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自身发展,取决于生产方式、分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新疆少数民族人口70%以上从事农牧业产业,边远农牧区是新疆经济落后的“根本性存在”.对口援疆把重点放在农牧区,构建起农牧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平台,但在微观层面上,援助模式还要与农牧民主体性的内部结构调整相适应,形成生存方式变革与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自我发展主体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使用1994年—2012年西部民族8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不如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组织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意义及其理论与现实依据出发,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创新对口支援内容与方式的思考与建议。论述了对口支援应以民族地区高校为战略重点,把全面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作为今后对口支援的核心目标,创造更加完善的公共教育政策环境与对口支援制度体系,形成支持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这一援助决策的诞生,反映了国家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推进全国高等教育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成为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何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途径,解析对口支援的本质及其特征,同时引入政策工具概念,便于我们展开对继续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它包括: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人口素质;整合民族文化; 扩大改革开放;开拓市场等。  相似文献   

6.
甘肃人均财政收入低,各地州市及东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方面表现出比较低水平.因此,必须努力整合要素禀赋,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走内生型发展道路;创建新型产业模式,走特色甘肃经济发展道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依托对口支援项目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精神,把解决贫困问题和改善民生作为甘肃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发展西部民族经济,其实质就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重点是培养核心竞争力,但从总体上看,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核心能力严重不足.要培育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整体推进原则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推进企业间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实践中,出现了以对口援建为依托,以发达地区的资源和经验为援助内容,引导、扶持其发展的政策倾向。以广东等省市对口援助喀什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对口援助与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结论:对口援助是落后地区建立、发展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推动力和不可超越的阶段,广东等省市在喀什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实施了对口支援的“两个工程”,山东省被确定为新疆的对口支援单位。该文对山东支援新疆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援助政策的长效机制、双赢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西部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政策下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长远保障。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注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SWOT模型为工具,通过系统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发现:其优势在于迅速发展的西部经济、较为合理的教育结构以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而劣势则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阻滞、语言交流问题、教育观念陈旧等方面;政策促进和人才需求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而市场调节能力不足和资金投入缺乏保障则是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矩阵分析,从增长型、扭转型、防御型和多元发展型等角度进一步提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加大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建立多元立体的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教育立法,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实践中,出现了以对口援建为依托,以发达地区的资源和经验为援助内容,引导、扶持其发展的政策倾向.以广东等省市对口援助喀什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对口援助与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结论:对口援助是落后地区建立、发展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推动力和不可超越的阶段,广东等省市在喀什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推进教育均等化、公平化,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基础.为了避免西藏因经济欠发达导致教育发展落后,我国以中央财政支出、对口援助等方式帮助西藏建立了布局和层次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1980年以来,国家实施了教育援藏,教育对口援藏,不断提高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标准,援助内地西藏班(校),促进了西藏义务教育稳步发展,促进了西藏共享全国优质教育资源.西藏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共享型发展特征,为西藏居民更好地接受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虽有一定发展,但基础教育落后,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农村低保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还很突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为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财力支持;继续实行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帮助民族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完善对口支援政策,创新发展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为提升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从援助到互助再到共融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归功于国家、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合力。国家组织的巡回医疗在各个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是促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调节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重要助力;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在临床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则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转化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并惠及全国其他地区甚至全人类。这种合力不仅最终促成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当下成就,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5.
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中国加入 WTO后给西部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建议以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带为重心 ,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科教事业 ,加强企业、体制准备 ,转变观念 ,加速对外开放 ,开拓新兴产业 ,扩展国外市场 ,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 ,活化经营策略 ,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加强对民族工业的自我保护等实施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开发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决定着西藏农牧民、农牧业、农牧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而且决定着西藏整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当前,西藏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用于农牧业生产的物质资料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是,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较为缓慢,农牧业生产中开始显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相适应的情况。通过完善农牧民知识技能培训体制机制,加强农牧区医疗卫生工作,提高农牧民非农牧业生产活动参与度,加强农牧区的科普工作,可以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广泛存在的"资源诅咒"及其消极影响是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挑战。资源利益共享不充分、开发管理混乱、保护环节薄弱、资源评估监督缺乏和社会参与程度不足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机制的主要缺陷。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重大功能定位,必须设计形成以资源利益共享机制、资源开发管理机制、资源环境保护机制、资源评估监督机制和社会资本参与机制为核心的自主性资源开发机制,以此培育西部民族地区的内生增长机制,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助推摆脱"资源诅咒"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基于系统化的国家治理视角,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三方面,对新时代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呈现聚焦脱贫攻坚、支援重心转向社会民生领域、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等特征,并从目标指引、价值导向和组织保障三个维度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从创新支援形式、完善考评体系、推进制度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质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部地区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向西开放、培育西部发展新增长点提供了机遇。西部大开发升级版的打造要坚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推进"西部大开发"并举的战略,打造西部大开发升级版的路径在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西部城市群的崛起,提高城市化水平;打造立体型交通通信网络体系,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西部地区公众福利水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西部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打造西部大开发升级版的政策取向在于:加强宏观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坚持自我发展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相结合,坚持区域之间的友好合作和良性竞争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民族地区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现状呈现工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具有优势要素区域的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东西部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在继续扩大、工业企业竞争力较弱等特征。加入WTO给该地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西部民族地区工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 ,就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