学生靠创业成就梦想,用激情点亮人生。  相似文献   

19.
《人才开发》2010,(12):7-7
近日《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指出:被访的女大学生中,有56.7%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的就业机会少”,更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20.
新闻链接:一位研究生连续多次求职均遭失败,原因:不要女性!另一位女研究生被拒理由:年龄太大……就业歧视无处不在,连女研究生都"屡战屡败",更何况普通女大学生、下岗女工。就业歧视涉及方方面面,如:性别、年龄、身高、容貌、疾病,甚至姓氏……专家呼吁:尽快为反就业歧视立法!用人单位拒绝女研究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