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汤红娟 《天府新论》2008,(6):157-160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减弱,就业压力增加.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上存在缺陷;外语教育忽视学生多元化就业的需求;教学目的没有反映社会与市场对综合外语能力的需求.实施中国特色外语通识教育,提高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方法是: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进行改革;在外语教材使用上要挑选知识性强的教材.在教学中应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外语与专业的关系至关重要.无论是通过专业学习外语,还是通过外语学习专业,都必须首先了解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涉及这门学科的基本资料,能够运用它进行一般性的交流或创造思维.本文较深刻地论述了外语与专业的辩证关系,旨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也对现行的外语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以此针对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应当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对我国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大纲、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师业务水平四方面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和趋势,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外语课程须在树立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的意识和满足学生外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两个原则的指导下,确立如下改革方向:优化单项语言技能课程,发展学生初步外语学术能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立足于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适合本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同类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结构、专业认识、人文属性的现状,将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内涵置于转业建设的前瞻性内容,对跨学科外语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跨学科课程体系模式、跨学科课程教学模式、跨学科外语教学实践中强调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和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培养人才的对策与建议,宗旨是培养社会有用的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语教考机制必须彻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外语教考机制已误入歧途:它投入大,产出少,成本奇高,效益很差,造成人才时间精力的极大浪费,是目前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造成了“不过外语线,行行难以出状元”的畸形人才评价标准,也扩大了社会不公;它引发了围绕外语统考的扭曲产业链,成为学术作弊歪风的重灾区,也为依靠考务垄断搞权力寻租腐败制造了温床;日益强化的外语要“从小抓起,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作法,冲击着中华母语及民族文化的根基,造成大部分少年儿童学习负担过重且母语、外语双失败的结局。因此,必须彻底改革。改革的方向应是:让英语退出大众教育必修课领域,以特长课对待专职涉外精英人才培养,把80%~90%的人从繁重的外语学习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攻好本专业;把10%~20%的人培养成精通外语的各行高级专家。具体建议是:幼儿园、小学阶段禁设外语课,集中打好母语基础;中学阶段除少量外语学校或(外语班)外,原则上不设外语课;除涉外专业外,高考不考外语,大专不设外语课,本科生至少应有1/2~2/3的专业把外语列为选修课;研究生根据专业要求必修外语。取消四六级全国统考;取消非涉外专业副高以下技术职称评定中的外语统考。政府管好外语教育与服务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与信息的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和外语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当前外语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使人才培养兼顾社会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采用多种教学法,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努力培育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外语人才成为了改革焦点。本研究尝试,根据本校自身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寻找一种新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试图将人文性与理工科院校特色相结合,将课程改革与课外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增强其知识复合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本研究通过三年试点试验初步展示该模式的有效性,并希望在未来扩大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21世纪外语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界已响亮地提出“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外语人才”,何谓复合型外语人才,怎样培养造就复合型外语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状况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高校外语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1.
范晓民  梁艳君 《理论界》2006,(12):143-144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外语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受个人的认知风格、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言语行为准则和社会心理以及语言情景的影响很大,并不断吸取相关学科的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现有文献看,对如何通过创设社会心理情景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微观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依据社会心理学人际冲突与管理理论,阐述如何灵活运用人际冲突的心理机制进行外语教学,以为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完善优化教学法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外语教学多元化趋势的一种新教育理念与模式,目的是培养创新型具有专业内涵的外语人才,使学生对自我世界产生足够的认知,并在认知中形成自我"选择"的主动学习行为方式。提高驾驭外语学科并成为掌握人文科技专业知识、素质结构的能力人。大连海洋大学依托学科优势,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通过多种途径的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运行机制,采取培养方案修订、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措施,进一步加大跨学科人才培养力度,认为基于人文主义视角的跨学科之路,将是现阶段和今后我国外语学科发展和外语人才培养创新的教学目标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3.
1843年以后,作为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中外交流日益增多,英语的商业价值逐步凸现,渐受重视,租界的设立使得中外交往成为必然,服务业、文化产业、公共事业等领域相继对人才提出了外语要求.此后,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战事的相继爆发,客观上又造就了一个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为"外语热"的兴起推波助澜,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随着英语人才成为各大洋行争相抢夺的对象,各种英语补习学校遂应运而生,大行于世,成为十里洋场的一道风景.从1862年第一个外语培训班诞生以来,晚清上海社会先后有200多家以外语教育为主的培训机构问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在中学开展外语教育。本文以中俄两所中学为例,从宏观的外语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微观的外语教学课堂实践两个层面对中俄中学外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针对我国中学外语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俄罗斯的一些好的做法,在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和外语教学理念及方法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促进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在国际交流中起重要作用的外语人才,在其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其专业特点把握好德育的内涵要求,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高校外语专业的德育现状分析,提出培养外语人才的德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21世纪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与深化,中国外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外语政策与体制的深入改革势在必行。中国外语教育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契机中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已逐渐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体制与结构,但问题犹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福建省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现状特点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其培养模式、完善其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可从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设置多样化的考试模式等层面入手优化福建省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从优化外语专业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及毕业生就业机制、建立性别比例失调引导平衡机制等层面入手完善福建省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对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特点及动机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真实情况及其背后潜在的社会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是外语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我国高校的外语专业教育在办学层面、学生培养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则可以部分解决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办学层面的"三大障碍"和学生角度的"三大矛盾",指明必须要实现教师角度在教育观念、育人意识和知识结构方面的"三大转变"。这既是提高我国外语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虽然我国外语(英语)教育成效比较显著,但仍然存在着全民外语、应试外语、缺少文化知识及语种单一等弊端。为此,本文提出注意高端外语人才的培养,加强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语种设置多元化等建议,希望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