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其小说创作颇受论界关注.21世纪以来,在我国,以其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就达到120余篇之多,其中还不包括各种学位论文.但是,毛姆首先是以戏剧创作享誉文坛的.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毛姆几乎可以和肖伯纳相提并论,人们说,毛姆的喜剧使伦敦人笑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2.
毛姆反妇女倾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毛姆(1874—1965)创作中的反女妇倾向已是公认的事实。本文试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毛姆的这一倾向作初步分析。一纽约的精神分析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分析了毛姆的10个短篇小说后得出的结论说,毛姆最突出的倾向就是反妇女。毛姆认为女人是...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急剧发展,在西方,作为理论话语的城市,也愈为世人所关注.毛姆是20世纪在读者中享有盛誉却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城市是他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主要背景,因此,他无疑归属于城市作家的行列.纵观毛姆的作品,他笔下的城市呈现出3种姿态孤独的城市、狂欢的城市和怀旧的城市.透过毛姆独特的都市体验,我们看到了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毛姆笔下的城市就具备了现代性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4.
毛姆的小说创作中存在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在题材选择方面,他重视对人的生理本能和原始欲望的描述,以求更为彻底地揭示人性的真实.同时,下层民众的生活环境和贫寒状态也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细致的展现,凸显了环境对人的深刻影响.在创作手法方面,毛姆常用近乎科学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来描绘现实.毛姆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元素扩大了其作品的表现范围,增强了其作品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毛姆的小说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人性的枷锁>(1915年)、<月亮和六便士>(1919年)以及<刀锋>(1944年)是毛姆最负盛名的三部长篇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毛姆的创作主题.本文在仔细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文化、政治背景,对毛姆的三部作品进行解读,试图勾画出作家的真实面目并研究其作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姆登上文坛时,必须面对俄国的契河夫,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享利等短篇小说圣手,然而这位自诩为“较好的二流作家”竟然能在三位巨人身旁抢到一块地盘,并站稳了脚跟,这确实耐人寻味。法国文学评论家安东尼·柯狄斯在纪念毛姆百年诞辰所撰写的《毛姆的典型》中,开始注意到毛姆超然独立的创作个性。他认为毛姆的价值是永恒的,毛姆的全部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他最好的作品中,而且还蕴含在一个完整的系统里,毛姆不是卓然自成的大家,但他站在“大家”的行列里。评论家幽默地指出:“毛姆之所以是毛姆,便由于他是毛姆”。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试图从鉴赏者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毛姆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面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对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影响.道家学说是一门充满生态智慧的自然学说和社会学说.毛姆在《面纱》中对道家思想的生态智慧所做的理解和阐释,折射出毛姆是一个蕴含生态思想的作家,他渴望并追求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W·S毛姆在创作和生活上一直都在不懈地进行精神探索,一生都希图通过奋斗和创作探索出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获取物质和精神的自由。他借艺术完成了探求自由的精神历程。大自然成了毛姆及其笔下人物精神的避难所。他既渴慕、追求金钱,又蔑视、摒弃金钱。他逃离给他束缚的女性的同时,又期待出现不让他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的女性。脱俗与从俗,成为毛姆精神探求之路上的双重选择。  相似文献   

9.
秦传 《今日南国》2013,(10):21-21
英国现代著名作家毛姆,是《人性的枷锁》《月亮第与六便士》等著名长篇小说的作者,尤其擅长短篇小说的创作。早期的毛姆是位医生,1897年,毛姆弃医从事文学创作,接下来的日子里,名不见经传的他写了几部小说,总是不温不火,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用毛姆自己的话来说,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毛姆常常入不敷出,一段时间里他甚至饿着肚子写小说。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是20世纪美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这一题材美术创作的主体是汉族画家,在创作上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他者的视阈",从而造成20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本身在创作内容、创作视角以及创作手法上都带有了想象"他者"的色彩.由此,20世纪的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反映出了对少数民族的误读,并进而导致了作品本身必要深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11.
毛姆对高更的浓厚兴趣逐渐转变为心理的认同.毛姆在创作<月亮和六便士>时,深受高更及其在塔希堤时期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影响.小说主题与绘画作品主题的重合体现了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姆小说创作具有较强的现代色彩.本文以《月亮和六便士》为例具体分析了毛姆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中所包含的现代性因素,如观念性、人物虚化、拼贴技巧等,对进一步理解毛姆小说观念和艺术成就提供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13.
毛姆对高更的浓厚兴趣逐渐转变为心理的认同.毛姆在创作<月亮和六便士>时,深受高更及其在塔希堤时期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影响.小说主题与绘画作品主题的重合体现了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毛姆是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在中国屏风上》是他的一部有名的描写中国之行的著作。本文通过仔细分析这部著作中的"中国形象",认为《在中国屏风上》的"中国形象"只是作为一种"他者"的投射,里面传达的是英国人自身的观念、价值和审美倾向,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并且从政治、经济以及毛姆个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早期英国女性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已不可小觑,同时也令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作家深感不安。在短篇小说《灵机一动》中,主人公福雷斯特夫人是专职作家,表面上她具有男性气质、创作多产且赞誉不断,实际上她被作者列为次等文人,她视丈夫为仆人与宠物,却最终被其抛弃。作家毛姆对此类女性形象含蓄、歪曲的刻画和嘲弄讥讽体现出他对女性、特别是当时的女性作家的反感态度,从而再次证明毛姆反女性的性别取向。  相似文献   

16.
论毛姆《刀锋》中的幻灭人生与真实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姆是英国现代文坛上为数不多的几位雅俗共赏的作家之一。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两个文学高峰呈“摆锤状”交替摆动的局面下,毛姆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批判地汲取了前人的写作精髓并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临床观察式”的小说写作模式,在内容与形式的处理上也表现了他独特的技巧。通过解读其后期的作品《刀锋》,可以看出毛姆在经历了不同文学思潮的洗礼后日臻成熟的文学创作观: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向现代主义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毛姆是20世纪著名的作家,其短篇小说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在揭示与把握人物时,对人性的描写并非简单地进行好与坏的区分或善与恶的定位,也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富于变化的情节,将人性的善恶融为一个复合体,善恶相间,螺旋演进,形成善恶双螺旋的表现艺术。文章通过解读与分析毛姆的几篇代表性短篇小说,指出善恶双螺旋是毛姆人性描写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施蛰存的小说创作,以反抗传统文化始,以回归传统文化终.他冲破了传统文化的束缚,成为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理论进行创作的作家,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作出了贡献.然而,他的反叛是一种并不彻底的反叛,他的回归也是一种被迫的回归.施蛰存的小说创作从反叛到回归的路,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小说实验的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文学论坛中颇具颠覆型的革命.它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文学史,文学现象以及经典作家和作品,揭示了文学领域中想来被忽略的层面.论文利用女性主义批评分析了毛姆«人生的枷锁«中几个与主人公菲力蒲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包括凯丽伯母、米尔锥以及萨拉.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女性的三种形象--可悲的"天使"、"女恶魔"和理想女性.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出分析,以至重新的阐释,发掘小说中毛姆含而不露女性观.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与毛姆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对毛姆小说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表现在思维方法、形象塑造、性恶论、情欲描写、叙述风格等多个方面,研究基督教对毛姆小说的影响,可以加深对毛姆创作思想与艺术技巧的认识,对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毛姆小说提供崭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