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建立性别工资差异分析框架,提出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是歧视与能力因素以及女性集中的行业存在较低的工资收入与较大的性别工资差异等假说,并利用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数据对此加以验证。女大学毕业生提升工作能力并挤入男生集中的行业是增加工资收入的重要途径。研究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加以探讨,对缩小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异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在工作搜寻理论指导下,通过构建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大学生个体择业行为模型揭示"知识失业"的原意。研究表明:第一,高校扩招只是导致"知识失业"的诱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的保留工资对其劳动力市场供给数量的变化不敏感,使得市场无法出清,才是出现"知识失业"的真正原因;第二,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来看,公共部门和垄断行业的工作因为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可,其待遇变化对大学生的保留工资会有较大影响,当其与竞争部门的工资差距不断拉大时,"知识失业"情况将会出现恶化;第三,"知识失业"降低了大学生深造的机会成本,劳动市场分割则提高了大学生深造的收益预期,进而造成局部和短期的所谓过度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兆萍  王雯丽 《人口学刊》2020,42(1):99-112
随着技术进步和女性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男性和女性的劳动生产率差异逐渐缩小,但性别工资差距在我国是否缩小?全面开放的"二胎政策"又是否加深了女性就业困境?本文使用CGSS 2015数据,从结婚、生育角度出发,运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等方法考察婚育事件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婚育视角下的性别工资差距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促进性别公平。研究首先通过对城镇劳动力的婚姻状态和生育情况与工资性收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控制了个人特征、人力资本、职业性质和地区等因素后,性别工资差距仍显著存在且婚育事件拉大了该差距。其中结婚使男女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均有所提高,但由于原始工资水平的差异和溢价大小的不同,性别工资差距被拉大;生育使男性工资增长,女性工资缩水,这同样加大了性别工资差距。其次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进行Oaxaca-blinder平均工资差异分解,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性别工资差距在缩小,但婚姻和生育对此差距的解释力度却越来越大且相对稳定。即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差距较大,但婚育对该差距的解释力度较小,相反高收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较小,但婚育对该差距的贡献却很大。因此,缩小婚姻和生育造成的性别工资差距、消除性别歧视、保障女性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数据,研究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距及分布特征。Quantile回归分解显示,男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工资高于女生约9%~20%,性别工资差距随分位点升高而扩大。这表明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距中存在"天花板效应"而非"粘地板效应"。性别工资差距中绝大部分(90%左右)归于歧视,工资分布顶端约30%的女生群体所受歧视更大,她们更应受到反歧视政策的关注。分行业和职业对性别工资的Quantile回归分解显示,行业性别隔离和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并存。此外,工作能力对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和歧视有积极作用,"211"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具有实习经验(与专业相关和无关实习兼有)的男生工作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的自选择假设,即低技能劳动力通常倾向于从技能回报率与收入差异较大的地区迁往技能回报率与收入差异较小的地区。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较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有着更高的迁移倾向,而且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降低迁移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的迁移倾向会下降;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收入水平也是影响迁移动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探究如何缩小性别工资差距,有助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文章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经过替换模型、平行趋势检验、稳定单元处理效果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推动了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发展,而消费互联网发展与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升了女性劳动力的相对收入,因而缩小了性别工资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政策能够缩小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体现出包容性增长的特征。文章的研究发现可以为在新经济形态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女性劳动力地位及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一定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芬  何伟 《人口与经济》2021,(2):84-102
随着职业性别隔离现象不断减少、男女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收益率的逐步收敛,人力资本、职业和行业分布已经无法解释我国性别工资差异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家庭出发,考察婚姻、家务劳动分工和子女这些典型的家庭特征因素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运用2016年CFPS数据,在解决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婚姻通过增加女性家务劳动时间和子女间接影响女性工资,家务劳动时间和母亲身份对女性工资率具有显著的惩罚效应,女性平均每周承担家务劳动17小时,这导致其周工资率减少34%,子女降低母亲8.5%的周工资率;相对于未婚女性,已婚女性每周多做7小时家务,这降低了她们14%的周工资率。男性则存在婚姻溢价效应。Oaxaca分解也显示,家庭特征,尤其是家务劳动时间,是性别歧视之外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按收入阶层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庭特征可能引起低收入阶层更大的性别工资差异。本文的分析还显示,家务劳动对男性和女性具有门槛效应,且阈值位于10.5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8.
张抗私  盈帅 《中国人口科学》2012,(1):94-101,112
文章在工作搜寻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构建Logistic多元排序模型对全国63所大学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女大学生就业搜寻过程中起着负面作用;工作搜寻理论没有在女大学生身上得到证实,而在男大学生身上得到证实。同时,男女生就业搜寻的影响因素差异很大。机遇、技能的掌握、吃苦进取、工作能力、观念文化和年龄等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搜寻起着正向作用;而影响男大学生就业搜寻的因素为学生干部、人际关系、实习经历、政治面貌和体貌特征。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在中国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行业工资差距实证分析的视角,提出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的理论假设,分析行业工资差距中的人力资本效应与垄断效应,计量检验不同变量对行业工资差距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当前及未来中国主要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形式将是劳动力市场的双重二元分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2004年中国营养健康数据,在Mincer工资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状况。认为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的性别工资差异。运用Oaxaca分解方法对我国性别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发现2004年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中,无法解释的差异占到总差异的85%。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消除性别工资差异,推进两性平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