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理解运动和矛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和矛盾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中的根本问题,应当从运动的源泉、本质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来考察。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容、源泉、动力、原因,而运动则是矛盾的表现、存在形式及实现。运动的本质是时间和空间的直接统一,是时间空间的非间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无论是同一种运动形式,还是不同运动形式,运动的表现形式都离不开矛盾、充满着矛盾。  相似文献   

2.
扩展共同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和谐。而利益关系是人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是社会历史现象。消解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矛盾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把共同利益植根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本质,通过扩展共同利益的社会空间,协调利益矛盾。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张佳 《东岳论丛》2022,(1):128-135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学者聚焦于城市空间生产和现代性危机的内在关系,展开了对现代性的空间批判.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和空间规划导致了空间生产的同质化、空间结构的碎片化、空间功能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强烈的"时空压缩"体验,使现代性的悖论和矛盾在城市空间集中爆发.针对都市生存困境,列斐伏尔从技术官僚体制、哈维及卡斯特尔从城市空间生产的内在矛盾、索亚从空间正义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其实质和根源,并积极探寻拯救现代性危机的都市革命道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对我国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重建和书写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写作语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05,26(6):79-81
从写作发生学的视点看,写作语境由三大要素构成:时代精神、主流意识和民间话语;决定写作表达空间的三对矛盾是“时代精神”与“主流意识”的矛盾,“主流思想”与“民间话语”的矛盾,“前卫思想”或曰“先知思想”与“世俗观念”的矛盾。语境作用于写作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5.
戏剧空间是具有隐喻意义的动态空间。《回家》中的戏剧空间是在品特式"房间"基础上构建的现实家庭空间。伴随着露丝的归家之旅,父权制家庭瓦解,家庭秩序得以重组,从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可以管窥战后英国社会性别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埃伦·梅克辛斯·伍德从后工业时代的世界格局出发,指出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扩张,资本主义在全球树立了它的霸权并建立了它的帝国,但是资本帝国主义存在着三重矛盾:其一是资本帝国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与弱化竞争对手的矛盾;其二是资本帝国主义对地理空间界限的突破与追求社会秩序稳定的矛盾;其三是资本帝国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普通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资本帝国主义濒临崩溃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提出: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全球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抵抗运动,邻避事件作为上述抵抗运动中的一种,其舆论生成与话语表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间认知差异造成的。流动空间对地方空间的支配是当代社会的主导性空间逻辑,这导致了两种空间逻辑之间的对立与分裂,并在邻避事件中表现为价值认知错位、利益认知错位、风险认知错位以及相应的话语表达的矛盾。空间认知的全面错位导致了话语表达的对立和断裂,而其背后隐藏的则是更加复杂的利益博弈,其实质为当正式制度管道僵滞和低效时民众选择了寻求非法治途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空间理论是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它强调空间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空间作为社会的产物,它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查尔斯·约翰逊在小说《中途》中通过构建主人公航海途中生存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揭示出物理空间的移动与主人公的身份转变密切相关,心理空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对身份认同的渴求,而社会空间则包含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9.
于显洋  彭定萍 《兰州学刊》2012,(12):150-154
为社区居民提供规范化、均等化和人性化的便民便利服务,重塑社会秩序,是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社区化和商业矛盾社会化是引发社区居民的矛盾与冲突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路径的双重约束下,加强社区商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以服务疏导和化解社区居民矛盾,建构居民参与、交流和沟通的服务空间和物理平台,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理念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这种思考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质世界的"原子"和"虚空"所作的"去空间化"解释,从而将"空间"从本质世界中排除,开始了对黑格尔抽象空间观的反思和超越;二是通过探讨赫拉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时间实现方式的不同,将"感性活动"确定为空间的源泉;三是分析了伊壁鸠鲁哲学里渗透的时空矛盾,以及对时空矛盾的解决路径,即:确定"时间"对"空间"的绝对优势,呈现出一种时空对立的理论困境.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上述思考为其后来提出的实践空间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