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中华民族进行跨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是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成果,还是人类在21世纪必须更加重视的最富挑战性的文化现象。 从整体上认识邓小平理论,把握其形成的条件、标志和意义,对于准确理解及正确运用这一理论,很有必要。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当代新型科技革命作用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果。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从两个方面影响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一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掌握了核武器。这种武器所具备的毁灭能力,使双方的暴力对抗走进死胡同。人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同归于尽,要么和平共处。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不能再单纯运用暴力改变对方的社会制度。二是导致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重又拉大。资本主义利用自身丰厚的经济文化基础,占据了这次科技革命的潮头,在六七十年代迅速革新了社会生产力,不仅缓和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1920年10月,英国柯卡普原著、辟司增订、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由新青年社出版,促进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该书记载了19世纪前期至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社会主义运动的发生发展历程,肯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样化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塑造了生动的社会主义运动人物群像。《社会主义史》在中国大受欢迎,具有适宜的传播土壤和时代条件,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营销推荐和引导阅读。《社会主义史》的输入,发挥了帮助共产党人确立信仰、奠定初心、探索道路的积极作用。通过了解《社会主义史》,走出《社会主义史》,共产党人坚定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也体现了该书流传中国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3.
曾慧 《社会科学》2001,1(3):2-7
在 2 1世纪 ,应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取得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 ,这是共产党人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从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现在 ,社会主义经历了 80多年的实践探索历程。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 ,社会主义有过辉煌 ,也有过失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我们深刻认识到 ,社会主义必须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 ,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才能最终走上成功之路。一、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要旨邓小平理论是当前乃至 2 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20世纪的人类社会充满沧海桑田般的变幻,但由于帝国主义所固有的三大矛盾走向尖锐化的总趋势不可能改变,同时社会主义已稳住阵脚、呈现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不可能逆转,曲折性只是必然性的一种伴随现象。在时代的严峻挑战面前,要把必然性变成现实性、实现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关键取决于发展;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的解决之日,才是世界社会主义复兴之时。加快发展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课题亟待解决,共产党人应当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经过近百年之后,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大潮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立下了不朽功勋。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邓小平理论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私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否应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共产党人经历了复杂、艰难而漫长的认识过程。(一)19世纪初,被马恩称为“社会主义鼻祖”的英法三大空想家,对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极度失望,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在未来理想社会中,应该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对立,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19世纪中叶,马恩坚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时期邓小平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时期邓小平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和实践李长印邓小平的农民问题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本文主要论述两个方面:一、根据农民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农民问题的实质.社会主义时期,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19世纪 70年代末 ,马克思提出了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一个世纪以后 ,邓小平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超越了马克思晚年的设想 ,也超越了列宁、毛泽东艰辛探索的思路 ,终于解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世纪性难题。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大大深化和发展了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 ,实现了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成功接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半东方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狭谷。但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是这些国家必经的阶段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和优秀成果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成了 2 0世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课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从理论上破解了这一课题 ,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解决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有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必然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较大幅度增长,自我调节能力也在加强,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因而一些人往往通过简单的对比,引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叶,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了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世纪末叶,这个国家发生了巨变,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曲折。回顾历史,反观现实,不能不思索: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有何内在的联系?资本主义这个卡夫丁峡谷能否跨越;苏联、东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是不是早产儿?社会主义的曲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等等。对这些问题求得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答案无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不揣冒昧,试引言之。完整…  相似文献   

12.
论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行将到来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准确历史定位,它关系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科学的繁荣,关系到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无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和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定位的估量,某些见解偏离了历史现实,离开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笔者认为完整准确定位的关键在于坚持实践第一和社会生产力标准,在于加强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整体研究。本文就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加强整体研究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吹响了跨世纪的战斗号角: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一届三中全会20年来的实践证明:“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是历史的必然,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那…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也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从成立开始就同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直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在此主要分别阐释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二战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过自我调整,促进了其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赢得了相对较长时期的稳定和繁荣。但同时由于其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深化又严重地制约着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和高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他们的敏锐睿智和超凡勇气,创立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石破天惊地宣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暂时性和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告别空想成为科学,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和勃兴不息的现实运动。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却历经艰难曲折,有时甚至再陷空想的泥潭,直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还一再告诫人们:“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并强调这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实践科学化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才得到了较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取得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之后,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若干国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倒退。因此,江泽民……  相似文献   

18.
向文华 《兰州学刊》2000,38(3):11-13
20世纪已经过去,新的世纪已经来临。纵观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转变,即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三次大转变,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也相应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呈现出从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学说的东西分野,从社会主义学说的东西分野到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各自并行曲折发展,从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并行曲折发展到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发展轨迹。探讨20世纪资本主义三次大转变对东西方…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主要探讨了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探索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新课题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国内都存在一股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国际上,西方某些政界要人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声称社会主义只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插曲,说20世纪就是社会主义灭亡的最后期限。与此相呼应,国内的一些所谓政治“精英”,也公开发表文章,说什么“公有制在世界范围内走到了尽头”;“私有、民营是唯一成功之途”;“20世纪另一个遗产是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它的失败”;等等。加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定限度的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