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光大银行于2006年1月5日在国内首家推出固定利率住房贷款,近期又把试点从京沪推广至全国。随后, 国内其他银行也将相关产品方案报至银监局,固定利率住房贷款业务已经成为各银行争相追逐的一个新亮点。这种贷款形式到底能给购房者带来多少实惠呢?  相似文献   

2.
李香 《家庭科技》2006,(4):16-16
按月偿还住房贷款,一直是老传统。而现在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推出的“打破按月还款”的新模式,则使得贷款人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双月、按季度、甚至按年来偿还住房贷款。据了解,在浦发银行的贷款格式合同中,新增加了一个其他还款方式的选择。贷款人可以选择以双月、季度或是年来计算还款期。对于一些已经申请了浦发银行住房贷款的人来说,则可以到银行进行申请,通过的话,从下个还款期就可以开始按照新的还款周期偿还住房贷款。那么这种方式下,每期的还款额该如何计算呢?其实这和按  相似文献   

3.
因生意或个人理财需要,您有抱着现金穿梭于不同银行之间的经历吗?浪费时间,易出差错,安全不保这是因为您没有掌握跨行转账三大诀窍。 如今,同系统的银行转账已经实现了电子化交易,只要知道对方账号,几秒钟便可转账成功。但若跨银行、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如果在工行代发工资,而住房贷款是在建行缴还本息,这就需要您每月从工行取出  相似文献   

4.
一、矛盾1银行“惜”贷与企业坐吃银行贷款的矛盾。从1999年宁夏各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增幅和规模看,都明显地低于1998年,银行有“惜贷”行为。但如进一步了解银行为什么“惜贷”,则银行也有难言的苦衷:一是《商业银行法》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遵循谨慎经营的原则,银行自然不能像专业银行时期那样,大手大脚地发放贷款;二是双优客户太少,或黄金客户太少,企业信用等级低,银行想发放贷款,却没有理想的承贷主体;三是银行为了优化信贷结构,相继推出了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消费贷款,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是凉而不温,温而不火,使银行无法开拓新的…  相似文献   

5.
中低收入者面临严重的住房融资困境,为此各地设立了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为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提供担保。但地区分立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以企业信用为主,难以承载众多的政策性目的。从国际上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建立了专门为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提供担保的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政策性担保体系。为此,我国应当构建统一的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政策性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庆市个人消费信贷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其贷款的种类也从过去住房贷款、汽车贷款,迅速扩展至大额耐用消费品、住房装修、助学贷款等领域。 一、大庆市开展消费信贷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4年4月末,我市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机构要放的消费贷款余额为130630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208.60亿元的6.3%。我市共有九家银行发放消费贷款,其中工行:22971万元、  相似文献   

7.
尹娟 《家庭科技》2006,(4):15-16
近来,许多银行推出了一些新的还贷方式,吸引了不少贷款购房者的注意。不过,各式各样的还款方法也让很多人感到迷惑。到底哪种还款方式最实惠,最适合家庭的财务情况,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选一种最合适的还贷方式其实,对于住房贷款而言,并不存在最实惠的说法。为什么呢? 因为银行发放贷款给购房人,购房人按照贷款利率和对贷款的占用时间支付给银行利息。因此,只要贷款利率是一样的,购房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还款方式,要支付的利息只是和自己占用贷款的时间有关系。以前人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误解,觉得“等额本金”比“等额本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国债由于跨市场发行和交易的原因,经常会出现相同品种的债券价格在不同银行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因而可以在甲银行低价买进,在乙银行高价卖出,进行跨行套利操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门坎“,近几年来一直让许多人觉得高不可攀.为进一步支持更多的居民购置住房,中国建设银行继去年下半年已实行降低房贷利率、延长个贷期限等优惠政策后,日前,该行宣布在全国实施新的<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办法>,该新<办法>再度全面放宽了个人申请住房贷款的条件与范围,有力地拉近了普通百姓与住房金融间的距离.“门坎“又降低了,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多数购房人只知道贷款必须偿还利息,却不知,采用不同的还贷方式,利息会有天壤之别。 刘先生上个月刚买了新房,并办完了住房贷款手续,30万元贷款20年期限,每月还贷额近2000元。谁知没过几天,刘先生却知道了一件让他大为惊讶的事——他的一位亲戚和自己贷款额度相差无几、年限相同,但是总体还贷利息却相差近2.5万元!原因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还贷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跨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集中于银行在金融服务贸易、FDI过程中绿地投资与M&A之间的选择决策,分析了银行异质性对跨国银行国际化及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重要影响.沿着与Helpman et al.(2004)相同的逻辑,我们研究结论显示,高效率银行将更倾向于国际化,并且相对于跨国金融服务,他们更倾向于进行FDI;在同样的逻辑下,当细分FDI投资决策时,将得出跨国银行不会选择M&A的悖论.最后,本文从事前信息缺乏导致的固定成本不确定性的角度对悖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12):33-42
对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和运作方式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二者的异同之处,进而明确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与形式,从规模与利润挤出、共同贷款人、资产负债表直接联系、表外业务资金抽离与投资者信心渠道研究了银行和影子银行风险相关的作用机制。实证部分,在构造银行和不同类型影子银行体系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运用自举滚动窗口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银行和影子银行体系间的动态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银行和影子银行存在因果关系主要集中在2008至2010,2012至2013及2015年之后三个时间段。在不同的时间范围中,因果关系的作用方向和持续时间也不相同,但在这三个时间段中,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程度大幅上升,由此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也相应增加。最后,从宏观审慎政策视角,提出了阶段差异化监管策略以抵御跨部门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09,(8):44-44
经常有消费者咨询,现在手头有了一笔钱,是用来提前还住房贷款好,还是按期还好?专家解答,需要根据客户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定.  相似文献   

14.
居民购房抵押贷款业务在我国已开办多年,然而截至199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所发放的低押贷款中用于购房的部分仅占住房公积金和住宅建设债券归集量的19.07%,比重之低,令人瞠目;而用生产性贷款仍占60%以上。当然,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银行以前把过多的资金倾向于建房贷款等,但有一点却不容忽视,那便是住房贷款高流动风险给经营该业务的金融机构带来管理上的困难,使住房抵押贷款不能膨勃地发展起来;同样在购房以外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操作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为了健康、有序地发展不动产业,使我国广大人民尽快通过市场改善自身…  相似文献   

15.
卢召兵 《天府新论》2007,(Z1):65-66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资金的融通和风险管理意义重大。我国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的发展使资产证券化的供给方面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物质基础。2005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进入实践阶段,但在相关会计制度、法律制度,在信用评级方面都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居民家庭存在"住房借款规模增长"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共存的现象,在此背景下,研究住房借款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探究家庭住房借款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家庭住房借款对家庭消费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银行住房贷款对消费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亲友借款对消费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负债渠道借款金额、期限和成本存在差异。独套房家庭住房借款尤其是银行贷款越多,对消费率的抑制效果越显著,而多套房的住房借款对消费率无显著影响。因此,购房目的不同,住房借款对消费率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逐步转变,消费热点正在由一般耐用消费品向汽车、住房等方面转移。在住房消费启动之际,住房信贷的相关服务需求也相对增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有效带动我国住宅业发展的住房信贷制度,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住房贷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促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把住宅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银行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不仅开办自营性住房贷款,而且开办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再次大幅降息,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是一大“利好”。此次降息,给贷款买房者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利息成本减少,20年期住房贷款利率由年息7.56%,下降为6.21%,下降1.3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购房者从降息的当天起,申请20年期按揭贷款,若选择等额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融资结构反映了银行股东和债权人对银行收益流的索取权结构,通过不同索取权的先后次序安排和风险配置形成的某种激励机制,会影响银行股东、债权人以及经理的行为选择。银行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就是在什么样的收益和风险状态下,银行控制权在银行股东、债权人和银行经理之间的相机转移对于最大化银行价值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20.
银行系统性风险表现为因一个或多个银行出乎预料倒闭 ,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比较复杂 ,银行机制本身的问题是其先天的“内生性”原因 ,而投机性冲击、风险的溢出与传染是外在原因。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办法是构建银行安全网 ,但银行安全网组成中的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在提供系统性风险防范手段的同时 ,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从而使银行安全网失效。因此 ,消除或减少道德风险 ,构建有效的银行安全网将是各国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