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上的菊美     
“阿爸……阿爸……”菊美多吉的小儿子曲扎一边追着吉普车奔跑,一边大声的呼唤。银幕中,菊美多吉与儿子的短暂相聚,竟成永别;银幕外,不知有多少观众在悄悄擦拭眼角的泪水。  相似文献   

2.
“我要让大家都知道、了解绥宁苗族插绣,要让这项祖辈们留下的古老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绥宁县苗族插绣传承人阳俐春一直以来的心愿。9月9日,我们来到阳俐春家中拜访。已经72岁的她一边在准备插绣作品,一边兴高采烈地与我们聊着苗族插绣这门技艺。她说,  相似文献   

3.
秋千     
秋千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为喜爱的传统游戏项目。每逢端午节,朝鲜族妇女便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荡秋千。荡秋千时,他们的衣裙和裙带犹如仙女腾云,围观的妇女一边喝彩,一边翩翩起舞,欢歌笑语,十分欢快。现在的秋千,常常是立两根长约13米的大木...  相似文献   

4.
千户苗族大寨──西江郑茜阳光平直地铺落进这一片山凹里,突然颤裂成两大块截然分明的色调:一边是轻灵的翠绿──那是满坡满野的麦苗或稻禾,正恣意旺盛地享受阳光;一边是浑然暗重的黝黑──大片叠迭陈列、并连上递的黑顶木屋,房房相联,屋屋相衔,层层相累,从山凹底...  相似文献   

5.
国家副主席荣毅仁鼓励本刊特稿/本刊记者贾光杰1995年12月21日上午,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越南民族和山区委员会代表团之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荣副主席一边翻阅《民族团结》杂志,一边对本刊记者说:你们是民族刊物,希望你们能更好地宣传民族...  相似文献   

6.
王连芳民族工作回忆(之二)“八擒诸葛亮”大约是1951年1月,访问团来到武定专区。晚上,各族同胞和访问团文工队的同志一道,载歌载舞。我和张冲坐在主席台上观看联欢节目。只见一个彝族民间艺人手持三弦琴,一边弹一边跳,来到我们前面大声唱道:“《三国演义》讲...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族的骨卜和树枝卜鄂伦春族的占卜分为三类,即骨卜、树枝卜和枪卜,下面介绍前两种。骨卜是一边祈祷一边用火灼狍子的肩肝骨,依据裂纹预测凶吉。如家人外出长久未归,裂纹短说明快回来了;裂纹长说明近期回不来;长列纹中有横裂纹则预兆发生了事故。骨卜是氏族社会...  相似文献   

8.
死对我并不陌生。还在三四岁上,我就见过两次死人:一回是我三叔,另一回是我那位卖烤白薯的舅舅。印象中,王叔是坐在一张凳子上咽的气。他的头好像剃得精光,歪倚在婶婶胸前。婶婶一边摆弄他的头,一边颤声地责问:“你就这么狠心把我们娘儿几个丢下啦!”接着,那脑袋...  相似文献   

9.
当你走近大寨时,会有一群姑娘将你拦在寨前,递上一杯杯热情的“拦门酒”;喝过“拦门酒”,就会有年轻小伙吹奏着欢快的芦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着出来迎接客人。客人们一边喝着香喷喷的油茶,一边欣赏着姑娘小伙子们表演的歌舞,身后是距今1600多年的东晋占杉群随风轻摆……这就是“醉寨”——城步苗族自冶县长安营乡大寨村。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24日,这一无是黄永玉先生第5次来张家界的第 8天。 这天清晨,先生早早地起了床,去天门山大酒店外面的广场上做操、散步。八点钟的时候,大家和先生一起在天门山大酒店一楼大餐厅里喝早茶,先生一边品茶,一边给大家摆龙门阵。看得出来,完生今天的情绪格外好。在侃龙门阵的时候,先生不时地望一望窗外对面的天门山。看得出来,先生今天是一定要画这天门山 了。 十点钟的时候,太阳终于完完全全在撩起了天门山身上的云纱雾罩,巍巍天门山终于清晰地露出了她的山体轮廓,几缕白云在山顶、山腰轻轻盈盈地飘曳游移,让人顿…  相似文献   

11.
接到编辑部的电话,约我写篇关于侗族“油茶文化”的文稿,我欣然从命。作为一个生在侗乡、喝侗族油茶长大的侗家人,我熟识并嗜好侗族油茶,我的生命与侗族油茶有着难解的情结,我甚至认为我和我的民族的和善与宽容、执著与勤奋,甚至镇静中的憨朴等,都是侗族油茶给“泡煮”出来的。我今年已经四十有三了,除去离乡到外闯荡的11个年头之外,茶龄已愈30年。记得小时候,每当天色蒙蒙亮,油茶的浓香便满木楼、满村寨地弥漫开来,我的母亲站在木质吊脚楼下,向睡在三楼上的我喊上几声:“幺呀,起床吃茶读书去啰!”我一边应答着母亲,一边懒…  相似文献   

12.
我觉得甘蔗是极为离奇的植物,人如果不把它砍下来,它会把自己甜死。嚼甘蔗时,我一边嚼一边想:这么甜,甘蔗怎么受得了。真甜,太甜了!甘蔗早晚能把自己甜死。甜死是怎么死的?首先是舌头因狂喜而麻木死掉了,像毒贩子吸食毒品过度死掉一样,然后是主管嗅觉的中枢神经被源源不断的甜给甜死了。这里说的是人,而甘蔗作为植物,我认为它承受不了这么多的糖份。甘蔗的糖是单糖,热量太大,不跑马拉松消耗不掉这么多糖。况且——我稍微卖弄一下——甘蔗只有皮和瓤,  相似文献   

13.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到隋唐时期,我国民族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青海地区的民族状况也变化颇大。因此,其管理方略也与前有所变化。一隋朝时期隋承北周旧规,进而统一全国。建国初期,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三国虽时常寇扰边郡,却不及来自北方突厥的威胁之大。故而,隋文帝一边以全力抗击突厥,一边整治河湟,巩固边塞,而对于吐谷浑则以抚为主。待北方威胁消除之后,炀帝时对吐谷浑则征剿而郡县其地.(一)河渲设治,发展生产隋承北周之旧,在青海东部地区置都、廓2州,下辖郡县,仍为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583),省郡,…  相似文献   

14.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猴子在苗寨附近觅食玩耍,突然一只小猴子发现前面有一个圆鼓鼓的庞然大物,出于好奇,它小心翼翼地走到旁边四处查看觉得没有什么危险,便用“手”轻轻地敲打一下,马上后退,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于是小猴得意放肆地用拳头继续敲打,很是开心。接着它又找来一根短棒,正准备敲打,站在远处的大猴看见匆匆赶来,也准备敲打。小猴不依,拼命地想赶走大猴,大猴几次想敲打都被小猴强行撵开。大猴发怒了,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一边应付小猴的袭击,一边敲打那圆鼓鼓的东西,听那浑厚的声音好像是在给自己助阵一样。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60至80年代。我曾经在当时内蒙古最北部的边境旗东乌珠穆沁旗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那时,中蒙两国边境地区完全处于隔绝状态。每当我看到边境线上的防火道、铁丝网,眺望国境另一边的山川草原时,总有一种特别神秘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瑶家油茶歌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有一种独特的“风情油茶歌”。这里的瑶族人,特别是过山瑶.都喜欢打油茶。这一习俗源远流长。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明朝就已盛行,在桂东尤负盛名。瑶族民歌中“人客入屋茶为礼,少年人村歌为情”,便是极好的佐证、油茶歌,以歌代言,主宾相互对答、逗趣,互传敬意,形成了饮茶礼仪,培育了瑶族人独特的饮茶习俗的文化内涵。 在瑶家,凡有客来,首先用打油茶接待客人.然后再以好酒好肉款待。当主家把油茶打好,摆好八仙桌,便由盛装的瑶家姑娘持壶把盏一边斟油茶,一边唱道: 日到正午客进家,架锅舀水打油茶;架起锅…  相似文献   

17.
平淡是真     
青春的年龄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一去不复返,那曾拥有的雄心壮志也因为生活的磨砺而失去了应有棱角。在告别了幻想的金色年华后,忽然间醒悟过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成功者毕竟只是少数,大红大紫者更是廖廖无几,纵观四周,原来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者。早上,当我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汇入到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悠哉乐哉地往办公单位的方向驶去时,我体会到一种洒脱自在的平淡人生。晚上,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品尝着妻子做的可口饭菜,一边谈论着这一天各自的所见所闻,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声笑语,使我品味到平淡日子里的那份…  相似文献   

18.
久居城里的人发现,近年,城市出现了一种病态:依赖症。城里人不愿干脏活、累活、苦活、险活、重活,而大量农民见缝插针,趁机涌入城里,凭自己的勤劳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挣城里人的钱,补城里人的短。“城市依赖症”引发的“错位”接踵而至:一边是农民入城掏粪扫垃圾,...  相似文献   

19.
小额贷款与新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8月以来,48岁的广西瑶族女农民袁桂秀大约每周都要和同村的5位妇女聚会一次,讨论她们的致富计划。2001年8月,她所在的灌阳县洞井乡的200多名妇女组合成五六人的小组,开始了她们经常性的聚会。袁桂秀那一组常常是在她家聚会,聚会的时间总是在晚上,一天的农活已经干完的时候。在阴冷的冬天,她们会围在火炉旁一边喝茶一边交谈。而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如何更好地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为农村贫困妇女发放的小额贷款。对和袁桂秀一样的许多少数民族妇女来说,在一个男性仍然居支配地位的地区,妇女一年能够贷上1000元到2500元的贷款…  相似文献   

20.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很胖很胖的姑妈,从很远很远的寨子中来,这便是我很小很小的童年时最难忘怀的时光。 在父亲的厉声喝斥下吃完晚饭,又在母亲的轻声絮叨中冲完凉,姑妈便慈祥地拉着我坐在庭院中很矮很矮的竹椅上。她穿一件极宽大的香云纱衫,摇着一柄很大很大的葵扇,挥赶着聚集在我们头顶上盘旋和环绕在脚下飞舞的蚊蚋,那是些并不咬人的“蜢虫儿”。姑妈一边挥,一边喃喃地念着咒语般的歌谣“蚊虫蚊虫滚──啵!滚到山坳去吃喝,莫进我家老堂屋,火塘旁边要盘歌。”说来也奇怪,那些蚊蚋们竟如着了魔似的散去,天边的火烧云也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