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都要求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就如何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论述;认为寻求农民脱贫的新思路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实现乡村环境的新改善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促进农民收入的新增长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健全乡村治理的新机制是建设新农村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沈金明 《中南论坛》2007,2(3):50-53,59
本文从吴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吴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做法两个方面着手,最后提出了以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壮大村级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协调推进各项建设七个方面来进一步推进吴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素质教育,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规范制度及其创新等一系列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对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现西部农村现代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提高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整体文化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劳动技能;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多方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定位,让政府与农民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这对于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但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是有利有序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培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培育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和受益者,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只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生产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对建设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中央要求与各地具体实际相结合,政府部门的积极性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实现目标与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全面建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抓农民增收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自力更生与社会扶助相结合,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领导干部任期考核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山区、沙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 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载体。继续稳步推进退耕 还林工程建设,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