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不是生产性劳动,是劳动价值领域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思想和新的发展实践,提出政府公共服务劳动是有别于一般服务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既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创造剩余价值,价值量大小可以相对测定,劳动成果既有有形、直接的经济和物质价值,也有无形的、潜在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潜在的政策市场实现劳动交换,以税收和财政投资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价值和剩余价值受益主体不是政府自身,而是社会或公众总体。应设计科学的劳动价值测评监控体系,改革薪酬分配机制,引导激励公务人员最大限度地生产社会需要的公共服务价值和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概述人力资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经济理论基础上 ,提出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应为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周新城 《中华魂》2017,(9):42-47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而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就颠覆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所建立起来的《资本论》这座宏偉的大厦,是以对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剩余价值学說的历史批判而最后落成的。马克思把《剩余价值学说史》看作是《资本论》的終卷、即第四卷,說这卷书是以历史的形式复述《资本论》前三卷从理论上所考察的那些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資产阶級經济学的过程中所发揮的自己的理论,特別是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关于地租的理论、关于經济危机的理论等等,成为《资本论》前三卷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等文献当中,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两个概念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出现并具有理论意义的。生产劳动是直接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则只是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精神上的服务,不能增加资本家手中的财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随着劳动指向对象和劳动产品享用者的变化,很多非生产劳动在实质上也转为了生产劳动。在当代社会,由于现实需要,通常人们对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解不只是局限于马克思的文本,而是将二者的内涵做出了调整,使其具体化。马克思独特的经济学—哲学视域中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也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和哲学本体论思想,使其政治经济学理论具备了永久性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第三产业清洁生产与第一、二产业清洁生产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关于物质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论证了第三产业清洁生产与第一、二产业清洁生产的主要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探讨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科学重建,要从价格机制开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这就是关于价格机制的供求决定论,它符合现代经济学关于价格反映资源和商品的相对稀缺性的原理。劳动只是供给方面的一个因素,而供给要与需求相结合才能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劳动价值说的历史贡献是剩余价值学说,但由劳动价值说误植而来的劳动决定论,却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价格机制的科学理论。拒绝关于价格机制的供求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价格体系和社会心理的误导,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负面因素,值得我们检讨。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两种过程相结合的学说中,其基本涵义包括两个侧面: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即劳教结合);一是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教劳结合)。而在这两个侧面中,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详尽考察和反复强调的是劳教结合,对于教劳结合,马克思只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教育”进行了简略的科学推断。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研究缺乏两面观,大多着眼于教劳结合这一侧面,囿于解决学校教育(或正规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其结果,在理论和逻辑上,难以全面理解马克  相似文献   

9.
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的最重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导致学界许多学者误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范畴。确定社会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有无,区别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异同,探寻创造最大劳动剩余价值的途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有各式各样的价值学说,其中,劳动价值学说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因此,一切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了推翻马克思主义,总是首先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劳动价值学说。回顾历史,围绕劳动价值学说的斗争已进行几个世纪了,直至今日斗争还在激烈地进行着。为此,我们系统地探讨劳动价值学说的由来与发展,对捍卫马克思主义、回击现代资产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它的理论出发点,即该学说形成和建立的理论起点。要真正全面了解一个学说,就必须正确把握它的理论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学说有个全面准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同样也有它的理论出发点。我们在研究教育理论时,也应当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理论起点。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着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正确理解,而且也关系着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社会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的创立,改变了马克思以前人们对于历史的见解,把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的着眼点放到了现实的物质生产方面,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①。剩余价值学说是唯物史观在经济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创造性地建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经济学说,其作用决不仅仅局限于分析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其它社会的经济活动来说,剩余价值学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分析得出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劳动”的结论。而张太增同志在今年第5期《学术研究》上撰文指出:“剩余价值不仅是工人劳动的产物,而且也是资本家劳动的产物。”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产生和实现的全部生产过程的分析中可以证实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一个问题。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早在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对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就曾有过很多论述和争论。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资产阶级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的生产劳动学说的。这一学说,为我们从劳动形态上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建国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理论界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基本理论,正确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理论讨论中,有着两大派,即宽派和窄派。宽派认为,生产劳动与生产的物质内容没有关系,凡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①窄派则认为,只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②两派争鸣,都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论述为依据。因此,有必要深入讨论一下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概念,这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木内容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开清楚这个问题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內容,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而劳功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也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地租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地租理论与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关于资本转形理论的最终完成,也是对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研究的结果,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马克思对前人地租学说的变革,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形成和实质,还有助于对科学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加深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地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形成 ,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是其内在生成的方法论基础 ;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是其直接的理论依据 ;群众史观则是它的价值观根基 ;而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 ,则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不可或缺的理论准备。只有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它的深邃要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按劳分配的经济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朵光芒四射的“奇葩”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中 ,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观马克思指出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只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结果。”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以劳动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科学的按劳分配学说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 ,对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思想进行了革命改造而创立的 ,是在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这一论断揭示了教育与劳动能力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指明了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教育不仅具有社会政治意义,而且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认真学习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学习马克思有关教育的经济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