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实例探讨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语言和造型特征,比较分析两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文思想,阐述两个时代及其雕塑艺术的联系和区别,概括出雕塑艺术与其产生的时代之间的必然联系。倡导从理性和谐的人文精神方面去思考现代人的生活和艺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周青铜器与古希腊雕塑同属于青铜时代的艺术, 同为人类当时艺术的最高峰,它们可以相媲美,但是由于中国与古希腊系两种不同的文化,它们在内在意蕴、功能及艺术创造原则上都存在区别。中国商周青铜器更多地与宗教祭祀、巫术、政治教化相联系, 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象征主义, 而古希腊的雕塑则更多地与神话、 审美相联系,在创作原则上主要为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3.
拉奥孔在诗与雕塑中──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美学法则马力“拉奥孔”在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早是一个人的名字,在西方古典雕塑中是一座著名雕像群的名字,到18世纪又成了德国美学家莱辛的美学专著的书名。“拉奥孔”做为一种艺术的题材,得到西方美学史如此的重视,确实...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大众文化崛起、艺术泛化和艺术非审美性等现象出现的文化语境中,雕塑材料开始以媒介符号和理念两种艺术形态主动介入到雕塑艺术活动中来,它不再是艺术家雕塑活动中的被选择对象。在功能上,材料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仅停留在实用性、可塑性和持久性等特性范畴,从而使“无限定性”成为当代雕塑材料发展的主流形态,当代雕塑艺术开始步入一个以材料为主的“泛雕塑”时代,任何特殊手段和工艺都可以用来参与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雕塑家选择材料的目的也变得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5.
群雕《拉奥孔》是古希腊雕塑艺术——希腊化时期末期的作品,它在主题表现和雕刻手法上都不同于古风、古典时期的作品。群雕以拉奥孔父子3人的厄运和抗争为主题,在雕刻手法上表现出了强烈写实倾向,这也构成了群雕独特的"和谐"模式。对优美和静穆的审美理想的放弃,是《拉奥孔》群雕对古希腊雕塑传统的背叛。然而,其对雕塑素材本身的忠实,却暗示了一个新的雕刻艺术时代的降临。  相似文献   

6.
考古发现表明,古希腊雕塑由于其社会和文化功能的需要,绝大多数都是着色彩绘的。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这些雕像的色彩大多丢失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单质雕塑的出现和审美趣味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古代艺术的一种错误认识之上的,而这种古典趣味的规范一旦形成又对后来人们的雕塑观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菲狄阿斯是希腊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堪称西方雕塑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本文对菲狄阿斯艺术思想及艺术创作的表现题材、艺术技巧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希腊雕塑艺术是古典雕塑的典范模式,他们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祇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古罗马人在继承这种美化艺术手法的同时,也注意人物特征本身的客观肖似,即美化与写实两种艺术手法并存于同件作品。本文以"奥古斯都"雕像为主体,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尚,从物什、服饰、人物动态等方面来分析古罗马雕塑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艺术中 ,雕塑是一门重要的艺术。然而 ,中国古代雕塑却是一门非“艺术的”的艺术 ,这是因为它从未获得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立形态的发展 ,始终处于民间创作的地位 ,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似乎沉重命运和辉煌成就的矛盾在中国古代雕塑中有机地统一着 ,而这又是中国文明中的自然现象 ,因此在探讨“中国雕塑之特点”的时候 ,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加以探讨。谢尔登·切尼 (sheldonchendy)在其著名的《世界雕塑史》中曾以感慨、赞叹的口吻说 :“中国的雕塑品有许多散失于国外 ,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上都可以找…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巨大影响下,园林景观中所设置的雕塑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主题、形式和审美观等方面都对传统雕塑进行了大胆的反叛,使园林景观雕塑的艺术语言更丰富,形式更自由,对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和氛围起到辅助甚至主导作用。本文探讨了园林景观中基于现代艺术的抽象的雕塑、荒诞的雕塑、活动的雕塑、轻巧的雕塑,以及作为现成品的非传统创作方式的雕塑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雕塑创作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雕塑创作中的一些艺术观点。论述了精神内涵和生命力是雕塑创作的核心和灵魂及创作中的任何部分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指出雕塑语言在雕塑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及雕塑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希腊断臂女神维纳斯的雕象原作于一八二○年,在希腊米洛岛山洞里为一个农民所发现,后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将其交给巴黎的卢浮尔博物馆陈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之杰作的《米洛的维纳斯》。这件高约两米的女性站像的雕塑,乃是以创造性地再现古希腊女性美为目的的艺术杰作。其人物的身材十分匀称,体态健美,肌体圆润而生气焕发,人物曲立凝视,仪表以及下半部的衣纹,线条都极为柔和与自然,充分体现了古代希腊的女性美和古代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因此,法国卢浮尔博物馆将其作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泥塑和擦擦等。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体现了藏族文化鲜明的宗教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海美专相关史料的调研,以及四十年发展史的梳理,了解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开端和早期中国雕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并探讨刘海粟早年关于雕塑艺术及雕塑教育的一些理念。  相似文献   

15.
雕塑是时代的纪念碑,服装是人类的编年史。当人类的二十世纪行将过去的时候,人们发现服装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有权跟雕塑、建筑、绘画并列进入造型艺术的“大家庭”。服装和雕塑是比较亲近的姊妹艺术,它们有着“显著的共性。有人说,雕塑是静止的舞蹈,服饰人物是活生生的雕塑。现代服饰的本质是在于使人融成一个艺术整体,以展示人自身的形体美和心灵美。雕塑艺术难道不也是如此吗?黑格  相似文献   

16.
宁夏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已传承了六代一百多年,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雕塑彩绘、仿木建筑木刻、壁画艺术等门类,是杨氏家族雕塑艺术传承的主体。第四代传人杨栖鹤奠定了其家族雕塑艺术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雪莱曾以诗人的热情高度赞扬希腊文明的影响,他说:“我们全是希腊人的: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根源都在希腊.”古希腊艺术之花曾经在那块土地上迎春开放,到今天仍然散发出浓烈的余香,一代又一代后人在它面前击节赞叹,流连忘返。马克思在谈到古希腊艺术时说:“困难的还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还说:“为什么历史上的童年时  相似文献   

18.
一.佛教未传入之前肖像雕塑的乏匮中国古代的肖像雕塑,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兴盛的。在这之前,肖像雕塑只是偶有造作。史籍所载可信者似只有越王勾践为良臣范蠡所铸的铜肖像一例,更无其他肖像雕塑实物遗存。在古代,肖像雕塑的制作应该说和宗教偶像或神像的制作密切相关。如古埃及、古希腊很早就开始了肖像雕塑的兴盛期。古埃及历代王朝均雕刻法老肖像,而法老像的造作实则出自对法老神化的观念。古埃及自上下  相似文献   

19.
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及空间表现确立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公共雕塑的表现和特征,文章从广义的空间造型艺术出发分析了具有公共性质的雕塑作品,并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特征和联系,以形式分类的方式系统的阐述了公共雕塑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佛像雕塑至东晋进入渐趋成熟的发展阶段,戴逵凭借自己的绘画、雕塑造诣,承当时社会崇佛风气的影响,在借鉴、吸收外来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求变,将印度佛像样式融入到中国传统的造像风格中,先后完成了建康瓦官寺、山阴灵宝寺两组名的佛像雕塑,并开创了“秀骨清像”派的新的造像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