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西方的哲学传统而言,文字一般是不成其为问题的,个别哲学家在其著作中就文字还发表一些议论,但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这的确是一件早该引起深思的事情。因为离开了文字,就没有哲学可言,而西方哲学恰恰否认这一点,他们都像柏拉图一样过河拆桥:用文字表达哲学,却又贬...  相似文献   

2.
字母文字与汉字具有相同的组构层次。汉字学经典《说文解字》中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理论,完全适用于解析所有字母文字。当然,字母文字与汉字也有不同,其不同点主要在于:汉字是以部首偏旁的象形为基础孳乳字义,而字母文字则是直接以字母的象...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2,(9):68-70
在越南太原的灵山烈士陵园,耸立着83座坟茔,白色的墓碑上镌刻着红色的文字,死者的名字是用两种文字写成:越文和中文。像灵山这样的陵园在越南一共有57座,一共埋葬的中国人有1400人。  相似文献   

4.
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有数不胜数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语言文字专家,如章太炎、辜鸿铭、陈寅恪、赵元任等等,但他们从未用汉字理论解析字母文字。三千余年的西方字母文字史,经历了无数民族将之与自己的民族语言对应改造的广阔时空,……  相似文献   

5.
常亚静 《生存》2020,(14):0080-0081
品读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升其自身语文水平和素养的关键。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读能力以后,不仅能够感悟文字本身所具有的魅力,还要能够通过表面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而真正理解文章。下面笔者就提升品读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半岛新生活》2004,(12):24
伊沙首先是个诗人,随笔集《被迫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是其这些年专栏生活的副产品。此人写随笔除了要靠专栏赚稿费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管不住嘴巴,前几年的一本随笔集《一个也不放过》则赚来了诸多骂名。伊沙是精力旺盛的作家,家事、国事、天下事,朋友、敌人乃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只要他见着了,只要让他舒服了或者不舒服了,他肯定不会放过。伊沙是对文字非常依恋的人。事无巨细皆能成文——又是一个把文字当奶水的人。他的文字,表面看来蛮不讲理乃至颇具狂犬性质,实质上有着执著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无论何种知识领域的阅读,均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基础,而文字基础的打造,必须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学生时代语文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只是占漫漫人生的一粟,人类拥有的知识,更多是课外阅读学习到的。可以说,阅读与语文学习是相互相成,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王皎 《东西南北》2013,(14):26-27
初看冯唐,竟是因为下面一段评语。 “冯唐完全是一个野孩子,一身非法的才情。七十年代人的经验因为冯唐的书写重新变得神奇,当然,你就算不是作者的同代人,也能看出这是具有真正意义上欢乐、自由和战斗精神的精力充沛的文字。最崇高和最庸俗的,最雅和最俗的,最高调和最不高调的,都在冯唐的文字里狂欢。”  相似文献   

9.
口头宣传教育的艺术隋喜文与文字宣传一样,口头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最广泛的形式,是宣传工作的基本技巧这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除了借助文字之外,就是通过语言进行的。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话通讯和电视广播的广泛应用,口头宣传就更...  相似文献   

10.
论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明邱占芬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文字的发明是第一阶段,有了文字就使人类的文化成果得以记载和交流。纸的发明是第二阶段,纸是便于记载、保存、交流和广泛传播文化成果的优良载体和介质,远胜过甲骨和竹帛,从而使人类开创了灿烂辉煌的“纸文化时期”...  相似文献   

11.
《唐都学刊》2006,22(1):F0002-F0002
解瑞峰,1953年9月4日生,陕西省兴平市人,现任西安文理学院化学系党总支书记,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理事,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长期从事文字工作,酷爱书法,  相似文献   

12.
风中的珍妮     
这段文字,关于一部不算老的电影——《阿甘正传》。许多年前的电影,其实已经够老了。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教师业务档案常桂云,张福厚教师业务档案,基本上是伴随着高校的建立而建立的,是教务处作为考核教师工作成绩的一种文字记录。这种文字记录形式的教师业务档案存在三种缺陷:一是容易发生弄虚作假现象。二是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整个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微观上记...  相似文献   

14.
熊诚诚  福音 《社会福利》2014,(12):60-61
老人走失了怎么寻找?日前,江西省樟树市福城街道档下亭社区向老人们发放了一种特制的卡片“爱心二维码”。此“爱心二维码”的图案是两个指纹交错形成的心形,由两行文字和一个二维码组成。两行文字内容分别为:“我需要帮助,请扫码”和樟树市福城街道档下亭社区。路人一看第一时间就能理解二维码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多维构成词”的特点及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多维构成词”的特点及文化意义丛长福引言现在地球上常用的文字有几十种.但是能经受沧桑史变的考验,从原始文明开始,至今仍古今一统记载历史。使现代人仍能读得懂并且仍在传承文明与传递信息的文字,非汉字莫属。深究其中的奥秒,是由于汉字是符合人类认识世界规...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审美意义:道与美的共生与统一·石晓宁·闻一多先生曾认为:“读《庄子》,本分不出那是思想美,那是文字美,那思想与文字、外型与本质的极端调和,那种不可捉摸的浑圆的机体,便是文章家的极致。”①闻先生道出了《庄子》哲学思想与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独特风...  相似文献   

17.
文本的失落─—就《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与王国雄同志商榷赵鹤宇一、误解发生在叙述者视角与人物视角的混淆上《水浒传》行文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每逢重要场景、重要人物时,便另起一段文字,着重对其开始细致入微的描摹和淋漓尽致的渲染。尽管在此段文字之前常有类似于...  相似文献   

18.
《今日辽宁》2013,(6):41-43
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血缘、语言、文字、习俗等均属相同,走向团结合作,迈进和平统一,乃是自然之趋势。今天,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都是不要战争,要和平。希望两岸以和平理性来讨论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9.
试论日本文字的起源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 ,日本有无固有文字——“神代文字”?自 1 3— 1 4世纪以来 ,学界对此颇有争论。最早见于《释日本纪》载 :存在神代文字 ,其后演变为《伊吕波》。一说神代文字起源于龟卜文。江户时期 ,新井白石称神代文字共五种 ,肯定卜部所传文字。在 1 8世纪前期 ,又有“神代十二支文字说”,1及圣德太子时始以汉字取代神代文字 ,后由弘法大师空海 ( 774— 835)定为47音《伊吕波》2 的见解。平田笃胤则主张 ,神代文字中 ,只有“ひふみ”可以凭信。3按日本“上古之世 ,未有文字 ,贵贱老少 ,口口相传 ,前言后行 ,存而不忘”,4神代文字…  相似文献   

20.
文字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字的定义开端,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与杨雄的定义,莱布尼茨、德里达与索绪尔的分野,以及唐兰、陈梦家的文字学思想。文章认为陶符不是文字,反驳了文字起源的"约定俗成"说,指出启动文字的最初社会系统非国家权力莫属。既而分析了对两河流域文字起源做出解释的泥筹理论,提出经济生活的需要不是文字产生的充分条件,国家管理机构是文字产生的第一推手。文章分析了商代甲骨文及贞人集团,进而论证了"文字的孕育很可能是一个漫长期和一个短暂期之结合,前者是多种视觉符号形式(包括陶符)的呈现期,后者是文字系统的初创时"的观点。文章还比较了埃及象形文字与中文的构造法,特别是两种声借方式的差异,讨论了何以前者能够诱发字母的产生。文章最后阐释了汉字与希腊字母文字对东西方文明差异的影响,并指出:在人类的智力生活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在微观上还是宏观上,口语与文字的并重,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