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的志愿服务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可以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给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带来了合作、互助、奉献与关爱的氛围。中国的志愿服务在发展理念、活动规模、社会影响、法制建设等方面与西方成熟的志愿服务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制约了这项崇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志愿服务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和总结,对志愿组织所发挥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功能、价值和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但与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相比,志愿服务的研究特别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则滞后于实践活动。如何从相对微观或相对具体层面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弥补理论指导的欠缺和技术保障的不足,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关怀伦理”在女性志愿者志愿服务动机与目的、志愿服务所遭遇的道德冲突与抉择、志愿服务的困难与坚持、志愿服务对其个人及社会带来的改变与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了解当前社会女性志愿者参与公共事务与公民道德体现的现状.以及影响女性志愿者“关怀伦理”道德思考发展与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希望可提供“关怀伦理”在政治、社会方面公共运用的事实资料.并印证“关怀伦理”的相关理论,进而有助于肯定“关怀伦理”的公民道德价值.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由四个子系统承担着相应的功能:资源系统发挥适应功能;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目标达成功能;共青团发挥整合功能;育人系统发挥模式维持功能。在目前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各项功能存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以AGIL理论分析模型为框架,可以从四个方面促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提供路径支撑:资源系统做好社会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做好项目化管理、共青团做好枢纽化整合、育人系统做好价值化引领,从而发挥有机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志愿服务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文化,对建国以来志愿行为文化萌芽期的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证性的分析,对志愿行为文化高速发展期的起步探索、组织推动、规范发展、社会体系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模式予以梳理,分析其阶段性的发展特点,从传统伦理文化传承、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公民社会构建与社会治理、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等角度审视志愿行为文化的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6.
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及其社会组织的精髓,体现了"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当代社会德性.志愿者行动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管理等价值,其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区域化、功能化、社会化、规范化等趋势.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是公民志愿者行动研究的热点.应进一步深化志愿者行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促进我国公民志愿者行动发展的国际化、社会化、特色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组织属于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志愿服务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安徽省长丰县马郢社区提供了政府引入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案例,其成功经验可以从社会质量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本文从社会质量理论的4个条件性因素维度,对“马郢计划”进行评估分析,探索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制度路径、理念路径、治理路径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8.
青年志愿服务是指青年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益于其他个人、群体或事业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受到来自志愿者及其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机构、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和志愿者自身等四个方面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机构组织建设、经济激励政策、社会需求、志愿者年龄等12项因素对青年志愿服务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事业,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志愿者的动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与保障方面的情况,归纳了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特征:一是我国志愿服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二是高校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三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可观。最后提出了完善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体系,合理使用志愿者资源中"共性"与"个性",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宁德市青年志愿者服务自开展以来,队伍不断壮大,项目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工作在探索中稳步推进,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宁德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青年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长期存在于志愿服务管理及运行机制中的“瓶颈”问题也制约着宁德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新发展,如何实现宁德市志愿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功能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行为动机、运行模式和功能等方面,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相关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具有四点启示:一是适当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二是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机制,三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四是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支持力量,在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则实现了自我教育,促进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日常化发展,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完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相融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志愿动机是个人寻求志愿机会并维持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对志愿动机的理解对于志愿者招募及维持至关重要。在梳理动机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志愿者功能量表(VFI)对云南省424位多服务领域的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综合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独立样本T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VONA)和卡方检验法,可对相关人口统计学指标、志愿动机及志愿行为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可证实社会经济地位(SES)对于可持续性志愿活动的重要性,发现动机结构中的利他取向(other-oriented)动机和自利取向(self-oriented)动机对于志愿行为活跃度和介入性的不同影响。研究可发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志愿动机结构有所不同,志愿活动能够成为提高低收入者社会参与度和增进其公共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与发达国家践行百年的志愿服务相比,我国的志愿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规范化程度严重滞后。志愿服务是"文明厦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志愿服务规范化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文章以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厦门市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中的困境,探索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提升厦门市志愿服务的水平和扩大厦门市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这有助于志愿者认同志愿服务理念,以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生力军,既有来自社区、了解社区的现实背景,也有回归社区、扎根社区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既是探索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建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主体。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及二者耦合的三重视角,通过描绘志愿服务同基层社会治理的潜在关系,把握志愿服务在培育现代性人、涵养现代性社会的重要作用。依托北大核心和CSSCI论文明晰“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前沿,使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志愿服务的研究脉络与研究前景。分析发现,近25年志愿服务的研究脉络呈现时代性、时序性、发展性特点,研究内容表征为多层次、宽领域、重基层,并向建构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志愿服务体系迈进。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发挥各类非政府组织作用,特别是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志愿服务是动员和组织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以社会转型志愿服务动力理论为依据,从志愿服务组织运作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并以绍兴市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情况为个案,对志愿者的招募、使用、管理、培训、激励机制,志愿服务立法规范、经费筹措、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讨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化运作机制的对策措施,并提出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落后于公办大学,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领域与公办大学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文章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年来,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共发表了115篇论文.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内容、功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等几大方面.但是,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的立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志愿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代表的助人和自助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但在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动机不纯,导向作用不清晰;活动内涵待深化,育人功能不到位;活动持续性差,载体作用发挥缺乏稳定性等.文章从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激励、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服务基地、搭建活动平台、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品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凭借自身在运行机制、功能效应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优势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社会公益服务领域日渐形成共识,并在组织发展、服务水平提高、服务品牌创新等方面"寄予厚望"。目前,青岛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总体情况良好,项目服务意识较强,但能力较弱,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项目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但持续性和影响力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志愿服务项目化已经发展成大趋势,但发展过程障碍重重。需要各级政府对志愿服务宏观谋划,整合多方资源切实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发展;青年社会组织要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对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志愿者要不断提高项目化运作能力和素质,依托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志愿行动服务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