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深受异化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异化消费的概念。弗洛姆看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社会中,异化非但没有减轻和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人性非但没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反而更加扭曲。消费让人异化,成为消费的机器。他提出,人应该走向人道而健康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深受异化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异化消费的概念。弗洛姆看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社会中,异化非但没有减轻和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人性非但没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反而更加扭曲。消费让人异化,成为消费的机器。他提出,人应该走向人道而健康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3.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所创造的世界反过来成为人的主宰者,商品的使用价值被遮蔽,消费从手段变成目的,人们对商品的原理日趋陌生,人们的闲暇时光也因为消费异化而失去了充满意义的、创造性的体验,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商品与商品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也处于具有"市场倾向"的异化状态;消费异化还带来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以及人类的真爱迷茫和幸福的丧失。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资本增殖、价值缺位、生产延伸和欲望失控,是造成这种消费异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借鉴弗洛姆批判消费异化的相关意见,树立"重生存"的生存方式,建立生态消费的新模式,注重精神健康的实际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消费需求,真正做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消费回归"为人"宗旨,以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弗洛姆的总体异化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新弗洛依德主义”的创始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和非人道化过程的加剧,以异化作为揭露批判其罪恶和病态的核心范畴。因为异化“触及了现代人最本质的东西。”同时,他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马尔库塞的“人的总体异化论”观点,提出了他的总体异化论。本文试对他的这一理论作一点探讨。一在弗洛姆看来,无论是“青年”马克思,还是“老年”马克思,异化范畴在其思想中一直占据着“中心地位”。他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劳动异化的四种表现来…  相似文献   

5.
在人的生存方式理论中,弗洛姆指出,以钱易物的方式为“重占有”消费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建立外部自我感是“重占有”消费的实质,而永不满足是“重占有”消费引起的后果。弗洛姆对“重占有”消费的批判对新时代我国防范和化解消费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6.
弗洛姆认为异化消费是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症候。消费从属于人、满足人需要的手段地位上升到独立的、目的性的地位,成为凌驾于人之上的控制力量。对弗洛姆的异化消费理论必须做出客观的评价,既要承认其人本主义的局限性,同时又要找出其消费异化理论中值得借鉴的合理因素和闪光的思想精华,对建设和谐社会、树立健康消费伦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消费异化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异化的同时也论述了消费异化的思想。透过马克思对消费异化的基本论述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生产.x-,Jk~模式刺激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使得人类的消费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出现了消费异化现象。面对消费型社会的兴起,当代人需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消费观指导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持人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及影响,导致个体消费观与社会消费文化异化,最终导致整个社会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异化。所以,我们只有建立超越消费主义理念,才能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9.
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思想是其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他以符号学为切入点,探讨了消费异化的种种表现形式,揭露了消费异化所带来的精神生态问题。他的消费异化思想将视点从物的批判转向符号的批判,不仅是对西方异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我们今天研究消费社会以及消费异化问题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0.
弗洛姆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道主义和异化”为基础的人学。基于以上认识,弗洛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人的个性”、“人的自我实现”等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社会性格”、“社会无意识”、“社会过滤器”等新范畴,并力图以此揭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弗洛姆还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了当代西方人的异化生存境遇和解放的可能途径。弗洛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既包括真理性成分和创造性成果,但同时也夹杂着若干错误。  相似文献   

11.
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阿格尔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分析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认为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过度生产”和“异化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地球生态系统有限性和人们追求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必然引起社会变革,摆脱生态危机的社会变革战略是通过“分散化”和“非官僚化”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具有历史局限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雨果通过自己的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被异化以及异化的种种可鄙又可恶的行为来反异化;同时也通过对完美人性的热情歌颂和宣扬,表现人道主义的进步力量。雨果本着人道主义的基本信念去批判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他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十分突出地反映在他强调文学的人民性立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存在“节用”与“侈靡”两种有关消费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崇尚勤俭节约;法家强调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二者是辩证的关系。其对建立“节约型社会”、树立新的节约观、提倡科学消费观,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木制一次性筷子等商品开始征收消费税,由此引发出对当前中国“物质设计”占主导现状的再次思考。分析其原因,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出消费者的“非物质消费文化”和“绿色消费文化”的观念,以此引导国内设计摆脱“物质设计”占主导的现状,从而使“非物质设计”和“绿色设计”在国内能真正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这种故事总是不断重演。发生在上世纪关于现代国家的异化论批判,其叙事方式就是“用词句来反对词句”,即困守着文化批判的立场,以冷冷的、怨怒和激愤的拒绝实现着虚幻的否定,呈现出至今已成定评的批判的软弱。不能仅是站在哲学的云端来反对现实的陆地,“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学问家们不可不思考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汽车消费税是降低汽车工业能源消耗和交通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在汽车消费税"绿色政策"效应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虚拟变量和断点回归模型对1994-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受"价格效应"的影响,汽车消费税抑制了汽车生产及使用环节的CO2排放量,并且促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在长期"反弹效应" "市场效应" "生产效应""替换效应"和"持续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政策对CO2排放量的影响表现为负向效应。此外,政策的实施在增加小排量汽车销售量的同时降低了大排量汽车的销售量,但是对3.0~4.0升(含4.0升)以及4.0升以上排量汽车的销售量没有显著影响。鉴于此,提出完善汽车税收制度的改革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视觉文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化消费中,身体的商品化与各艺术门类的商业化相伴随,成为一个习见的文化现象。"乌鸦"等文学现象中所暗含的"半自传+情欲文本"结构,表征了一种文学商业化运作的常见模式,即文学也以"香车+美女"型的组合方式完成了作家身体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8.
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斐伏尔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必须实现走向“总体的人”的目标、进行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异化观的锋芒指向现代西方社会、实现人的主体性和解放,这是应该肯定的。列斐伏尔对社会主义异化的大胆预言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警醒作用。但列斐伏尔过于夸大异化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只能消除异化的某种形式,而异化本身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要认识到异化是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现象,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中,闲暇普遍地被误解为单纯的娱乐和消费活动,从而出现了闲暇观念深刻的异化,观念的错位带来个人生活的不幸和人类文明的瓦解。闲暇观的异化根源于近代以来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东亚传统的世界观能够为现代人创造性的闲暇生活提供人生视角。人是内在于"真我"的存在,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领悟和喜欢这个"真我",创造性的闲暇生活也就意味着以"修行"和"乐道"来充实个人的闲暇时光。人类应该实现从劳动的世界到修行的世界、从消费的世界到乐道的世界的转换。在近代文明成就和在东亚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当人类学会享受创造性的闲暇生活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正协调各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媒介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这不仅体现在硬性的媒介发展指标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媒介使用动机等软性指标的城乡与地区差别上。差别的存在必然导致“知沟”问题的出现,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充分认识和重视媒介使用动机城乡与地区差别的基础上,需要对乡村社会、欠发达地区等信息消费弱势群体的媒介使用动机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并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消费现代性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