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田洛浦县之称谓对于古于阗国或者和田地区是一个较新的地名。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罗布泊人后裔和当地老人的口述历史记忆的搜集与整理,试图还原"洛浦"称谓形成的历史轨迹。"洛浦"地名的由来与"罗布泊"关系密切。18世纪前后罗布泊人迁移至和田后,定居并逐渐形成洛浦庄,到20世纪初,驻洛浦庄修建县署行台,并以"洛浦"作为县名,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
1964年4月,为确保我国首次核试验顺利完成,基地领导命令我所在的警卫营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一支精干的巡逻小分队,进场区为"两弹"担负安全巡逻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上,张彬彬是第2个穿越“魔鬼宫殿”罗布泊的女人,当然是至今惟一一个穿越罗布泊的中国女作家、女记者。这位40多岁的被称为“东北女虎”的女中豪杰,在罗布泊的9天时间里历经艰难险阻,成为征服罗布泊的大英雄。 要知道,世界上真正进入罗布泊腹地的人只有120人,而新中国成立后,在那里失踪的就有40多人。而他们大多是像余纯顺那样的探险壮士。张彬彬只是个搞文字工作的“弱女子”,她的生命响应了罗布泊的召唤,历经艰险,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两弹"试验成功40周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出一则寻英雄启事——寻找"两弹试验七勇士"之一的河南入伍的勇士徐虹。谁也不会想到,高个子、大眼睛、高鼻梁、花白头发,一个月拿不到千元退休工资的某厂退休工程师徐虹,就是当年的"七勇士"之一。  相似文献   

5.
"帝国乡土服务中心"是魏玛共和国"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的决策、组织和实施机构,受一战后魏玛共和国特殊的政治、社会局势的影响,"帝国乡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集中于重建德意志的国家主义和民族精神,而对民主政治文化的培育存在极大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魏玛共和国的灭亡和纳粹的崛起,也成为战后德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反思对象。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中华魂》2011,(11):27-28
近来,关于中国脊梁的评奖活动颇为热闹。一个是"共和国脊梁"奖,因为获奖的倪萍等多数"脊梁"来自文艺界,网友调侃其为"戳脊梁奖"。作者李承鹏讽刺其"确实是共和国脊梁,只是得了颈椎病"。另一个是"中华脊梁"奖,更是荒唐之极。无论是谁,只要拿9800元就可入选,许多人都收到了入选通知,包括本人,当时一看就扔掉了,只是觉得可笑。中国脊梁,是个响当当的词。究其根源,是鲁迅先生发明的。  相似文献   

7.
《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她渴望精神自由却无法摆脱物质享乐。通过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丽莉以死亡逃离了物质社会,换取了精神的纯洁。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丽莉的逃离是必然的,而"精神共和国"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单独存在。丽莉"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尽管辛酸,但其中却蕴含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体现了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熊光炯  熊光林 《老友》2021,(4):8-10
熊大阅是从远近闻名的"教授村"——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走出来的共和国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数十年来,他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多项造船工业与国防机械工业的重大建设项目,为共和国重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1989年,熊大阅被授予第一批全国工程"勘察大师"称号,成为工程勘察设计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专家,这是党和国家对他作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6,(4)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物理泰斗。他是中国唯一享有“金博士”荣誉的科学家,也是中国“863计划”的4位倡导者之一。为了中国两弹事业,被誉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之父”的他曾隐姓埋名17年,默默无闻地在长城脚下、戈壁荒原研制两弹。他那漫漫人生路,本身就是一部人生传奇,而这位大科学家与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的世纪牵手,更是一部绝版童话。  相似文献   

10.
兴国县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该县老字号餐馆"黄隆顺饭庄"。近十几年来,不少兴国籍的老干部、老红军和港澳台胞回来探亲、观光的,谈到"黄隆顺饭庄"不免引起一番感慨。江西兴国县政协常委与共和国同庚的黄九华,就  相似文献   

11.
肖秋生 《新天地》2011,(1):43-44
互联网上有个"牛大帅",在搜索引擎嵌入他的大名,很快就能找到他,一睹"大帅"风采。"牛大帅"何许人也?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大学本科文化,在部队服役38年,曾任空军某部团职干部,人称马团长——"牛大帅"是天津人马玉鹏的网名。  相似文献   

12.
刘成才 《南都学坛》2010,30(1):66-69
在现代文学中独领都市文学风骚的上海,1949年后,遭遇到了自己的尴尬境地。在红色共和国追寻革命现代性的主流话语规训下,上海,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言说革命现代性的话语承载"主体",在"十七年"文学的上海书写中历经几度变形。在主流革命话语叙述视野中,上海的现代性承载"主体"角色,被工农兵革命者赋予了道德化的变色外衣。由于对城市疑虑、警惕、恐惧,表现在文学中便是对上海的"恶魔化"处理,上海作为腐蚀革命意志的渊薮,成了一朵"恶之花",成了革命者对城市恐惧症的替罪羊。经过一系列改造的知识分子话语诉求载体的上海开始遵循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规训和召唤,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红色转身"。上海作为共和国追寻革命现代性的异数与另一种风景,"小资"式的华丽与精致的"狐步舞"却又在红色的外衣下悄然现行,勾起了人们对繁华的艳羡目光和现代梦的渴望。在共和国追寻现代的革命语境中,上海始终无法以自己的话语言说自己,无奈地几度上演"变形记",尴尬地成了失语的"大他者"①。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的世俗化是罗马法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世俗化的本质是去宗教化,反映的是人对神的驱逐。罗马共和国前期发生的罗马法走出神龛、为平民所知悉并不是"世俗化"的表现,而是大众化过程。因为当时不具有"去宗教"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唐哲 《社区》2005,(18):42-44
上书惊动共和国总理2004年7月末,一份来自湖南的上书摆在了共和国总理温家宝的面前——《关于制定脱水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卫生标准问题与一百多万黄花菜菜农的生计问题》。这位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共和国总理最牵挂的就是人民的生计,尤其是农民的生计。这份标题醒目的上书,深深地牵动着总理的心。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东营市有一块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州,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一个亚州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广南水库,因这儿珍稀鸟禽众多,人们便送给它一个美丽的称呼"天鹅湖"。在湖心北岛上,住着一个热爱珍稀鸟禽救助事业的妇女张玮,几年来,经她救助和放生的伤病珍稀  相似文献   

16.
1936-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国"主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先后具体化为"三民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笔者分析了"民主共和国"主张的演变过程,说明了这种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新教共和国是宗教战争的产物.它并非是一个全国一统的国家实体,散落于各地的新教"政治会议"是其存在的外在形式;以一方诸候的大贵族为中心的军事武装是其存在的支撑;新教教义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组织形式中体现出的宪政思想是其政治理念.它虽然是一次资产阶级的宗教革命,然而大贵族在运动中决定性的领导地位是其特征.这一特征与资产阶级和王权要求一致的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相背离,决定了共和国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劳骥 《中华魂》2020,(5):28-30
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一次危机与大考。大考面前,每天都有令人感动乃至泪目的消息,数以千万的平凡人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挺起"民族脊梁",委实值得我们赞颂与铭记。赞颂平常人的凝心聚力。"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曾是"汇入多水之湖"的罗布泊彻底干涸,露出了湖底。而围绕它的诸多科学之谜的谜底,直到近日才真正浮现——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塔里木盆地积水和积盐中心,沙漠分布和风沙活动中心,古代人类文明活动中心。这就是罗布泊。  相似文献   

20.
著名画家韩美林在谈到冯骥才的文化担当时说:"我们这一代人跟共和国一起长大,到现在还在做学问,依然是国家的栋梁,非常了不起,因为年轻人中没有栋梁",韩美林说他与冯骥才两人之间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灵魂不能下跪"。该怎样理解韩美林和冯骥才这样的共识?我们知道,冯骥才是国内坚定地身体力行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大家,他曾将所有奔波田野十几载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演讲、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