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本文强调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要素,并基于一定的政治话语语料,构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媒体政治话语分析框架。其意义在于通过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多维分析,透视话语的建构和社会实践功能,从而揭示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为认识和解构西方媒体政治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家话语能力和国家形象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字的魔力:关于书写的人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对无文字主义人类学的反思,思考文字的通神明、类万物作用及其潜在的对于社会科学论述的启发。过去人类学总是注重研究无文字社会,民族志也多迷失于对文明与野蛮的二分中。用一种文字人类学观点,研究文字与巫术的继承性及文字的通神明、类万物作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二者之间的连续性及文明的实质内涵。知识人是文字阶级,这个阶级在文明对原始文化的继承和发挥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其论述无论是神话式的,还是逻辑式的,都含有某种巫术力量。认识这种魔力的存在和表现方式,就是认识话语的拜物教与理性的双重实质。  相似文献   

3.
福柯对人类主体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词与物》等著作中。福柯解构主体的原因在于他将主体看作现代社会所有问题的根源。考古学提供了解构主体的认识论基础,谱系学提供了解构主体的方法论工具。对主体观念的解构,表明了主体观念是历史性建构起来,对主体实践的解构,指出了现代人被主体、权力所奴役的历史性境遇。他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进行解构,主要通过各种话语、权力、知识在人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作用来解构人的主体性。本文也就从以上几点对福柯关于人的主体性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话语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认知隐喻理论的批评话语分析模式,提出基于语料库的金融话语批评隐喻实证研究范式及其路径,为实际语料分析提供可操作的模式,从而验证认知隐喻理论的可靠性和解释力,揭示西方媒体围绕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的话语表征,以及这些表征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征,为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的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建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宗族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取向。在革命话语的影响下,宗族被当作落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加以批判;而人类学家弗里德曼则以功能主义为方法总结出以"祀产"为核心的中国宗族运作模式。历史学家科大卫等结合历史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取径,提出"入住权"的概念和"宗族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控产机构"等论断,显示出超越功能主义的具有整体历史视野的宗族研究学术路径,是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逻辑出发的历史人类学宗族研究的一种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作为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之一,冲突性话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通过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冲突性话语的研究状况,分析冲突性话语的研究领域,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及启示。总体而言,国内冲突性话语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有许多值得探索地方。  相似文献   

7.
叙利亚危机持续三年多,受到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本文以叙利亚、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四个国家主要媒体2013年8月至11月对叙利亚危机的报道为语料,从话语分析和话语政治视角探讨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考察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媒体如何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同一社会现实进行不同的话语建构,从而揭示出同一事件蕴藏的媒体话语之间的博弈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本研究是基于五层次话语政治分析框架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为中国政府的中东战略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着手于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它主张语言影响思维,以及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广西民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存在就是对广西人的思维方式和本土文化的客观反映。本文通过广西民歌的话语分析、以南宁民歌艺术节为例,围绕广西民歌是如何影响广西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以及这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对人类思维的形成、文化观念的传承和发展所产生的共性进行研究,旨在说明语言、思维、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性”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性社会学领域的“主体建构”思想,并分析其发展背景、逻辑、重要意义,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发展空间。作者以具体的例子和分析为基础,提倡中国的性社会学研究应该:基于本土的“性”问题意识,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理论视角,解构“性”的医学化和科学化霸权,建构置身于具体的社会政治时空中的日常的、多元的、弥散的、主体切身体验的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打断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语行为现象是庭审话语中最常见的话语形式之一。以话语权力理论为理论框架,并结合评价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随机选取了CCTV《庭审现场》40场刑事、民事审判案件音像语料,着重对法官打断话语的形式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法官打断话语主要有三大类:明确资格类打断、调控言行类打断和限制内容类打断;其语用功能主要有四种:质疑、干预、核实和维序。其中,干预功能使用频率最高,且主要以限制内容类打断话语这一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1.
白鸽 《现代妇女》2014,(2):14-15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因此,在乡村旅游的人类学研究中,同样也必须立足于乡土文化之上。本文以费孝通先生的人类社会学研究为基本知识背景,试图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化对比分析,论证正是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土文化质态的转变,使其开始了从结构到解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艳鲜 《职业时空》2008,4(8):46-47
Discourse analysis(译为语篇分析或话语分析)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年轻学科,正逐渐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主流。HalI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都为话语分析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应用话语分析理论研究使用中的语言,分析具体的语料,可以了解人们怎样用语言来交际。利用自建的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来观察中介语特点,分析他们的话语结构、体裁、会话特点、言语行为及语用能力对英语教学大有裨益。为此,文章利用自建的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观察学生日常会话中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分析其会话结构和语用社交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因此,人们对女性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由于当前从身份角度探讨学术话语的研究是国内外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以性别与语言以及社会语言学杂志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在语用身份理论分析框架下探索女性怎样在学术期刊中进行身份建构(Identity Construction),并且根据对身份建构相关的话语实践类型对女性的身份建构进行分类。从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中发现女性身份可以通过具体的话语流露,显现和建构,以此作为交际策略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郭亚东,2016)。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运用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式,从语篇描述,话语解释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对《经济学人》中关于中国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本项研究,引导读者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认知,提高其批判阅读和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CiteSpace.5.5.R2对中国青年研究领域三本权威期刊《中国青年研究》《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的发文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研究的热点内容集中在青少年、大学生、共青团和新生代农民工四类议题上,具有问题导向和本土特征愈加显著、群体研究和组织研究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新时代中国青年研究的范式变革则具体表现为关注视域的拓宽、体系建构的深化、技术方法的革新。在剖析现实境遇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进路,需要处理好国际视野与本土话语、学科逻辑与问题逻辑、"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的若干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话语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语用-认知问题,而不单是语义问题。语境在认知语用学中指语用者通过经验把具体的语境内在化和认知化后,存在于语用者自身的语用知识。众所周知,话语除了字面意思外还包含隐含信息。听话者需要根据认知语境进行认知语用推理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语义。语用与认知之间的相互结合和渗透,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分析言语交际,已成为当今语用学发展的一大重要话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认知语用学的视角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中国发展现状,根据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新问题、新要求、新挑战,形成富有本土性、时代性的话语体系,一方面丰富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指导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针对行政体制改革提出的重要要求与根本目标,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历史上也是光芒四射。由于中国历史高度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特征给中国的人治文化的发展以及法律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而中国法治文化历史的各个层面中却都包含着大量的法律资源。法律运作中的本土性资源对现代的法律建设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文化的不可再造性和中国现代的"熟人关系"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要求我国在法律运作中要重视对本土性资源的汲取。本文主要阐述本土资源理论,分析中国法律运作中的本土性资源以及发展本土性资源对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政治过程理论,从政治机会、组织能力、框架化过程等角度探讨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影响。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过程:2011年突尼斯政权更迭后,政治精英的分歧与骤然开放的政治环境为"定叛"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机会,致使本土原有的"定叛"主义资源得以重组,"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等"定叛"主义组织先后建立,并通过宗教话语实现了小幅动员;2013年后,尽管突尼斯政治精英的分歧逐渐弥合,国家监管力度增强,但"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通过与"伊斯兰国"组织、"基地"组织两大国际"定叛"组织建立联动网络,增强了组织能力,通过革命话语的框架化方式引起激进"革命"青年的共鸣,实现了运动的扩张。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重建中国社会科学以来,一方面,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经验研究相对不足。如何避免闭门造车同时又克服本本主义,就需要一方面积极吸收西方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借鉴其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注重结合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思想传统,研究中国经验、中国问题,并将其理论化;既借鉴、反思、发展西方理论,又赋予理论以本土品格,是当前中国农村研究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经验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