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超低生育率阶段的区域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转变的实现和完成,越来越多的地方进入了"超低生育率"发展阶段,未来时期的人口发展战略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以辽宁省辽阳市为案例总结区域人口转变的阶段和特点,指出辽阳已经出现"意愿性超低生育率"现象,带来了人口发展风险问题。随着计划生育风险家庭和残缺家庭的增多,辽阳的公共财政压力已经感受到巨大挑战。人口安全要求坚守计划生育的"底线伦理",降低计划生育风险家庭和残缺家庭在整个计划生育家庭中的规模和比例。未来的区域人口安全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确立的两个基本点是"优先健全人口结构、兼顾控制人口增量",不鼓励农村一女户放弃二胎生育指标,尽快建立独生子女家庭风险防范的社会机制和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公益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与计划生计育家庭保险所提供的良好保障密不可分,计划生育家庭保险主要是针对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或加重的风险,计划生育家庭保险主要包括生育保险、独生子女保险、计划生育夫妇养老保险及健康保险等。计划生育家庭保险是一项涉及千万家庭的惠民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可选择的路径包括:依托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依托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医疗保险;围绕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的推行,建立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救助制度,实施不同形式的计划生育保险项目。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要考虑不同制度和政策间的衔接和整合,并需要计生、社保、财政等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庭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目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家庭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的路径。由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背景和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家庭政策的发展方向与发达国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与发达国家"去家庭化"的方向相反,我国家庭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家庭化",即基于家庭责任前提构建福利保障体系,通过强化家庭功能实现为公民提供福利和保障的目标。我国的家庭政策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补充社会福利发展水平低造成的保障程度不足,提升家庭自身福利供给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家庭变化产生的问题,调整社会福利配给和组织方式,扩大以家庭为生计单位的福利保障。我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要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重点,包括就业支持政策和供养家庭支持政策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人口委把"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人口计生"陇家福"工程,通过完善家庭政策,向家庭提供标准化、个性化、多样化和系统化的综合服务,着力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计生家庭发展能力,促进了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成为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一项惠民举措。着力健全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政策体系,为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实施人口计生"陇家福"工程,全省基本建立了以国家"三项制度"为龙头,以省政府"两个提高"为基础,以各级特殊奖励为补充,以部门协作联动为抓手的人口计生利  相似文献   

6.
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有千千万万个家庭为了国家的利益,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巨大的"人口红利"。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保障体系不完善,生活贫困、出生缺陷和养老稳定等问题逐渐成为广大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在闽南的农村,多数的家庭以种植业为谋生手段,劳动力仍然是家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镇创新实施关爱计生家庭“温暖人生”综合保障计划,携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计生特殊家庭撑起一把保护伞,将计划生育家庭中空巢家庭、孤儿、独生子女伤残和节育手术并发症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由镇财政出资为这个人群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投保人因疾病、意外伤害等风险提供保障。1.认真统一思想,创新关爱模式。为进一步把“生育关怀行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在关注民生的同时更加关注计生,在实行普惠政策的同时更加优惠计生,安宜镇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创新实施计生家庭“温暖人生”综合保障计划。该保障计划具有补偿、预防、保障正常生活的功能,可以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和个人意外伤害、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风险保障问题,具有保障家庭与社会稳定的双重性质及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生活水平、降低风险,体现政府对计生家庭的关爱,进而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8.
关于计划生育的微观经济效应 ,即通过改善育龄夫妇和孩子的健康水平 ,提升个人人力资本 ,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产率 ,从而促进个人和家庭福利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 ,人们的讨论尚不太多。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 ,尝试分析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微观经济效应 ,论证社会政策和公共投资向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领域倾斜的重要性。一、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是人所具有的一些具体素质 ,这些素质与人自身密不可分 ,它们的增长能使人的经济活动变得更有效率、更长久 ,或能使人生活变得更幸福。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健康资本存量和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吉林省计划生育协会在创建幸福家庭中当主角、做骨干,较好地发挥了协会的职能作用。通过开展生育关怀系列服务活动,对计划生育家庭实施"经济上扶助、精神上慰藉、生产上扶持、生活上关怀、就业上优先"等措施,形成并逐步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宣传倡导、玫策推动、统筹协调"的关怀关爱工作机制,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服务按照中国计生协《关于推广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要求,近几年来注重研究和建立计划生育保险  相似文献   

10.
调查显示,在一系列社会保障条件还相对缺位的现实下,广大农村地区实行计划生育行为主体的家庭.也为此承受了一定的风险及其代价,他们的生存状况不客乐观,部分家庭的生活成本加大,发展潜能减弱,进而导致相对贫困,乃至绝对贫困。这需要全面审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建立配套的奖励、扶持和补偿机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持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H Shi 《人口研究》1989,(2):48-52
On the basis of 1982 census data, it is estimated that from 1987-1997 13 million women will enter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child-bearing each year. The tasks of keeping the population size around 1.2 billion by the year 2000 is arduous. Great efforts have to be made to continue encouraging one child/couple, and to pursue the current plans and policies and maintain strict control over fertility. Keeping population growth in pace with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 ecological balance, availability of per capita resources, education programs, employment capability, health services,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security should be a component of the long 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untry. Family planning is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which involves long cycles and complicated factors, viewpoints of expediency in guiding policy and program formulation for short term benefits are inappropriate. The emphasis of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strategy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rural areas where the majority of population reside. Specifically, the major aspects of strategic thrusts should be the linkage betwee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reception, between family planning publicity and changes of ideation on fertility; the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program management relating to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olicy towards minority population and areas in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 strategies, several measures are proposed. (1) strengthening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2)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population and contraception; (3) establishing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network for infiltration effects; (4) using government financing, taxation, loan, social welfare and penalty to regulate fertility motivations; (5)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target allocation and data reporting to facilitat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6) strengthening population projection and policy research; (7) and strengthening training of family planning personnel to improve program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2.
论计划生育政策对实现福利适度人口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人口问题十分严重,人口因素很难自发地与社会其他要素相适应,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福利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一定阻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解决了生育率与死亡率不对称性的矛盾,解决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平衡性的矛盾,解决了家庭生育计划与社会适度人口不一致性的矛盾,促进了人口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Doctors from private clinics have responded to an effort by the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Thailand (PPAT) to enlist their voluntary services in support of family planning goals. The private doctors will provide contraceptive services at a nominal cost to the public or free to those who cannot pay. Representatives of PPAT, the Labor Department, the Health Department, and 31 industrial factories in Parthum Thani province met last year to work to find ways of including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as part of workers' welfare in every factory. The participants recommended that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should be officially included as part of workers' welfare.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Clearinghouse/Documentation Center has established its home office at Bangkok.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ctivity is focusing on 5 subject areas: family planning, population/demogrpahy, maternal/child health, nutrition,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The Center has already begun to translate selected materials from English into Thai.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的计划生育管理中,普遍存在基层干部和计划生育管理者放任甚至希望对象户超生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补锅匠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严重破坏了基本国策的执行。要逐步消除这一现象,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再论“四二一”结构:定义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二一"结构是中国低生育率背景下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的一种特殊表达,既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广泛推行对中国家庭的深刻影响,又揭示了中国现阶段婚姻家庭乃至未来人口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系列的进展,但在概念界定与使用的方法上仍缺乏共识,导致研究结论的分歧和研究拓展的迟滞。在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形势下,"四二一"结构是研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问题,以及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变动的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陈如勇 《南方人口》2001,16(2):31-35
未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应该发生如下转变 :(1)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将从适度人口论向可持续发展理论转变 ;(2 )人口控制的重点将从以人口数量控制为主向结构平衡、素质优先转变 ;(3)政策执行模式从行政经济强制模式向法律规范、经济利益导向模式转变 ;(4)政策执行机构将从计划生育委员会改革为人口政策委员会 ;(5 )计划生育政策与其它公共政策的协调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妇女生育率已经稳定在更替水平之下20多年且将持续运行。文章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探究在低生育水平下未来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取向,研究结果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效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新的人口形势下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公共政策效用来看,现有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其他公共政策需求压力增大,带来一系列较高的执行成本,需要适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握好公共政策的整体性和预见性,使计划生育工作和政策可以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和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甘肃计划生育的调查分析,认为较贫困地区农村建立计划生育新机制面临基础性制约,需要加强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年对吉林省、市(州)及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进行的调查,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数量、年龄、学历、政策水平等进行研究。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吉林省、市(州)及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增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队伍培养的针对性,更好地完成新时期人口和计生工作任务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