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特别是绝对贫困化问题,见仁见智,向有争论。分歧主要在:第一,存在不存在绝对贫困化,要不要把无产阶级贫困化区分为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第二,绝对贫困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第三,绝对贫困化是不是一个普遍规律。无可置疑,在这三个问题中,搞清楚绝对贫困化的真正含义,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分析整个绝对贫困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极端贫困化是导致墨西哥恰帕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国内多外因素盘根错节,使拉美贫困化问题日趋恶化。贫困人口猛增、两极分化加剧、区域和部门经济差异扩大、贫困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这些贫困化加深的表征困扰着拉美各国政府,并成为影响拉美政局稳定、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的一大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时期学术界对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大家认识一致,没有疑义。但是否存在着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则意见分歧,已成为讲授和学习政治经济学中一大疑难问题,很有必要深入探讨。从前一个时期对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争论意见看,大体上可作如下的概括: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出过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范畴,但实际上讲到了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不过马克思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规律来论述;有的同志则认为它是个经济规律决不是有时才出现的现象;还有的同志对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含义存在有各种不同理解。这些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积累学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便对如何理解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特别是绝对贫困化问题,展开了激烈地争论。为要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搞清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是什么,应不应该把贫困化区分为相对贫困化与绝对贫困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产阶级是否改变了贫困化,等问题。本文就此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时候,同《资本论》一样,《雇佣劳动与资本》也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著作。这篇著作写于一八四九年,它集中分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分析了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经济状况的影响,表述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其中提出的必须用社会尺度来衡量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原理,正是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钥匙。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对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中若干问题的争论已持续几十年之久,至今未止.在我看来,这场争论归根到底还是涉及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本身的理解,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弄清这一理论本身,本文不揣冒昧地谈谈笔者的拙见.  相似文献   

7.
贫困和贫困化是两个既有别区又有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贫困可以说是对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静态的概括,它是贫困化的基础;贫困化则是对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况动态的概括,它是贫困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分析无产阶级的贫困是通过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论证的;而分析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则是从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来论证的。但是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绝对贫困化绝对贫困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一个方面,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则又是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有密切联系的。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707页中说:“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  相似文献   

9.
贫困化是当代世界危机的重大表现之一。该问题巳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对于它的研究既可以一国之内的贫困化,还可以从世界范围的贫困化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原因和后果。贫固化的原因是殖民统治的压榨掠夺、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所处环境和资源占有量的限制以及政策的失误、政局的不稳定和管理不当。贫困化的后果是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南北经济冲突问题,导致了世界政治的不忿定和世界环境的退化。南北问题是时代性问题,对其它各种当代世界问题都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是引起国内外经济学界普遍关注和争论的问题。在绝对贫困化的问题上,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近几年,有人甚至仅仅根据某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人拥有小汽车、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表面现象,就断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已经不存在贫困化问题;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已经过时。因此,深入研究和讨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在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讨论中,争论的焦点是绝对贫困化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趋势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有的同志还认为,绝对贫困化不能离开相对贫困化而存在,在相对贫困化中也包含着绝对贫困化。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妥。因为他们把无产阶级贫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下简称“两性”)与无产阶级绝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在经济上有较快的发展,由于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迫使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作出某些让步,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确实有了一定的改善。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卫道士们便借此大作文章,胡说:工人的生活水平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水平正在接近,“既没有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也没有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了”。妄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攻击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过时”了。加上前一段我们理直气壮地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够,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争论,不在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方面,而在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方面。这个争论不是现在才发生的,但是,现在争论的有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否存在着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如果说存在着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那么,是有时发生的,还是经常存在的?为了作出回答,常常涉及另一个问题: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没有关于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论述。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初步的认识。一、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在政治经济学中,正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是一  相似文献   

14.
从贸易条件、显性比较优势、资源环境和社会福利等多个角度综合研究我国是否发生贫困化增长,结果证实我国不完全具备“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但我国出口产品具有较低的附加值,出口商品结构有待提高;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生态贫困;技术升级缓慢、外贸“联动效应”弱等原因使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社会福利提高缓慢,存在“贫困化增长”的隐患。  相似文献   

15.
一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应该做到:一是要严格、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在这方面的论述;二是要联系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的实际。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工资、价格和利润》等著作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问题和实际状况。恩格斯在《1891年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引起了各国学术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迄今还在继续。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值得一评。 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争论的情况,争论集中在下列两个问题上: 一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是不是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另一个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从政府的财政能力方面来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 ,认为南京国民政府的贫困化是其建国努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贫困化导致在农村树立政府权威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失败 ,从而不能对农村进行有效整合 ,不能把广大农民动员和整合到自己的政治体系中 ,因此导致其建国努力和现代化失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颇有争论,有些人对这个理论提出疑义。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明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没有“相对”和“绝对”之分;列宁虽提到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这一命题,但却不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特别是绝对贫困化的理论?国内外学者发表过许多不同意见。去年以来,学术界一些同志陆续发表文章,提出绝对贫困化是“有时出现的现象”,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感到此说在理论和实际上的依据不甚充分。下面,谈谈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不成熟意见。不妥之处,愿闻明教。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贫困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严重的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资本主义各国工人阶级斗争日益扩大增剧的物质基础。所以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就以种种方法来掩盖这一事实,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化理论,因此变成国际上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虽然只从一般原则来讨论这个问题,并且不否定绝对贫困化,但他的一些论点,还是值得讨论的。又日本最近出版的《现代马克思主义》一书,有浜川浩的”绝对贫困化论的再检讨”一文,其中第三段为“列宁不是绝对贫困化论者”,所论亦较特殊,拟在本刊下一期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