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可谓是历史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可以发现许多女子的作品。然而受封建儒教思想的禁锢,更是有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杀,造成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远不及男性文学,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由于受士文化的影响,在史学,诗词曲,散文小说等多方面男性的地位登峰造极。所以,历来研究文学多从男性入手,所以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试图从茫茫历史烟海中继续发掘出女性文学的魅力,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批判性提出一些粗劣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建构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学关照视角,其揭示的性别、种族、文化内涵填补了美国文学和文学批评领域的空白。通过对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的研究找出其独特性,探究其存在的意义,达到对黑人女性文学更高的文学欣赏标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的发展,对华裔文学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不断壮大起来。与此同时,众多杰出的华裔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前瞻华裔女性文学在未来的蓬勃发展,以及未来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乃至整个文学界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从不自觉到自觉,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跋涉。从陈衡哲、冰心、庐隐、丁玲,到萧红、张爱玲、梅娘,再到张洁、张抗抗、铁凝以及陈染、林白等等,其间有数以百计的女作家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她们的创作始终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呈现着多元的形态,使中国女性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表现出完整的学术姿态。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多元形态,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所凝聚的文学规律,具有一种包容精神。“女性主义”不能涵盖、也不能代表中国女性文学的主体精神,它只是女性文学的一翼。  相似文献   

6.
浪漫主义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有很多,本文从《约婚夫妇》这一代表作品中一位女性形象出发,体现出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中女性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黄珍  樊明茹 《职业》2015,(7):12-13
日本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奇迹。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如紫式部、清少纳言等等一大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如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文学成就?本稿拟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以及女性自身经历等方面具体分析这一独特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日本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奇迹。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如紫式部、清少纳言等等一大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如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文学成就?本稿拟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以及女性自身经历等方面具体分析这一独特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女性的文学创作源远流长,有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清代,泰州地区女性文学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本文试以此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环境、家族学风、自我意识和有识之士提携等方面分析泰州女性文学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日本平安时代繁荣的女性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奇观。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为日本后世对女性生活思想感情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都起着引导的作用。本文先介绍了两部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与《和泉式部日记》,随后简述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述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形成的背景与原因。  相似文献   

11.
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对整个日本文学史无疑是锦上添花,不仅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内涵,而且在社会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从"家庭观"的嬗变来看,无疑是日本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体现出日本当代女性勇敢、独立的一面,并能够通过细腻而又精湛的文学艺术将其彻头彻尾地表达出来,可见其作用非同一般,本文主要通过"家庭观"的嬗变来窥视日本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运动,标志着黑人文学的成熟。当时不仅出现了一批影响巨大的黑人男性作家,也涌现出杰茜?福赛特、纳拉?拉森、佐拉?赫斯顿等许多优秀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们以自身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文学素养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在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意义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形成脉络,并对其深远的影响力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娟 《现代交际》2015,(2):61+6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民族文化传承,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文学不仅是丰富精神生活的调味剂,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国家的倒影,反映社会的风气等情况。通过文学我们可以从中探索近代女性形象的变化。近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形象逐步发生改变,社会地位也渐渐提高,从精神上到经济上的逐渐独立。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更是女性思想解放而奋起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五四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中,性爱心理的描写并不多,本文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性爱心理描写的几种类型:一是对"非欲望性"的精神爱情的推崇;二是对于两性关系的恐惧与排斥;三是对"肉欲"的强大力量的展现。这些性爱心理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那一时代女性解放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内地可以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没有哪一位作家或哪一部作品以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来观察社会现实,以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为特有的表现对象。90年代以后,一部分女性作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升温,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繁荣。所谓“病态”,指的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从一开始就无暇他顾,急不可耐地突入女性自身的性活动这一私密空间,在自己的身体上寻求写作灵感和写作资源。十多年来,其写作视点日益下移,“性趣”日渐浓烈,以至深陷于自己的两腿之间不能自拔。这就注定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在其短暂的病态繁荣之后,必然迅速走向衰落。这一特殊的文学景观非常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自1987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4年了.研究会自1995年召开的第四届代表会议暨"阿拉伯的女性文学与阿拉伯文学中的女性研讨会",至今也已届6年.回想当年,那已经是上一世纪的事了.如今我们是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所以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今天的集会是跨世纪的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在研讨跨世纪的阿拉伯文学.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与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即使是在男权盛行的社会里,她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由的空间。即使在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基本抗衡的年代里,女性散文仍能闪亮地镶嵌在文学宝库中。所以,对女性散文的研究就成为了我们打开女性文学的一把钥匙,更是走入女性心灵深处的一扇大门。在众多的文体中,为什么女性首先钟情于散文,而女性散文在散文界一直独树一帜,并沿着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而在九十年代更是繁盛一时呢?所有这些本文都将从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予以精微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的萌芽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女性文学首次出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念也在不断进行着更新与变化。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权主义与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女性主义的文学观念,并促成了我国第一代女性作家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达吉亚娜被普希金塑造成一个理想化的俄罗斯灵魂。这种灵魂的塑造通过达吉亚娜男性化的性格特征和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定义与压制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达吉亚娜通过这种理想化的塑造在世界文学的女性角色之林里高高耸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