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存在与境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冯友兰新理学关于存在与境界的思想作了阐发,指出:冯友兰用纯形式的逻辑分析与逻辑构造的方法所推绎出的“真际”本体,在逻辑上先于“实际”的世界,并相应地先于人的存在,这一在人的知行过程之外规定存在的本体论路向,使其未能真正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而其人生境界说则首先定位于人的存在,在“觉解”程度最高的“天地境界”中,人与宇宙大全相合一,从而打通了天道与人道、本体世界与人的存在,建立了本体论与价值观的联系。作为终极意义存在的天道与作为人的存在最高形态的天地境界,都具有不可言说的一面,哲学言其所不可言说,一是使用“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的方法,二是使用“负的方法”即讲形而上学所不能讲;天地境界所涉及的已不仅是“说”的问题,而更多地是“在”的问题,在“转识成智”的智慧之境中主体的存在融合了其境界,而境界又在主体的“在”中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2.
人生境界说是新理学的核心。冯友兰主张,哲学的社会功用不在于增加人的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的境界。哲学使人“以心观真际”,从而对真际有一番理智的同情和了解。这种同情和了解,可以作为“人道”的根据,作为入“圣域”的门路。  相似文献   

3.
在概括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从人的独特生存本质特征出发 ,说明人的存在的生成性、发展性、层次性 ,因而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着境界性 ,人生境界是人对生命意义“觉解”意义上的追求实现的水平和状态。  相似文献   

4.
郝永刚 《理论界》2013,(5):103-107
通过对王国维、冯友兰、蒙培元、张世英、冯契、唐君毅等哲学家对于“境界”和“人生境界”的界定的分析和参考,本文提出了对于“人生境界”这一范畴的界定,即“人生境界是一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心灵总体存在的状态和水平,内核是心灵感通或通达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作用于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体现于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态度、外在气象和外在行为等各个方面.是人性能达致的高度和人自由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人生境界既是一个人生而为人取得的精神成就,也是人与人之间根本差异之所在”。根据对“人生境界”内涵的界定,本文认为人生境界有四个基本特征,即:人生境界是内在统一的整体,人生境界是内外统一的整体,人生境界是差异性和共通性的统一,人生境界是既成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着重从伦理学角度对冯友兰人生境界说进行分析,诸如合乎道德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道德的“道德境界”和超道德的“天地境界”,以揭示人生境界说所蕴含的丰富的伦理意义,人禽之别的根本——觉解;同时区分了道德行为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义利统一观,对道德修养借鉴作用以及天地境界对生态伦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潘立勇 《文史哲》2005,(1):79-84
在阳明心学 ,境界即本心良知在现实人生中的呈现。良知在不同的境域、不同的层次中呈现为不同的境界 ,即诚境、仁境、乐境 ,诚为意义世界的实诚存在 ,体现为真的境界 ;仁为道德世界的是非明觉 ,体现为善的境界 ;乐为审美世界的超越自得 ,体现为美的境界。三者亦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超越之境”。诚境为基础 ,仁境为核心 ,乐境是理想 ,意义境界、道德境界的最高体验是无人而不自得的乐境 ,其向审美境界的转化就在于本心良知的超越自得体验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冯先生从人存在的最基本问题出发,根据人对外界事物“觉解”的程度不同,将“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相结合,构建了其人生哲学体系,在《新原人》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最具理论价值的是其人生境界说。冯友兰以有无"觉解"为标准划分人兽之别,以"觉解"程度的高低划分人生境界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等四种类型、四个层次,但是,其"觉解"与"觉""解"甚至"知"是大体相同的。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侧重于宣扬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强调人性的觉醒、人的社会责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从思想资源上看,对于儒道墨法诸家思想均有吸收。  相似文献   

9.
人生境界是人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宇宙的活动过程中所感悟到的人生的意义。冯友兰依照人的境界程度及其意义不同,把人的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生四境表明了一种发展,而天地境界更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完美展现,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境界说的重心就在于通过人们对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全面了解、倡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对本己"人生在世"状态的精神体认,反映个人对生命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期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王国维首先将人生与审美之"真"相结合,实现了境界论的现代转化。冯友兰则以人对世界的"觉解"为中心建构人生"四境界"。唐君毅以"感通"为纽带将其进一步拓宽为既包罗万象又庞大繁复的"一心通九境"理论体系,最后化约在张世英以"灵明"沟通世界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中。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的觉解与人生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觉解”是冯友兰人生论思想的基石。冯友兰认为:“觉解”是人生的显著特性,规定了人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觉解”程度决定人生境界的高低;“觉解”还是一种人生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古代儒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天人合一,或者象冯友兰先生所言,儒家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天地境界或哲学境界。从孔子开始,儒家均以人为一种道德性存在,或者说,人的本质应该是道德的。孔子以“仁”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仁是比人的肉体生命珍贵得多的东西。真正实现了仁,则“从心所欲不愈矩”。从孟子开始,尤其是到了宋明道学(即理学和心学)则开始把道德价值不断提升,直至实现伦理本体化。孟子认为,人之性是先天赋予我们的,那么,通过“尽心”、“知性”从而达到“知天”,“知天”则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相似文献   

13.
在《新原人》中,通过吸收西方现代科学理性思想,冯友兰先生对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认知,明确提出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觉解是人生具备自身关怀的一个显著标志,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向上寻求自身的意义世界。在此基础之上,冯先生将不同的人生价值关怀,从低到高分为四等,提出自己的人生四境界说。人生四境界说,是冯友兰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这种转化,使冯友兰建构的人生哲学具备了现代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认为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反思,对于人生具有指导作用,人生哲学乃哲学之灵魂。他提出了以觉解为基础的"人生境界说",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旨归,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其最终归宿就是"仁"的境界,其间的演变表明了冯友兰对人生思考的不断深化和对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认为,道德行为必以“觉解”为基础,知识对于境界的保持是必须的。自然境界中的道德行为是自发的,而天地境界中的道德行为则是自觉的。最高的天地境界必经过理性的过程始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行为也必经过理性的过程才能保持。  相似文献   

16.
道教养生的特征是超越性,是得道成真;而得道成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生不死,因此,一般习惯于把道教养生学归结为《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道教养生学首推内丹学,内丹学肯定“长生久视”;但认为其最高境界不能仅限于“长生久视”。而是与道合一的“真人境界”,萧天石称之为“道世界”。与道合一的过程是追求“合真”的过程,道教称为“全真”,正是在此意义上,萧天石称道教养生学是“全真之道”。将道教养生学的最高境界从“长生久视”提高到“道”的境界,进一步拓展了道教养生学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17.
境界与自我     
以个体的存在为视域 ,更应对境界予以必要的关注。境界既表现为个体的综合统一和自我整合 ,又展开为自我的意义世界和意义视域 ,二者统一于个体的存在过程 :一方面 ,在自我的整合中 ,总是渗入了意义的视域 ,后者构成了自我整合的内容 ,并表征着整合所达到程度 ;另一方面 ,意义视域及意义世界又展开、体现于个体存在的各个侧面和实践过程中 ,并在个体的全部存在过程中得到确证。通过生活实践的结合 ,境界所含的自由之维 ,也获得了更具体的内涵和现实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中依据自己的形上学建构的文化理论,除了对中国文化建设方向道路的论释之外,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思考而形成的人生境界论。人们探讨文化问题,本质上是在探讨人生问题,追求对人自身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原则,可人生往往陷入不快乐的深渊,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人”这个特殊存在者在追求成为真正的人的时候受累于外在与内在的束缚,特别是在“人化”的搏弈过程中迷失了内在的自我,从而使人的内在心境产生差异,这种心境的差异表现出了人生境界的高低之分,不同的人生境界对快乐的感受就千差万别,因此,要真正达到快乐的彼岸世界我们就必须摒弃外在与内在对人的束缚,从而达到人生的本体境界,唯有如此,人生快乐才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建构起了其境界哲学与功夫理论.其人生境界说开显了人的精神生命之四种存在样态: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实然样态,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应然样态,此即其"境界哲学".他认为人的精神生命之存在样态应由实然走向应然,其操作方法和实践途径即是"学养",此即其"功夫理论".<新原人>的境界哲学的架构是精当和圆满的,而其功夫理论却存在着明显的缺憾.为使其功夫理论臻于完满,其"学养"功夫中的"养"的理论确有进一步开展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