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湘西自治州的旅游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湘西旅游产业,促进整个湘西的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对湘西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湘西旅游开发必须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按照神秘湘西游的形象定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一、打造“神秘湘西”的文化旅游品牌准确的形象定位是树立品牌的关键。近年来,湘西旅游开发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但是欣慰之余我们不能忽略一些来自游客的诸如“不到南方长城真遗憾,到了南方长城更遗憾”之类的负面反映,这…  相似文献   

2.
“125146”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72号),批准实施《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构建大湘西“125146”的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即“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大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旅游带、六大旅游板块”,着力建设张家界旅游龙头、凤凰和良山两大旅游中心,依托张家界、常德、吉首、怀化、邵阳五大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形成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沪昆高速民俗生态旅游带、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四条精品旅游带,打造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怀化古城古镇古村、大赵山原生态文化、中华瑶乡民俗文化等六大旅游板块。  相似文献   

3.
范保宁 《民族论坛》2002,(6):62-63,20
湖南需要一个强大的旅游龙头,建设湘西北旅游“金三角”有利于增强张家界旅游龙头的实力。建设融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湘西北旅游“金三角”,应实施创新战略、科技兴旅战略和精品特色战略,努力提升旅游文化品应。  相似文献   

4.
试论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民族社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时,应该坚持以民族社区居民为本的宗旨,以实现民族社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进行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时,必须坚持社区文化建设原则,居民参与原则,普遍受益原则,以及伦理原则.这四项原则既直接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持续进行,也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最终促进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笔者借助文献资料对苗族鼓舞在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湘西苗族鼓舞具有历史、宗教、文化、精神、观念等方面的内在价值,同时也有传统教育、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外在价值,并能以文化的涵盖面广、知名度高的资源优势有机地整合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基于此,本文认为湘西苗族鼓舞不仅是一种专门的舞蹈艺术行为,还能有效整合服饰文化、音乐、绘画、手工艺、祭祀等多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及保护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极具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多元一体,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杂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神秘湘西越来越吸引外界的眼球。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湘西人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珍惜这一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湘西旅游开发的“双赢”目标。保护湘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西部大开发中,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现代化进程的标准化价值取向的影响。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深刻、剧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取得了空前成功。而以湘西龙山为代表展演的土家族风情节目,同样在世博会湖南活动周上大放异彩,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打溜子等,让世界领略了湘西的神秘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一,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能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湘西苗族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传统节日资源的优势和开发现状,并提出了苗族传统节日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取得了空前成功。而以湘西龙山为代表展演的土家族风情节目,同样在“世搏会”湖南活动周上大放异彩,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士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打溜子等,让世界领略了湘西的神秘和魅力!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村寨而言,其拥有的民间艺术是基于苗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村寨日常生活文化运行机制而生成和存显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影响,苗族传统民间艺术强烈的地方性知识特征被视为建构奇异文化空间的有效资源,原本仅仅作为苗族村民节日仪式或者日常娱乐方式的民间艺术,现都被重塑成供人消费的旅游商品。舞台展演是这种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就使得苗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存显处于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延续与蜕变等多重文化选择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从湖北、湖南两省的旅游发展战略以及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发展趋势看,张家界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大湘西和鄂西两大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连接关键点,在推进湖北、湖南两省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促进旅游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地处于先行位置。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先试先行的突破口就是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前提下,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带动武陵山片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田开春 《民族论坛》2013,(7X):28-32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从湖北、湖南两省的旅游发展战略以及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发展趋势看,张家界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大湘西和鄂西两大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连接关键点,在推进湖北、湖南两省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促进旅游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地处于先行位置。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先试先行的突破口就是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前提下,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带动武陵山片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延军  黄鑫 《民族论坛》2004,(11):19-20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旅游业发展来势迅猛,近年来出现了这样的新趋势,即在旅游人数激增的同时,个人文化素质也在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浏览”风景名胜,或对偏远地区作猎奇式的寻幽探秘,以往浅层次的旅游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游客对旅游的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亟待更加深入地对旅游文化进行开发以适应这种需要。民族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以充实丰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内涵,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更快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不断提高,民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开始逐步转变。本文以“双循环”理论为基础,通过阐述“双循环”的诞生逻辑为基础,简要分析在新时期“双循环”新格局下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需求,并结合城市背景下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双循环”新格局文化旅游发展的新途径,最后以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为例,给出了天津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发展建议,为新时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艺 《民族学刊》2021,12(12):115-122, 136
民间饮食习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是当前民族旅游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批以各民族民间的集体聚会、餐饮习俗为素材,集餐饮互动、歌舞表演、仪式展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了极具市场号召力和经济生产力的旅游景观。程阳八寨侗族村落社会交往中的百家宴民俗以食物、情感等共享与交换为基本内容,核心意义在于社会关系的稳固和维系,是基于平等观念和互惠准则建构的侗族社会交往习俗。政府及旅游开发集团对程阳八寨侗族百家宴的景观化生产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特点,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动向,但忽视地方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和参与权,景观的活态性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程阳八寨居民在各自村寨的百家宴旅游景观生产中凸显了自治能力,搭建了社区集体参与及社区自我主导的管理和分配模式。社区内部的百家宴习俗体系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序展开,居民通过参与、吸纳、创造、组合、区隔、遮蔽、自我保护等行动策略,维持百家宴的景观化生产性创造和生活性传承的平衡。民间饮食习俗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化开发应对地方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给予更多重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仍需要各个行为主体不断调整角色,在价值观念、管理机制、运作方式等方面加强沟通,不断推进民族旅游地的平等、互惠、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加快湘西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打造湘西旅游品牌和精品,对于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越边境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带的概况,深入分析和论证了对该文化旅游带进行合作开发的重要意义、可行性以及开发策略。认为在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应该拓宽中越两国旅游合作的视野,以跨境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对中越边境的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带进行整合开发。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并将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作为重要举措。那么,如何把握文化保持和经济开发关系的尺度,实现合理发展,需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本文以韩国获评"居住型世界文化遗产"的安东河回村为个案,通过梳理分析其从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到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再到文化旅游实现居住-商业分区的经验和特点,提出对经济落后但具备文化旅游资源的乡村进行保护开发的建议,即:通过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庄的存续发展,但应注重对村庄文化资源主体地位的保护,强调村民拥有参与保护开发的实质性权利。  相似文献   

19.
李立 《民族论坛》2014,(12):22-23
(一) 2014年10月,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南省民宗委批准为省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这是继今年荣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旅游企业之后,张家界魅力湘西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20.
除了独特的民族语言,湘西文化传承符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民歌、舞蹈、戏剧,习俗、节日,服装服饰、生活用具……这些浸润着民族和地方特色、洋溢着浓郁民族历史文化气息的符码,既是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又是解读和破译湘西土家族、苗族关于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历史记忆、生活憧憬的意象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