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吉林将军富俊在长达13年的任职期间,对吉林这块清王朝的封禁重地进行了颇具规模的开发。他屯田垦荒,移驻京旗,发展教育,安置流民,开发矿产,整顿交通,使吉林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为吉林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是吉林早期开发史上功业尤著,值得赞誉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高速发展的吉林银行通过4次增资扩股,于2010年成功引进韩亚银行作为境外投资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笔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但高速发展的吉林银行却存在着股权结构的隐患,在此结合吉林银行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吉林青年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吉林青年价值观变迁历经震动反思、冲突徘徊、追寻自我价值、重新整合等几个阶段,从其展示的变化中总体上可以预见与把握吉林青年价值观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吉林地区直到光绪九年才实行“摊丁入地”改革,在全国是最晚的。具体情况是:一、摊丁入地仅限于吉林、宁古塔、伯都讷三城所属的纳赋民地;二、民地田赋的征收是按照土地科则的高低兼收银米;三、摊丁科则。吉林地区实行摊丁入地后,人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移民的人身束缚有所放松,对吉林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卷有益”,学人经常如是说。读过《吉林蓝皮书》(1998-1999)后,深切体味到“开卷”之益的含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孙乃民研究员主编这部1998-1999《吉林蓝皮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12月出版。这是一部系列套书,由吉林经济、吉林社会、吉林农村、东北亚经济的形势分析与预测等4册《蓝皮书》系列组成。读后,对当前吉林省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情况,了然在胸,予人启迪,发人思考,增进联想。我认为,这部系列《蓝皮书》,在吉林省从政的各级干部不可不读,在吉林省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不可不读,在吉林…  相似文献   

6.
清代政府对吉林驿路交通的开发和建设.加强了中央王朝与吉林地方的联系,在抵御沙俄侵略、维护边疆安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边疆村屯、市镇的建立和土地的开发,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0年吉林蓝皮书》丛书又和大家见面了,这是自《1997年吉林蓝皮书》丛书问世以来的第四套丛书,仍分为经济卷、社会卷、农村经济卷和东北亚卷四册;为了更加切题,东北亚卷的书名由《东北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改为《吉林省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分析与预测》,其余三册仍为《吉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吉林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吉林省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创新是生命长青的关键,《吉林蓝皮书》丛书也力求每年有所创新。今年的《吉林蓝皮书》丛书,在内容上有较大调整。一是围绕实施我省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开创振兴吉林、富民强省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20日,是吉林省建省100周年纪念日。吉林省建省的时间虽只有百年,但吉林的历史却是源远流长。悠久的古代文化,给吉林大地带来了文明的曙光,厚重的历史积淀,铸就了吉林各民族的奋斗精神;民族解放的烽火指引着吉林人民穿过黑夜,在劫后余烬的废墟上铸就新的辉煌。这种独特的历史生成形态,构成吉林地域的历史血脉,形成吉林地域文化的历史色彩。我们刊发的这组文章,从不同视角回顾了吉林省的百年历程,展望了东北振兴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在政治上主权不保,在经济上任人掠夺,政治经济发展都是畸形状态。地处东北边垂的吉林这一趋势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首次披露的一批新发现的档案材料,可以使人们对清末民初吉林涉外经贸的畸形发展情况,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政过程中,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包括吉林的东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预备立宪活动。在吉林,成立了吉林调查局等机构。随着风气的开化,由当地士绅们举办的吉林省自治研究会应运而生。为保护地方铁路利权,自治研究会在吉长铁路的兴办初期成立了公民保路会,吁请清廷取消与日本的合作。随后成立的谘议局筹办处合并了吉林自治研究会,并一直维持到谘议局成立。清末的吉林地方自治活动总体上看较为成功,并为后来的选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吉林文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进程中走过了30年。从改革开放之初“堀起的诗群”到80年代的先锋小说、黑土地文学以及90年代以来吉林影视文学创作的异军突起,突显了吉林作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尤其90年代以来的吉林文学在地域文学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在开掘民间笑文化、建构和谐社会娱乐精神上以及在图像时代的审美诉求中呈现出吉林文学不断超越的探索轨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吉林演出网"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和分析,认为吉林演艺界人士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语言表现能力都有待加强;并对提升吉林演艺界人士的语言素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的问世,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书凡六巨册,420万字,由东北著名历史学家佟冬先生任主编,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集体编撰,历时16个寒暑方告完成。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该书有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院内学人     
王守安1943年11月生于吉林省通榆县,1967年毕业于吉林财贸学院财政金融系,分配到吉材省物资局工作。1978年调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任经济所工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经济所副所长、图书馆馆长、副院长,兼任吉林省经团联副会长、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等。1993年晋升研究员,后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吉林经济与企业研究,独立、合作与主编《吉林省纺织工业》等吉林经济研究著作十多部;《中国企业集团》、《企业发展要素论》等企业研究著作十多部。承担国家、省级项目11项,获国家、省级优秀成果奖十多项…  相似文献   

16.
吉林机器局创办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吉林机器局是洋务运动中官办军火工业中的一个中型工厂。吉林机器局从建成投产到被沙俄破坏,历时十八年,生产了大量新式军火。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使用西方先进技术的近代工业,吉林机器局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经济比重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搞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吉林经济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本课题在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吉林省经济结构现状,提出了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一、吉林经济结构的矛盾与问题    90年代以来,吉林省的经济结构经过调整,经济格局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石油化工为支柱,食品、医药、电子为优势的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以国有经济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独具特色的列传专著《宋帝列传》,毛元佑等著。260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责任编辑:邱莲梅、李本达、康迈伦。《宋帝列传》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读此书后令人产生一种别开生面的新鲜感。它既不像通常的历史人物论著,也不是一般的文艺传奇,作...  相似文献   

19.
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白山松水孕育了吉林厚重的文化积淀、丰硕的文化成果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的编著和出版发行,是对吉林历史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展示和彰显,是对吉林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良心     
丛艳春是生活在吉林山村的一个农家妇女,她的丈夫因病常年卧床不起,惟一的儿子不但患有间歇性神经病,而且还是矮子。为了治好丈夫的病,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可现在她又心如刀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