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蕾,何许人也?典型的现代女性,嫁了个长期稳定的金饭票——俗称:傍大款!去上班?那只是她闲得无聊时候的一个消遣。说话刻薄、喜欢嘲笑别人,却豪爽仗义,有什么事都冲锋在前,《丑女无敌》里她是丑女俱乐部的大姐大,当丑女们遇到麻烦,她第一个冲在前面摆平各种麻烦。  相似文献   

2.
肖峰 《东西南北》2010,(11):77-77
凤姐,是一位被大众严重低估了的人物。 凤姐搅动了大众的是精心制造的一个“强烈反差”——一个“应该自卑”、“应该羞愧”的丑女,居然自信、自恋!居然反传统、反习俗地如此张扬!  相似文献   

3.
印象中的宝钗,总是端庄娴雅,不但知性,为人处事也非常于练,贾母曾夸奖“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甚至连赵姨娘这样的人,也称赞宝钗“会做人,很大方”,宝钗在贾府人气甚高,上至长辈,下至小丫鬟们,都喜欢她,这与宝钗极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才干是分不开的。但是尽管如此,宝钗第一个头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哥哥薛蟠:  相似文献   

4.
她虽未受过学校教育,但也不是你想象的旧式女人,她坚决矫捷,说做就做,每当困难临头,她能立即决断。 “高陶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表现得最为可歌可泣的,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陶希圣的妻子万冰如。  相似文献   

5.
听说湖南卫视播出的中国版《丑女无敌》在收视数字上颇为亮丽,也就是说,我们也加入了其它国家的行列,开始为丑女疯狂着迷。丑女被人追捧,地位大不相同,这现象的背后其实折射出许多现代人的美丽省思。现在世人眼中的美女似乎已经完全被格式化了,因此引发了许多女人心中极度的不安全感以及自我嫌弃  相似文献   

6.
女有三丑     
舒婷 《东西南北》2008,(6):49-49
女人的"丑",往往就是她的可爱之处。我的母亲十分好强,她的兄弟姊妹养出一窝一窝如花似玉的孩子来,不是被摆在照相馆橱窗,就是上杂志封面。三舅舅结婚,母亲连夜踩缝纫机,为我做了一条荷叶边的红裙子,又拿铁钳炙我的刘海,可怎么打扮都像缺了什么又多了什么,母亲技穷而泣:"我身上稍微像样的地方你都不要,偏偏拣我一对单眼皮!"我外婆及时在旁援救,她会很中我听地化解:"世上无丑女。女人有三丑:好吃懒做爱打扮。"  相似文献   

7.
港台腔     
以前我以为港台腔普遍存在于地方台女主持人当中,现在惊诧地发现,男主持也在走这路子,包括很多不大看书的女演员。有位很红的女明星,接受采访时最爱说:“对。”虽然她没有加上“酱紫”,但这个“对”应用于所有不需要说“对”的句子开头、结尾、中间。她不是科班出身,可以原谅,可主持人呢?难道他们不是经过了普通话等级考试才能坐到那位子上吗?难道我泱泱大国,找不到几个字正腔圆的娱乐主持乎?  相似文献   

8.
刘莉莉 《东西南北》2014,(17):52-53
她从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姑娘。她离经叛道,辍学、离家出走、捡垃圾,还当过小偷……她就是美国在线女装品牌“坏女孩”的创始人索菲亚·阿莫鲁索,或许正是这种敢想敢干的“反叛精神”,促成了她最初的创业。没学历、没经验、没资本,也没关系,阿莫鲁索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从eBay上一家不起眼的二手服装网店店主,变身为身家过亿的年轻女富豪。  相似文献   

9.
杨博涵 《学术交流》2008,(4):140-143
刘向所编的<列女传>体现的是美女破国和丑女兴邦的女性观,构成这两个主题的二重奏.美女破国理念在刘向之前就已经形成,刘向继承的是历史传统.而丑女兴邦理念,是到刘向那里才明确起来的.在表现上述理念的过程中,刘向注重对所涉人物进行形貌描写,较之<史记>等史传文学作品刻画得更为具体,尤其是对丑女形貌的渲染更为充分,兼用实笔和虚笔.刘向所编<列女传>的相关故事具有现实针对性,是对汉成帝的讽谏,类似题材在同时代扬雄的作品中也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10.
尹鸣 《东西南北》2009,(1):22-22
房间里,烛光摇曳,哀乐悠扬,布满鲜花的祭坛前,卜相珠宣读自己的遗嘱,哽咽不已,“真不敢相信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老公,今天是我们相聚的最后一天,我想对你说,对不起,我常常只想到自己,也不是个体贴的妻子。爸爸妈妈,想到你们,我只想哭,我爱你们。”说到这儿,她已泣不成声,哭倒在地。接着,她被扶进棺材躺下,等着“下葬”。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12,(20):27-29
选导师时考虑过王菲,“但她不是一个愿意表达和善于表达的人,不适合做电视节目”。学员不用海选也不能报名参赛,而是节目组自己去全国各地寻找,“每次下去都会有几个星探队伍”。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被当今社会视为不光采的角色——“第三者”,但是,是否所有的“第三者”都是可耻的角色,都属洪水猛兽?如果这样地简单划分,那么,生活的哲理,道德的标准,岂不被唯心主义的意念所随意扭曲了吗?因为“第三者”的出现和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主张婚姻双方都有约束,因为婚姻是融合,而不是凑合;婚姻要有共同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我所插入的家庭是一个貌合神离、名存实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第一者”在结婚不久就背叛了爱情,她不听丈夫、组织的帮助,因为丈夫的真诚劝导唤不醒她的良知,他们没有感情,更谈不上理想、追求一致,但是她不需要离异,因为她需要的是“丈夫”而不是爱人,她需  相似文献   

13.
张馨月 《东西南北》2009,(11):11-11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不多,在第十三回就匆匆夭亡,所以她给人的印象可能不是太深。但实际上,她是金陵十二钗中最风流妩媚的人物,称得上是“女人中的女人”。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首位女总统要来了吗?!还是位黑人女性?!当她身边助推她竞选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大漩涡,未来谁又能说不可能呢?近来仿佛约好了一般,西方各大新闻网站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身上。不是因为她刚刚在第75届金球奖上获得终身成就奖,而是因为她被一些舆论认为是“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在北京西城区一家老式茶楼,记者见到了隋家姐姐隋永清。她曾是一位电影演员,采访当天穿着简单的T恤,言行举止无不透着大家风范。 宋庆龄已去世30多年,隋永清如今也年近花甲。但她保养得很好,皮肤白皙,声音清脆悦耳。采访前与隋永清短信联系时,她不失顽皮,还发来不少搞怪图片,让人很难想象这是57岁的老人。她说自己从小就“被宋庆龄宠腻坏了”。而在记者采访的几个小时里,隋永清口中的宋庆龄,也不是大家熟知的形象,更多的是一个母亲的柔软。  相似文献   

16.
结婚前,我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无拘无束。每当听说有熟人好友踏上红地毯,便戏谑地称之为“某某栽了”,或是“忍者明辈成新鬼”。轮到自己结婚时,有好些哥们向我祝贺后又推心置腹地忠告一句:“有‘妻’徒刑开始了”。女友姓杨,当初热恋时,我觉得她是自己遇到过的女孩中最柔顺的一只“小羊羔”。于是千辛万苦,一顿猛追,癞哈蟆终于吃到了天鹅肉。相处的日子长了,渐渐也明白,再软性的松紧带,也是一条紧箍咒。两人一起生活,哪会没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呢。头一回吃咸鸭蛋她说:“我要吃蛋黄,你吃蛋白。“我当然心有不甘,据理力争,才说了两句她早已汪出两眼泪水,说“你这点亏都不肯吃,那我以后还不是  相似文献   

17.
在热播剧《丑女无敌》中,苏蕾是骁勇非常的女子,丑女俱乐部成员NO.1,当然扮演者刘晓晔本人很美,而且思想活跃,口无遮拦,笑起来很惊人。我们都被对方的笑声震撼到了,竟然会有相互认可的惊喜。  相似文献   

18.
不持有生活     
日本自由文字工作者金子由纪子在日本大力倡导“不持有的生活之道”,她主张不持有“非必要物品”,用少量物品过悠闲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她主张把一些我们不是很想要的东西舍弃,把时间或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物。  相似文献   

19.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作品,但它所揭示主题的深刻,却远远超过了同时代这一类作品。而《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也以她的悲惨结局启发着读者深思,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既有反抗精神,又无力反抗整个旧制度,最后终于被旧社会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子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女子,但又不是普通妇女,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又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启蒙;她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低下,对于旧制度有一种本能的反抗意识,而“五四”运动又使她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谢来 《东西南北》2012,(17):45-47
有人称她是“淘金者”,也有人将她誉为“与众不同的自由斗士”,这一次,她称自己只是以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寻求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