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思想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对当前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物质基础、一贯思想及核心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对新时期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对农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和改造。文章从农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依据,现实需求三方面考察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必要性,进而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目标和农民教育时代性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和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三个特点,从而得出新时期农民教育的启示:摆在农民地位、维护农民利益是新时期农民教育的必要前提;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思想教育是新时期农民教育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农民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农民进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而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这对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民主革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贴中国国情,紧贴中国农民的状况和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实际情况与中心任务。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坚持农民利益至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首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重视农民文化教育,坚持引导农民自我教育和坚持言传身教。其现实启示主要有:教育农民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必须关心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尊重与善待农民,必须正确引导农民,必须经常教育干部。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农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既深刻认识到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和阶级局限性,又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以及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而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这对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力量的伟大,开创性地把农民放在革命的主体地位。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革命队伍的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对农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以满足革命形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当前,面对农村意识形态教育相对薄弱、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落后、农业增收陷入瓶颈的现状,科学借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重视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农民的意识形态短板,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助力乡村建设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新型农民,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当代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养新型农民,必须:第一,高度重视农民教育;第二,加强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第三,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第四,选择适合农民特点的教育方法.此外,在教育农民的同时满足农民物质等方面的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许多消极的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深入分析新时期农民思想道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认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人本性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人本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保障农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和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其人本性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以农民为本,推崇教育公平,集政府和社会之力解决农民的教育问题.这一精神对于今天的农民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