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生态移民作为公共政策,既是一种经济行为,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和适应过程.本文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生态移民地区社会、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和适应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韦仁忠 《中国藏学》2013,(1):120-125
社会融合是西方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生态移民社会融合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文章通过具体分析可知,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总体融入水平偏低,并针对其情况,提出了促进移民社会融合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人口超载—资源匮乏—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共生的区域。经过相关的试点工作以及与其他移民方式相比较,开展生态教育移民进而推动该区域的人口"出山入城"是一种可行的移民工作方式,也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应该对生态教育移民模式加以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现树木与树人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果,提升执政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取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君 《西藏研究》2008,(3):114-120
文章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三江源以及生态移民研究现状,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指出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应注重移民地区特定民族的社会历史形态以及人地关系中地方性知识的特殊价值,关注移民社会组织变迁、社群认同以及后续产业发展问题,打破目前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中重移民轻草场管护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浪潮使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养老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移民中的老年群体是较为脆弱的群体,他们除了要面对移民所带来的风险,还要经历生活方式及养老方式的转变.本研究基于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格尔木市城郊x村的20名老年移民进行的访谈,采用生命历程的视角,对生态移民地区老年移民养老状况进行了调查,探讨此地区老年移民搬迁后现阶段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6.
完德吉 《中国藏学》2023,(5):178-190+219-220
政策性移民与其他移民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移民,因此,对于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将政府与移民双主体纳入讨论的维度。在以生态移民工程为背景的情形下,有必要对移民生计适应过程中政府与移民的角色及作用进行一些思考。文章以三江源生态移民群体的生计适应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移民、政府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于移民的生计选择,尤其是政府政策对移民群体生计适应与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移民的生计选择依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文章以此探讨生态移民背景下实现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提出政府政策与移民群体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对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生态移民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生态移民研究也开始兴起.目前学界对于生态移民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们对生态移民概念界定、效应及适应研究、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探索,文章试图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亟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对后续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苍铭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46-149
本文简述了20世纪末期中国南方喀斯特山地及高寒山区的生态变迁历史、原因和生态移民的过程,探讨了各类移民模式的利弊得失,认为生态移民是解决南方喀斯特山地和高寒山区贫困人口生存问题的有效方法,农业型的近距离迁移,潜在着新的生态危机。生态移民需要走城市化的道路,应考虑从西部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移民,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内蒙古是国家生态移民的最早试点省区之一。生态移民的重中之重就是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还存在着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应在绿色产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升后续产业的发展能力,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达到"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青海省德令哈市生态移民村落基于生存理性的考虑而做出搬迁的决定;落地生根后,移民们通过开展以经济理性为主的活动,走上了生计恢复的道路;同时,移民作为新居住地的“外来者”,需要融入当地的社区.这是一个从搬迁到生计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体现出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水库移民与生态移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西是我国的移民大省(区)。生态移民和水库移民是广西两种最主要的移民类型。其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诸多共同点。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这种区别与共同点,进而揭示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对于今后进一步做好广西的移民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生态城市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各地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由于特殊生态环境和生态地位 ,青藏高原的城市化应当走出一条有别与其他地区的模式。本文从青藏高原城市化进程应当考虑的特殊因素出发 ,提出“生态城市化模式”的构想 ,并对其基本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与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中具有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因而,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环保法,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由于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是藏族,具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体精神的生态文化观,并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原则为集中体现。因而,在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中,应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立法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为主要立法原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进行充分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鉴于青藏高原地区落后的发展水平及特殊的生态地位,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和推进城市化,使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等方面保持动态平衡,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郭家骥 《民族研究》2003,12(1):48-57
本文在对云南藏族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资源管理机制和婚姻家庭模式等方面 ,阐述了云南藏族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文章认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体系。文化与自然的互动或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可被称为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 ,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 ,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为适应迪庆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 ,云南藏族早在历史上就通过文化调适 ,形成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的生态文化体系。面向未来 ,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必将得到复兴 ,其中的古老智慧必将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全球化市场体系相结合 ,成为推动云南藏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草坪是组成绿色景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草坪具有净化空气、防除污染、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的功效。建坪后实行科学管理,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黄河上游水电建设迅猛发展,较大规模的库区移民成为常态,移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口移动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解体和重组的过程,直接关系到移民社会的稳定。本文以贵南县的龙羊库区移民为个案,探讨库区移民社会文化变迁现象和规律,并通过实证材料进行描述和印证。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作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首条高原生态环保铁路,通过其环保理念和环保实践及在全方位、多领域、各环节实施的环保措施,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是人与自然生态、建设项目与高原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将为我国今后经济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提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能发挥良好示范和典型引导作用,正如曾培炎副总理关于"青藏铁路建设中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值得全面总结推广"的重要批示。可以预言,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青藏铁路建设生态环保体系,必将在今后铁路运营中发挥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肃南是甘肃省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但近年来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西部裕固族生产与生活面临困难与问题,生态移民成为政策选择的重点。文章以从莲花乡黄土坡村到明花农业开发区双海子村移民为个案,对移民的过程及文化适应与整合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对移民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进行了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20.
Over the last 20 years, European identity has become a key topic widely investigated in social sciences. However, most research has only focused on EU nationals and EU immigrants, neglecting the fact that a substantial segment of citizens in Europe are non-EU immigra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d within EU and non-EU immigrant groups in terms of European identity and potential factors behind these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2013 IAB-SOEP Migration Sample of first generation immigrants in Germany (N?=?2581),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non-EU immigrants tend to identify as European – even if to a lesser extent than EU immigrants. Moreover it provides a systematic comparative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possibly able to foster a European identity among EU and non-EU immigrants. It reveals, for instance, that religious affili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but that spatial mobilit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accounting for patterns in ethnic disparities in the endorsement of a European identity.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illuminate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uropean identity and identity with the receiving society among both EU and non-EU immigrants as well a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uropean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origin country among EU immigr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