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埃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是本世纪颇负盛名的罗马尼亚宗教学家,一生著述甚丰。他在宗教学、哲学、东方学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有影响的著作并被译为多种欧洲文字。他主编的《宗教百科全书》不仅包括了旧石器时代以来曾在历史中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概念、信仰、礼仪、神话、象征和人物,也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研究宗教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这部书是百余年来宗教学研究的大成。目前,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港台,对埃利亚德的研究尚未得到展开。神圣和世俗问题是埃利亚德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他在《比较宗教学的模式》、《宇宙和历史》等…  相似文献   

2.
井上圆了(1858—1919)是现代日本著名佛教哲学思想家、教育家。其著作涉及佛教、宗教理论、哲学、教育、伦理等诸多领域。仅就宗教领域而言,作为出身于佛门的思想家,他不仅为恢复、重振佛教上,在重构佛教理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建构日本的宗教学和宗教哲学上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本文将以圆了的宗教学为重心,描述他的宗教思想全貌,并把他的宗教学纳入明治时期日本宗教学整体之中加以评价,肯定其在日本宗教学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看中国宗教的超越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和中国宗教有没有超越性 ?这是世界性的文化学和宗教学的重大课题。郝大维与安乐哲出自一个特殊的目的 ,即把中国宗教解释成西方宗教的互补物 ,认定中国文化没有严格超越性 ,只有所谓的内在超越性。这和事实不符。只要是宗教就是严格超越的 ,中国宗教和中国文化也不例外。例如 ,荀子的哲学就表现出明显的超越性倾向。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用自然和历史的两分法确立了一种新的超越性和内在性平衡的关系 ,为解读中国哲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昱 《求是学刊》2001,28(4):22-28
涂尔干的宗教研究是他的社会学方法在宗教学领域的运用。他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土著的图腾制度对宗教的起源做了社会学的解释 ,认为宗教是集体表象的反映 ,图腾的本原是外在于氏族成员的宗教力。他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反映了他的社会学准则和基本方法。他的宗教研究是他的社会学理论的组成部分。虽然他受到了宗教学内部的许多批评 ,但是对于中国宗教学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要籍大辞典》评介宿华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要籍大辞典》以把握本世纪中国学术思考发育脉络为宗旨,选介了近百年来国内出版的约1900余种学术著作,并兼顾了港台出版物。入选图书分为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逻辑学...  相似文献   

6.
住宅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住宅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住宅的历史、地位、作用和住宅与社会诸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介于建筑学、城市学、城市规划学、人口学、家庭学、管理学、文化学、建筑美学、经济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学、环境生态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以社会同住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社会学的。简言之,住宅社会学就是研究住宅与社会的“关系学”。住宅社会学是有特定研究领域的。它以城市建设系统的子系统的一个分子为命题,起着改造社会和建设社会的历史功能的社会工程的作用。因此,住宅社会学研究工作者应该为社会发展提供“望远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探讨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共同规律及各自特点,着重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第二次飞跃的内容、实质以及它的主客观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一次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刘明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它的历史虽然距今几近百年,但是它的成功与失败无疑在客观上一直影响到当代。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和总结也无疑影响着我们现实的历史实践。因此,对辛亥革命的再认识,不仅有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简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邓兆明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因此,深入理解和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是当代科学精神的...  相似文献   

10.
郑历兰  王笑鸿 《社科纵横》2009,24(11):21-23
1978年之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已大体提出了2050年以前的战略任务。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要展望未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长过程是怎样的?它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不同?它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什么关系?本文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世界眼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而形成的如下观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起始阶段。它与后者相比。时间长短不一,任务轻重不一,不能相提并论,混为一谈;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是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起点为终点,而不是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起点为终点,它必须创造出完全实行计划经济所必须的全部条件,并促成世界上一大批发达国家里足够强大的变革力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密切合作,才能转变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不包含“发达社会主义”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期称为“发达社会主义”,可能降低科学社会主义标准,重蹈苏联的覆辙,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历史转折范畴作了查审并下了定义。认为:(1)此范畴已构成理解20世纪世界历史变革以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性工具,有必要将它由经验性的习惯用语提升到历史哲学的反思领域。(2)历史转折有着深层的发展内涵,它根源于人类实践的自主性活动;在今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历史转折”形式将成为占主导趋势的社会转型的历史再生形式。(3)社会主义能否获得发展的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关键在于对历史转折有无自觉的操作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一部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教材──读《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徐吉军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一书,系周一良教授主编的"大学丛书"之一,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邹逸麟先生,这是我国近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基础教材...  相似文献   

13.
史金波 《浙江学刊》2000,(2):159-160
古往今来,人人有生有死。丧葬,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它和当时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丧葬行为不断嬗变、发展,留下了漫长而曲折的足迹。当前人们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十分重视,对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丧葬产生很大的兴趣,想对它了...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李桂海历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在全世界的历史学界都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各有各的意见,并无定论。但是在中国历史学界,解放以后似乎已形成一致的看法,那就是认为它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绝对不能与艺术沾边,否则就会影响它...  相似文献   

15.
公有制市场经济的历史价值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有制内在质的规定性使它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内涵,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确立,市场经济方向的选择以及经济基础的巩固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公有制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根据中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社会发展、现实体制等方面来考察,选择公有制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已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更加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拟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命运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晚年致力于东方社会研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并试图探索…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以来,外国宗教学研究在继承古典学派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论证更精密、方法更多元化。本文着重评述当代学术界有关宗教学定义,宗教学和神学关系,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与比较宗教关系、释义学等各种观点以及他们的理论框架。这些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对宗教现象、传统、模式及所关心的主题等研究作进一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王永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创造、新成果。它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境界,提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水平。本文想从这一理论特色和理...  相似文献   

19.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王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中国的国情,总结建国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研究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步形成了它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九令 《日本研究》2011,(1):111-115
《日本灵异记》作为日本最早的佛教说话集,具有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不仅如此,本文通过对作品中的拟人、夸张、用典、譬喻等文学手法的发掘和分析,同时对其中对句的形式美进行考察,揭示出该作品文学性的一面。其中,用典、对句等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灵异记》在编撰过程中对中国文学的汲取和模仿。以往的研究中,受日本固有研究传统的影响,大多忽视了文学性的考察。与此同时,《日本灵异记》也常被放入错误的评价坐标系中进行审视,使得它所具有的文学性一度被遮蔽起来。如果将其置于与中国文学为同一系统的佛教说话的源流之中,其文学特色便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