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很多人都会认同这一点:如果没有安倍晋三,也就没有新安保法。在2015年夏天,为了强行通过新安保法,安倍晋三几乎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并消耗了巨大的政治资源。如今,新安保法终于实施,但安倍似乎又在酝酿更大的政治目标。想方设法延长执政生涯对于日本首相"走马灯"式的轮换,许多人都已经习以为常,安倍晋三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但在2012年底再次执政后,安倍政权已经成为战后日  相似文献   

2.
正姓名:安倍晋三国家:日本年龄:61整个2015年,安倍晋三就没消停!可忙活了一年,结果还是不得人心。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府开发援助到签订商贸合作协议等等,安倍在中亚国家花足了心思。2015年10月28日,安倍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中亚五国行。"旋风式"访问结束后,日本宣布斩获270亿美元合同,并承诺今后5年内向中亚各国提供250亿美元的发展援助资金。此次出访,安倍携日本的商社、银行、成套设备厂商以及大学等50个企业和团体出访,是日本首相近9年以来首  相似文献   

3.
安倍晋三     
2006年9月22日,在日本自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年仅52岁的小泉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极有可能当选为日本自民党总裁。9月26日,安倍将在国会上当选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于1954年9月21日生于日本山口县的一个显赫世家。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曾两次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岸信介在战前,几次当选国会议员,并曾出任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工大臣。日本战败后,岸信介被联合国军指定为甲级战犯关押入狱。出狱后,岸信介出选国会议员,两次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岸信介的同胞兄弟,即安倍晋三外祖父的弟弟佐藤荣作也…  相似文献   

4.
面孔     
正安倍晋三日首相欢迎英国"脱欧"后加入TPP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表示,日本欢迎英国在"脱欧"后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安倍在其位于东京的官邸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英国"脱欧"后将失去欧洲门户地位,但仍然是"具备全球实力"的国家。他同时敦促英国和欧盟双方作出让步,避免出现无协议"脱欧"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金赢 《日本学刊》2006,(6):55-68
传播政策在安倍晋三的政治经营中,兼有战术与战略的双重色彩,地位重要,受重视的程度也前所未有。安倍的传播政策阶段性特征明显。在成为自民党总裁前,安倍重在塑造“新生代政治家改革旧自民党”的形象,由此成功掌权。成为总裁及首相后,其传播重点移至更大目标,即在国际上塑造“美丽的国家——日本”。研究安倍的传播政策,需要分析组阁中安倍晋三任命的一个关键人物——传播事务首相辅佐官世耕弘成。世耕作为安倍集团的核心人物,今后将负责打造一种新型传播体制,对内推进国家认同,对外提升国际形象,为实现安倍政权的国家战略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6.
面孔     
正安倍昭惠非典型首相夫人若离婚何去何从安倍晋三最近挺焦头烂额的。他那不省心的老婆又惹事了。事情的起因还是去年就闹得沸沸扬扬的"森友学园事件"。最近又曝出日本财务省篡改原始资料,而被篡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倍昭惠施加压力的内容。曝出后,后果很严重:国税厅长官佐川宣寿引咎辞职,近畿财务局负责与森友学园谈判部门的一名职员自杀,安倍  相似文献   

7.
面孔     
正安倍要带领日本参与"一带一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中日两国经济人士于东京举行的会议上致辞,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发表评论,称两国"可以大力合作",并强调两国共同参与基建开发将对亚洲的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鲁义 《日本研究》2007,(4):18-21
本文以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首相任职期间之对华外交政策为线索,详细地分析了由于小泉首相与安倍首相任内对华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中日关系的变动,进而分析了安倍首相上任以来,所采取的与小泉首相的不同对华政策带来的中日关系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安倍晋三第一次执政期间,日本制定《海洋基本法》,设置综合海洋政策本部,明确了以"新海洋立国"理念为特征的海洋战略。2012年底安倍再度执政,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又相继出台第二期和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日本海洋战略在《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框架下逐步明确了 "海洋安全保障"向"综合海洋安全保障"转变的走向。第一届安倍政府以来日本出台的一系列海洋相关法律,是其海洋安保战略的法律基础。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安倍政府的"综合海洋安全保障战略" 与"印太战略""北极政策"形成了互补态势。"综合海洋安全保障战略"是安倍政府意志的"完美体现",以"利益、遏制、否定"为主要特色,以宣扬"海洋法治"对冲中国海洋政策为目的之一。菅义伟政府的海洋战略,既存在对安倍政府"综合海洋安保战略"的继承,又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宪法》实施70周年之际宣称,将在2020年东京举办奥运会之年实行新宪法。安倍为长期执政,最终实现修宪政治目标,决定于2017年10月提前举行众议院选举并获胜。围绕修宪问题,日本各种政治势力将继续较量,总体形势对安倍更为有利。安倍意在通过修宪或制定新宪法,最终在历史问题、天皇地位、自卫队运用、靖国神社、国旗国歌、国内统治等问题上,彻底瓦解体现日本战后和平进步势力所有主张的国内法基础,为根本改变战后体制、全面推行右倾化大国路线确立国家根本大法。尽管日本修宪未必会马上导致军国主义复活,但修宪后的日本国家战略走向及其对亚洲安全带来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众议院大选,日本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第二次实现政权更替。此后自民党共经历两次参议院选举和两次众议院选举,在参、众两院都获得稳定多数议席。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最初对"安倍短命内阁"的质疑转移到"安倍长期执政"可能性的探讨上。本文基于选举政治学的视角对安倍谋取长期政权的内在机制进行考察。首先,安倍以及自民党在政策议题的设定上尽可能满足选民的需求,对于同选民相背离的政策议题则通过灵活操作的方式在选举进程中将其规避。其次,通过政党党首形象的比较发现,安倍作为自民党党首的稳定性以及在选民中间较高的情感偏好是其支持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最后,支持安倍以及自民党选民层次的广泛性和稳定性是安倍谋取长期政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日本第46届众议院选举,是在野田佳彦内阁被迫解散众议院、民主党败选征兆明显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投票的结果,自民党成为众议院选举的最大赢家,民主党遭受惨败。选后,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组建了安倍晋三内阁。新成立的安倍内阁将重振日本经济、强化日美同盟等作为核心政策课题,并致力于继续推动日本国内的修宪进程。但是,安倍内阁的内政、外交政策必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恐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并面临2013年7月份参议院定期选举的"关口",稳定执政的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会议的存在,是日本近年来政治右倾化的根源之一。日本会议对当前的日本政治有很深的渗透。它起源于宗教色彩浓厚的"保护日本之会"和"保护日本国民会议"两组织,其渊源是右翼宗教"生长之家"。日本会议被日本右翼组织"日本青年协议会"操纵,因此可以认定是一个右翼组织。日本会议与安倍晋三互相利用,安倍实际上成了日本会议在日本政界的代言人,日本会议也是安倍依赖的政治基础之一。当前日本会议面临困境,该组织的右倾思想和民族主义主张与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并不一致,与安倍的内政与外交目标也并非完全趋同,甚至与其宗教"母体"生长之家的新理念背道而驰。如果今后日本会议与安倍内阁的结合出现松动,不但安倍的右倾政策将不得不有所收敛,日本政治右倾化也将受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0月22日,日本举行了第48届众议院总选举,自民党延续上届选举优势,再度实现了单独过半数,自民、公明两党继续维持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多数。此次选举以安倍强势政权遇到危机为背景,执政党抓住在野党竞选能力处于低谷、朝核局势趋于严峻带来的有利时机,利用解散权成功延续了执政时间。选举帮助自民党稳固了政权,但主要在野党在大选中陷于分裂,安倍政策引发的争议也并未消除。选举之后,安倍政权有可能执政至2021年,其修宪议程将稳步推进,经济改革计划加速进行,在外交政策方面则做出一定调整,使之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5.
面孔     
正安倍晋三选年度汉字愿2019年是美好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在官邸的记者会上选择"转"字作为代表2018年一年的汉字。安倍表示:"能否使未来好转取决于我们自身。日本将在2019年迎来重大的转折点,希望使之成为美好的一年。"关于具体内容,安倍称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达成以1956年《日苏共同宣言》为基础加速和平条约谈判的共识,称"感到是日俄关系出现重大转机的一年"。此外,2018年6月美朝首脑会谈作为理由也被提及。  相似文献   

16.
正莲舫被称为日本“希拉里”,她的身上不只有成熟,或许再过几年,莲舫成为日本首任华裔女首相也未可知。命运,一直都被她紧紧地握在手里。近日,日本的安倍晋三首相很忙,忽悠特朗普加入TTP之后又得紧接着应对普京在北方四岛的幺蛾子,但是国内依然不省心,跟据《东方早报》的报道,安倍首相和日本国会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党魁莲舫进行了一番辩论,全场唾沫横飞,  相似文献   

17.
日本修改宪法的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主义的倾向。日本修宪的主张起源于战后日本的"修宪派"。"修宪派"在战后初期曾遭到美国的压制,一度获得政治主导权之后曾立志摆脱美国主导的所谓"战后体制",修改和平宪法,但是他们的尝试没有成功。安倍晋三是"修宪派"的继承人,他利用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再次提起修改宪法问题,为摆脱"战后体制"、加强日本独自的防卫能力进行挑战性尝试。安倍虽然强调强化日美同盟,但是骨子里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要摆脱美国主导的"战后体制",摆脱美国的控制,恢复日本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2月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并发展为重大的国际性政治外交事件。本文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引发的国际反应为基点,分析日本国内存在的否定侵略战争的历史认识问题,以及这一问题对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的影响,对日本与亚洲各国今后将如何消除目前的对立状态以及构筑面向未来的全新外交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破冰之旅”的访问,中日双方同意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这是中日关系史上双方首次正式提出建立战略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日本自身经济实力提升以及国内政治总体保守化的推动下,"正常国家"论逐渐成为日本政坛的主流意识和新的国家战略定位。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在外交、安保等领域加速推进"正常国家"化进程,在对俄外交方面,安倍内阁对俄外交战略服务于日本"正常国家"战略。安倍提出的对俄外交"新方法"突破了以往的思路和框架,并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展现出灵活性。与此同时,对俄外交"新方法"和日俄关系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