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在德国经济思想史上,国家的作用一直是受到德国经济学家的重视和强调的.这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产生过不好的影响.为什么德国经济思想如此倾向于国家的作用呢?本文从德国的传统思想、德国经济学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思、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缺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它对德国发展的影响,并思考了它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因子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以湖北、浙江、上海为代表,对中、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对中部崛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强调能够自觉利用区域差距而不可以完全消除区域差距对于东部地区通过发挥先发优势和中部地区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普查比以往任何一项普查范围更广、内容更繁,投入更多、难度更大,我们认为搞好这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必须做到:说实话、讲实力、办实事. 说实话,从此项工作开始一直到结束,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应该始终如一支持的态度.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在以往的多项普查中,说假话、空话的现象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影响普查工作的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说实话,首先要敢于对各级领导和各级普查的直接指挥者说实话,尤其是在普查的关键环节、重要步骤上,在实施方案制定时,不能只见有利条件,无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能只顾进度,不顾质量;不能只强调局部,不顾全局;不能只强调思想精神,忽视基本条件和经济保证.要充分保证经济普查的总体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蓝色经济区建设强调区域内陆海经济的联动发展,政府在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规划上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与ECIRM模型强调的企业资源共同耦合成为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公司战略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不在于对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规律和基本方针方法的了解上,而在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上。实践证明:任何时期、任何一个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首先取决于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金融工作的 灵魂,经济金融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 的集中表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 任务,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 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坚持两手抓,以全新的理念做好思想 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戴钢书 《统计研究》2001,19(12):20-25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及其理论的历史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这一定义强调两点 ,第一是指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影响 ,第二是指环境对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性来看 ,它不仅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 ,而且还具有时空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时空性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 ,离开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整体推进,即成功地实现了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的历史性转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开放思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理论和方法发展到系统管理论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搞好“少、边、牧”地区的农牧金融工作,有力地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它各项工作的一条生命线,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握住这条生命线.做好其它各项工作才有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通过关心人的生命运动,促进人的思维运动和改进入的思维方式、以提高人们的觉悟与素质,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整体上讲虽然有一整套的规律和方法可循,但因每个人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所以,搞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法也就相应的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九届一大上,新一届政府再次重申了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保证不低于8%.而任何社会的经济增长都是以人作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的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而创造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价值活动过程.消费作为实现人的主体需要的核心,在主体需要的满足、更新及生产力的发展,进至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这表现为一定时期社会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省现有66个县(市),县域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3.3%,人口2380万,占62.4%。但2003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为1602.8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支柱企业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支柱企业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综合的边际产出贡献高于非支柱企业,从而说明黑龙江垦区应加大对工业支柱企业的投入,引导和扶持支柱企业的发展,以促进整个黑龙江垦区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思想构建了区域经济一投资系统的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相结合的协调度综合评价方法对重庆市1998~2006年经济一投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就重庆市经济一投资的未来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目标约束下科学投资的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必要手段和条件,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根据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我国的工作重点应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理念和方法,它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力量.在和谐社会目标约束下,需要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投资决策方法体系.笔者认为,运用逻辑框架方法既能对投资项目做出科学的评价与决策,又能检验经济建设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创新统计理念的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论,它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体系,而贯彻于这种体系中的一个主要思想脉络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对着改革大潮的冲击,面对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在困难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没有县域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实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央、自治区等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一、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方法县域发展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个方面,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前县域科学发展中,处在第一位并且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涛  黄强 《上海统计》1997,(10):18-19
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但在实际中却常常被混为一谈.不搞清楚二者的内涵和关系,就不能抓住经济运行过程存在的主要矛盾,正确评价经济运行状况,得出科学的判断和结论来.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内涵经济效率研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即稀缺条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一般认为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计划和市场,再细分还应包括企业,尽管其与市场类型相同,但二者在经济组织、功能上的区别,使我们还有分开研究的必要.在资源通过市场配置所需要的交易成本比较大时,资源配置活动就内部化,进入企业,由企业进行,但是当企业配置组织成本大于市场交易的成本时,资源配置就由市场  相似文献   

18.
早在十几隼前。国家就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工作方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强调“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可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一直不很理想。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6万户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表明:当前工业经济效益堪忧(详见《中国信息报》1997年4月16日第2版)。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目前对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方法不够科学,因而造成误导有一定的关系。1992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工业生产评价考核指标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湖北省6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项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给各项指标赋权,并应用优化的TOPSIS评价法对其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然后根据各县市经济实力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度,将湖北省全部县市分为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各类型县市之问的不均衡发展,与此同时比较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江、浙及中部各省之间的差异.最后就如何解决湖北县域经济非对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田振兴 《山西统计》2003,(12):18-18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我国在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稳步适度地发展虚拟经济,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在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虚拟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实体经济有效的延伸,为实体经济提高效率提供有效的空间。因此,发展虚拟经济,既要充分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促进实体经济跨越式发展,又要从宏观上驾驭它,趋利避害,防止其过度膨胀而产生消极破坏作用。一、正确认识和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