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瑜 《人才瞭望》2016,(2):238-239
近年来,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贸易交流日渐增多.作为世界流通语言的英语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此,对口语人才的要求逐渐增多.高职院校中,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显得极为重要,成为高职院校英语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因高职英语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英语口语淡化处理,并且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缺少英语口语教学课程的安排,使得口语教学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基于此,就教学现状入手进行分析,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求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言,在国内各年级的教学中都作为一门重点学科进行授课。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为既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复合性人才,英语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的英语底子比较薄弱,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本文结合本人实际教学经验,就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过程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3.
出国培训工作要始终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2月,中央颁发了21号文件(即《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这是干部培训工作的一件大事.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人才,必须拥有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党政人才、熟悉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的企业家、掌握世界前沿科学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30日,201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白俄罗斯等国的嘉宾围绕“共享国际智力建设人才强国”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人才管理的机制与体制问题、如何让年轻的海归人才发挥更大活力以及人才的自由流动问题,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规模及留学回国人才规模均持续扩大,跨国人才流动进入了“大出大进”的新时期.2014年,在我国45.98万出国留学人员中,自费留学共计42.30万,比例高达92.0%.这意味着我国有关部门准确掌握海外人才情况的难度日趋加大. 海外人才的区域性、行业性集聚开始呈现“块状分布”的特征,海外校友会、专业技术社团等海外人才组织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活跃在欧洲地区的400多个中国学生学者社团组织中,超过三分之一直接参与了中国大陆的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这些变化对于收集和整合海外人才数据都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外人才的参与和贡献是分不开的.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将进一步走向开放.如何利用更加开放的大环境,加强国际人才市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引智工作中令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了我国引智工作取得的成就与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大因素浅析英语口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65-65
2010年10月30日,201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白俄罗斯等国的嘉宾围绕“共享国际智力建设人才强国”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派克:人才管理的关键,需要导向、激励机制与信息渠道的通畅人才管理,关键是要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激励人才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当途径与方法。就我们学会而言,首先要关注整个产业以及客户的需要,尤其在英国。  相似文献   

9.
近日,2016“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评选活动由我国海外人才引进和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这一领域权威媒体《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联合举办,旨在以外籍人才眼光,发掘中国城市魅力,宣传中国城市。“魅力中国--外国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作为国内唯一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由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等参与的外国专家评委团队评出的最有魅力的中国城市,成为外籍人才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了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引入体验英语听说学习软件,为学生提供理想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高技能型的创新人才,而数学建模在数学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数学与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学会应用各种数学软件。所以,数学建模可以做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李昱 《人才瞭望》2016,(20):211-2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我国人才的结构和思想观念都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女性人才的培养在各种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高职院校对于女性人才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女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制定相关的策略来保证高职院校女性人才的多维度培养,完善我国的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大转型的成功,各类产业升级速度不幅度加剧,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与社会亟需人才相匹配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界主要探研攻克的课题之一。中国的教育方针对我国整体社会的进程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在现代教育特征的高度显现下,中国教育拉开了崭新的时代大序幕。教育的意义在于依据社会现实需要和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受教育者接受系统学习的,一种影响人类身心发展的集体实践活动。其中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负着向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应用能力优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媒体近日推出的"失败国家"指标中,"人才流失"被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单独列出. 2010年6月,中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人才发展要进人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外籍人才招聘会4月19日在北京港澳中心举行.此次招聘会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国际人才市场与中国国际人才网(Chinajob.com)承办.  相似文献   

16.
林敏钻 《人才瞭望》2017,(10):27-28
随着我国各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各种大专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其中高职院校致力培养国家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快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近几年高职院校对技术型人才的认识逐步加深为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工作,为提升高职院校的能力水平,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民航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增设航空类专业以满足社会就业的需求,英语口语作为航空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未来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试分析民航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对策,以便更好的在高职院校开展民航专业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现代社会发展急需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应用人才输出的重点单位,肩负着我国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人才,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最佳形式就是在校内设置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创设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已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因此,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依托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收银技能培训,有利于学生收银实践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 项目简介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我国英语教育事业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为提高我国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国国际人才市场(CSI)委托多所澳大利亚专业英语教育机构开发了为期4/6/8/10周的中短期英语培训课程。中国国际人才市场(CSI)是由人事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国际人才市场。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坚持国际化的经营策略,宗旨是为国际人才和国际智力资源创建交流、咨询平台。(详细资料请查询www.chinajob.com.cn)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所委托的澳大利亚英语教育机构大多是经国家外国专家…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高校得到快速发展。各个高校都给自己制定了远大目标,国内一流大学要向国际一流大学发展,省属一流高校要向国内一流发展,专门学校要向综合性学校发展,专科院校要向本科院校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关键要有高层次的人才,因为这是衡量一个大学的标准。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