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改革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改革造就了一批先富起来的村民 ,这些人在农村被称之为“能人” ,而学界则称之为“经济精英”。他们有着一般村民所没有的影响力 ,他们的出现与发展会挑战并改变农村社区的权力结构。村民选举和村民自治为他们参与乡村政治提供了一个渠道 ,通过参与村委会的竞选 ,改变村级权力的结构。本文要着重分析的就是农村经济精英与村民自治(尤其是作为村民自治关键的村民选举)之间的关系 ,主要分析农村经济精英参与村民选举、竞选村委会职位的动机、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赖于村民的政治参与.广东省顺德市一农村的"村民自治"情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和村民自治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农村村民政治参与度低的成因.解决的途径在于发展经济,努力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大教育投入,消除文化上的贫困阶层;培养村民具有参与型的政治文化素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政治参与渠道宽阔畅通.  相似文献   

3.
刘文玉 《社科纵横》2008,23(2):69-71
农村妇女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村民自治的实践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在西北农村,"农业女性化"已成为西北农业生产最大的特色,妇女的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妇女的政治地位却与之大相径庭,不仅不利于农村妇女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村治民主化进程,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经济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男女不平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受政治文化生态的影响和制约,妇女的政治地位却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而且也与自己的家庭地位和经济地位不相符合.在农村政治舞台上活跃的政治精英大部分都足男性,妇女的作用微不足道.为此,笔者持选择西北农村的一个典型农业村庄甘肃省临洮县YXJ镇中川村作为个案村对妇女的政治意识、政治参与和政治权益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进行考察,发现西北农村妇女的政治地位呈现出政治参与与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息息相关、妇女在村治权力结构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妇女参与村务管理出现年龄断层等特点.为此,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努力,全面、深度探求提高西北农村妇女政治地位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精英的规模     
在研究农村问题时 ,“精英”这个概念使用的频率挺高。综合大家的各种分析 ,可以说农村精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拥有的 (经济、权力或关系 )资源丰厚 ;个人能力较强 (这里的能力包括个人的知识、智慧、为人处世的技巧等 )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村干部和其他选举时强有力的竞争者 ,学界同仁们往往将其称之为村庄的“权力精英”、“非治理精英” ,或统称为“政治精英”。我是以村民自治、村委会选举为楔入点进入农村问题研究的 ,对于包括村干部在内的选举中的风云人物 ,我习惯地称之为“选举精英” ,认为他们都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一次在浙…  相似文献   

5.
叶大凤  梁健德 《创新》2021,15(1):56-63
村民作为村庄环境的天然在场者与直接利益相关者,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发挥着其他主体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当前我国村民在参与乡村环境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治理主体失序、村民参与内部性紊乱、自主治理创新性不足、治理保障缺失等问题,导致其参与治理的有效性不高.上海市崇明区通过"全员治水"模式,在发挥村民参与治理主体性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及启示.可考虑从重塑村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平衡治理主体间的权责关系、提高村民主体性治理的意识与能力、鼓励村民建立并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地方的经济与环保设施建设、构建长效的村民参与治理激励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破解农村环境治理中村民主体性参与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政治董事——市场化改革中的权力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改革使市场机制逐渐取代了再分配机制,社会权力结构也随之逐步转变,由命令型转向管理型和交易型.市场化改革是"权威导向型"的.公共权力不退场,只是权力转型.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对公有经济拥有产权,掌握着资源配置权和市场发展的指挥权,采取委托代理人的方式经营和管理企业,政治董事由此产生.这种改革模式形成了转型中既统一又分割的权力格局,保证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实现了社会平稳的转型.但政治董事集经济资源与政治资源于一身,这就加大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灾后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民社区参与关系灾后重建的质量与效果,但现实的参与状况并不理想:灾后农村社区建设中村民参与存在参与内容少、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公参与"同"私参与"边界模糊,村民参与形式与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审视,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农村灾后重建以及我国以社区理念为指导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玉溪、陆良等市县开展的改革村级体制,实行村民自治的试点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上民工、经济上上:开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结果_他们的试点工作既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又给予\们多万面的合示_改革动因首先,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村公所(办事处)的管理体制以及由上级委派村公所(办事处)干部的做法,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业苗 《社会》2002,(10):19-22
改革前 ,我国农村的基层权力结构是单一的 ,刚性结构 ,基层的重大权力都集中在公社和生产大队 ,具有高度的集权性。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导致农村社会关系国家化、社区政权化。当前中国农村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现代传媒无处不在 ,市场观念无孔不入 ,使得并非完全封闭的乡村社会正在经受着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现代与传统、历史与现实的搏弈。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对接 ,改变了农民的人伦身份和分工身份的强制性 ,促进了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导致乡村权力结构的分化。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乡村权力结构分化状况 ,理顺它们的互动关系 ,不…  相似文献   

10.
周忠强 《社会》2001,(12):12-14
村民自治这一制度设计是国家宏观管理下的一种微观制度安排 ,它最初是由农民群众自己创造的 ,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因此 ,村民自治权力具有天然的内向化功能和特征。但是 ,从国家和社会互动的角度看 ,农村自治权力的生成却不是农村能够自发完成的(贺雪峰 ,1999) ,它需要体现国家现代化的意志 ,通过合法程序完整、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因此 ,村民自治必须与国家权力特别是基层政治权力相联结 ,村民自治的功能也具有外化特征 ,即溢出效应。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村民自治运行对基层政治权力控制力及村民自治制度本身的影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