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的并生与对生,是其重要的审美特质与生态规律。艺术人生与审美生境是少数民族现实生存与审美创造的构成要素,由适应阶段的相吸相引、相适相宜、相聚相和,到调整阶段的聚形对生、同构对生、耦合对生,既显示了少数民族审美生境与艺术人生的逻辑展开与层次递进,也是促成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整生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2.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桂林生态旅游,生发健康运行、超循环发展的桂林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环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态格局,是历史存在,也是当今的现实状态;它更是中国文化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朝着"存同求异"、"各自实现"、"求异创新"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性、重点强调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当下,民族地区真正原生态的审美活力与审美形态的文化艺术元素,已成为现代人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的独特性特征和不同生产形态是造就蒙古族审美文化模式的母体元素,是草原游牧民族审美理想的最终归宿和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蒙古族的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生活等民族文化因素,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得以成型并且固化外显和承传的重要载体和土壤。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生态特征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生态是指民族文化各要素之间以及民族文化与其所处民族生境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存在是维护民族稳态延续的根本动力.民族文化生态应包含区域性、系统性、动态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少数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在不断地应对民族生境时,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态,要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准确认知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特征,这样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彭曲 《民族论坛》2012,(16):98-101
作为民族传统艺术形态的土家族民间舞,处身波澜壮阔的社会文化变革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生态的衰落与蜕变形的生发,便构成土家族民间舞艺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的两种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6.
美生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生态文明化和绿色审美化耦合并进中,趋向绿色审美化文明生存与实践的科学。它在人类学生态研究的推进中,逐步生发审美生态质;在人类学生态研究与人类学审美研究的综合里,进一步完善了美生质;在人类学与生态美学的比较中,拓展了美生质,在人类生态的发展中,提升了美生质。人类审美生态质的系统生发,成就了美生人类学。  相似文献   

7.
作为建筑文化形态特征的布依族民居,如同贵州其它少数民族民居一样,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而发展。它的风姿,展示和映照着布依族人民改造自然、创建家园的勇敢精神;也体现了勤劳与审美智慧的创造成果。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文化、建筑及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众文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提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要影响.地处偏远山区的侗民族审美文化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歌舞艺术、建筑、服饰、饮食文化都暗含"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理想.在当下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侗民族审美文化将相互促进、相互生成为生态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9.
审美人类学是人类学和美学在当代学术背景上跨学科交融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歌以及民族艺术的审美价值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族艺术及少数民族族群的审美经验作出人类学的解释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乃至文学学科的现代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度与危害的严重性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本文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表现形态、特征与产生原因等方面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民族生态审美场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相应的审美氛围、审美风范双向对生并走向整生的民族审美活动循环圈,构成民族生态审美场.民族生态审美场是民族生态审美学的整体对象,它的逻辑结构统观化整生化展开,构成当代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独特的表现形式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地理文化因素,使得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度。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强调对人文及生命意识的体验关注,使其赋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独特的表现形式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地理文化因素,使得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度。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强调对人文及生命意识的体验关注,使其赋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目前进入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民族高校的艺术教育与之相比有其共性,但民族高校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民族高校由多民族学生聚成,具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在民族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民族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在民族院校大多也只是节日庆典中的华丽装饰,其深层的精神和审美价值没有被有效开发.所以民族院校应该探索一条民族院校艺术教育的创新之路,利用优势,挖掘潜能,对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进行教育开发,使之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和谐的精神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民族,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观照的过程中,总是会因为各自民族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而表现相对应的态度,也就是审美观.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大地域,各主体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又相互影响交融,在审美意识上具有了一定的共同性,比如对"天"的崇敬、对某种自然力量的膜拜,这种现象,在他们民族文化的精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比较集中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来诠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审美观及其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共有235部作品参加评选,最终25部作品和4位翻译家获奖,获奖作品涵盖了15个民族。从本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关于目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趋势与特征。同时我们也看到,"骏马奖"的意义不止在文学,从多民族文化的相互生发与涵养的角度,我们还看到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学的深层内涵,应该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所凝结的民族审美心理外显,其区别于汉民族文学的核心文化价值建构,在于道德意志与社会价值观的彰显,民族风物习俗的展现以及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民族,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观照的过程中,总是会因为各自民族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而表现相对应的态度,也就是审美观。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大地域,各主体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又相互影响交融,在审美意识上具有了一定的共同性,比如对"天"的崇敬、对某种自然力量的膜拜,这种现象,在他们民族文化的精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比较集中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来诠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审美观及其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民族艺术教育和教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探究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肯定了少数民族艺术教学为保护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特点所采用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并从理论的角度予以总结和归纳,对于研究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土家族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及种类繁多的风土人情,它的民歌艺术也颇有特色,是当地居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和日常的生产生活而汇集而成的独特艺术形态。同时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善良、质朴、热情大方、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土家族民歌是一本百科全书,它完整地记录了土家族的历史起源、审美内涵、优秀的淳朴民风及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