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钢琴音乐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始,便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乐曲不断被改编成为钢琴曲,中国钢琴音乐正是从改编传统乐曲中吸取音乐素养,逐步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是钢琴音乐中国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钢琴音乐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始,便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乐曲不断被改编成为钢琴曲,中国钢琴音乐正是从改编传统乐曲中吸取音乐素养,逐步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是钢琴音乐中国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江文也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音乐创作的先驱者,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其创作的每部作品均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性,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创作中立足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民族化道路的开辟者之一。江文也对中国近代音乐民族化的形成与发展均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钢琴音乐文化自20世纪起,经历了从无到有,在早期中国音乐家的辛勤探索和耕耘,逐步形成具有中国音乐文化特点的钢琴音乐文化。回顾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所走过的路,"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的先进理念,强大而特殊的心理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选择性的学习,并融入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形成独具中国音乐特色的钢琴音乐文化。对过往的梳理有利于今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蒋祖馨的钢琴音乐创作成功地将中国传统音乐特点和西方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他的创作历程反映了建国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风格演变。蒋祖馨丰富了钢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琴改编曲是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国传统民间器乐曲和声乐曲的旋律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文章从音乐表现手法中的旋律、和声和伴奏音型三个方面对具有典型中国钢琴改编曲特点的《百鸟朝凤》进行分析,以期丰富对中国钢琴改编曲音乐表现手法的研究,为当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百鸟朝凤》原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作曲家王建中在1973年将其改编为钢琴独奏曲。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视角,结合钢琴演奏技法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对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结构、踏板处理、音色表现以及句法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进一步探究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挖掘其特有的气质和神韵,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中国主调钢琴作品的曲式、和声、织体特点的具体分析,力求对中国主调钢琴音乐创作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与吸取中国传统音乐语言上的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它最终的结果是:钢琴音乐更加贴近中国人的音乐欣赏口味,实现了钢琴音乐的大众化;民族音乐作品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新的美学品质;激活了对传统音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拓宽了民族音乐的创作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及音乐文化.为中国钢琴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华夏文明的一切问题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系内展开的.所以,中国钢琴音乐始终沿着一条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特质的人间伦常之路向前发展.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钢琴音乐中蕴含的这种文化特质进行深入探究,必将有助于明晰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从而进一步唤起属于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自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取向——“神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韵"最先是一个音乐术语,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基本范畴。"神韵"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灵魂。中国钢琴音乐的线性思维方式,源自于中国音乐强调旋律线状音响的波状流动的美学意识,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方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和声创新是线性思维的发展,淡景重情的美学倾向解读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内核,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将在21世纪历史的发展中获得新的诠释,赋于"神韵"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钢琴音乐从改变传统乐曲中,通过西方先进系统的音乐技法与东方文化相融合,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成功的运用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表现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手法与内涵,塑造了中国特有的钢琴诗境.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有着传统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意境"是我国古典艺术美学思想中很重要的审美范畴.中国音乐讲究"传神"、"气韵"和"情意",情意中的"意"就是指"意境".在中国钢琴音乐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传统和美学思想的就是"意境"的塑造与表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和充满音乐灵境的作品.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同时也体现了新一代作曲家们的美学追求,达到了诗境、情境、画境、意境与钢琴音乐语汇及技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钢琴,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一个优秀成果。我国是具有消化、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无尽能力的国家。中国钢琴曲对西方钢琴音乐而言,是一种新的钢琴音乐;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又是一种新的中国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提出了对多声思维的客观要求。中国钢琴曲创作成果,是中国现代音乐多声思维创造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历程说明伟大的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并创造自己新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京剧风格钢琴音乐创作是当代多元化艺术生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合力”生成的新音乐形象,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原作品的艺术魅力,赋予了京剧戏曲艺术崭新的内涵。在文化语境下思考,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代进行的传承和演变的重要体裁,是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代舞台呈现的形式变体,为西方钢琴艺术“中国化”提供了更宽阔的创作视野。同时,京剧艺术的钢琴化也表征着作曲家们转化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致力于追求中国化“民族文化新音乐”的创作理念,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7.
"价值"通常指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即事物相对于主体需要而言所具有的功用。"中国钢琴作品的教育价值"自然是指通过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活动给客体带来的功用。中国钢琴作品在其自身所散发的西方音乐气质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了钢琴艺术以新的气质和特征。中国钢琴作品虽然没有西方钢琴作品那样完整缜密的创作体系,但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在高校的钢琴教学活动中是西方钢琴作品无法取代的,同时也是中国钢琴作品本身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钢琴传入中国100多年,已形成钢琴艺术领域内的中西音乐融合,中国钢琴音乐在结构、和声、音乐表现、意境、文化内涵诸方面,都表现出迥然不同于西方钢琴音乐的自身强烈的民族特征.采用以大小调式为基础的功能和声体系,传统和声材料的"有限"改造非传统和声功能的方法,将旋律中的特征音程纵向组合为和声的方法,复合功能的和声方法,十二音序列的运用及自由十二音和声等,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而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以广东音乐元素为基础,结合并借鉴西方钢琴创作技法,以其浓郁的岭南风韵,确立了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在乐曲的风格、曲式、调性等方面独具一格,演奏起来也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琴改编曲。立足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奏要义,探索如何合理运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展现广东音乐独特的神韵与意境。通过深入分析改编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提出有效的途径建议,以助于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优秀的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  相似文献   

20.
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在我国的钢琴艺术作品中,有很多曲子是利用中国的民歌民调和创作歌曲的曲调进行再次创作的。本文以民歌《绣金匾》改编成的钢琴作品的创作与演奏为例,对改编的《绣金匾》钢琴曲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作品结构和演奏风格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出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