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辩论、灌输、讨论等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能够发挥以理服人的作用。将“论辩”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一种概念化的方式创新推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正确的与错误的、进步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相互冲击。特别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只有同时代同生活保持紧密般的联系,全面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做人的工作”这一特点,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理论教育、情感教育与实践活动三结合”的工作思路。(一)理论灌输是思想教育的基石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建党初期,列宁主张过“灌输论”.经过“灌输论”争论,特别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列宁的思想教育思想由“灌输论”转变为“说服论”,这一思想转变对于我们坚持群众观点,更加有效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小公民的思想道德工作是培养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面临新的机遇、严峻挑战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需要。从小公民最集中的校园着手,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德育评价体系,切实使德育工作更富有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持久性,保证小公民思想道德工作的质量,以此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韩杰 《理论界》2005,(5):182-182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素质的核心,是决定其发展的“源”动力。本文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为核心内容,阐述了优秀人格、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等高尚的精神境界对于提高人的思想品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提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南方论刊》2010,(6):I0030-I0031
“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提升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龙华街道清湖小学抓住时代发展脉搏,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以青少年智能机器人创新教育工作为载体,积极打造科技文化特色,通过创建机器人训练室以及开展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唱响了创新主题,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智能机器人”目前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受多样化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使得大学生思想理论灌输方式十分迫切地需要转变与创新。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理论灌输的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注重生活化过程;开拓网络思想理论灌输的空间,采用多样化灌输方法的实践路径,能适应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发展,有效实现大学生思想理论灌输的转变,进而增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师范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政治修养与职业道德水平。因为师范类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培育教育型人才为主。因此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目前,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创新。加强对地方性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有利于提高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思想道德及政治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包晓峰  衣永红 《理论界》2013,(5):193-196
多年来,灌输一直被当成一种非法的教育手段而为人们所诟病和唾弃,人们甚至因为灌输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深刻的误解。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必然要从“实然”与“应然”。也就是路向与目标双重维度澄清灌输的合法性,并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双重尺度对其进行重构。为此,需要从根本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念置于主体闻性的视域之下。  相似文献   

10.
胡梦颖  刘伟  刘玉晨 《南方论刊》2023,(1):96-98+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许多关于“灌输”的论述,他们都强调“灌输”是一种理念而非“强灌硬输”的具体方法。在当今时代,将“灌输”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工作,必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推进"医教结合"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背景下,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求日趋急迫。鉴于我国专业化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的现状,将现有教师培养成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既可以有效满足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需求,又可以响应国家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号召。通过对"医教结合"项目学校教师培训的实践总结,明确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着重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评价体系、后勤保障等方面对医教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探讨,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促进"医教结合"教育改革,造福广大残疾儿童。  相似文献   

12.
研究落实中央军委关于抓好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指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赋予军事教育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军事教育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思路、目标和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实际数据对转型社会中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与"信访"的功能演变及制度困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主导的市场突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促使民众"信访"行为动机转变、利益表达需求激增,形成所谓的"倒逼"效应的重要根源。因此,信访制度舒困的根本对策在于"开源式"治理,推动发展战略的转型、制度的民主化法治化变革以及社会的组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难得糊涂"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其所标的的核心内涵,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糊里糊涂,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忍让与避就,而应该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积极的思索与进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种痛苦与彷徨、无奈与感伤;从哲学意义上看,其所标的的核心内涵,又应该是一种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理解与认同.封建社会后期,"难得糊涂"思想所体现的,则是一种封建社会及文化对人性的压抑性.在广泛流行的过程中,"难得糊涂"思想的核心内涵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其积极进取的思想成分逐步丧失,而其消极、退让意义上的思想成分却得到了强化."难得糊涂"思想的产生,乃中国文化发展之必然,而它的变异及广泛流行,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剧,这一悲剧的产生,肇始于中国文化的保守性、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压抑性,以及封建专制王权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恣意践踏与摧残.  相似文献   

15.
作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不仅用自然哲学来框范人生哲学、社会哲学,而且,他的一些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美学价值.老子的"虚静"观,在自然哲学、人生哲学、社会哲学、美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两课”教师 ,深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两课”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休戚相关 ,互联网时代对“两课”提出更大挑战 ,“两课”教师任重而道远 ,敬业精神有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社会中,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变化中的社会需要和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质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就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必要性以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卫国 《晋阳学刊》2007,(1):118-121
周作人建构的“人的文学”这一文论体系,建立在新村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具有辩证性和空想性的特征。由于陈义甚高,“人的文学”的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多少可行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文学”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作为理想参照系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叶进 《云梦学刊》2001,22(1):86-88
当前,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朝着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等方向变化.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既与国际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又充分考虑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是指导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因此,作风问题至关重要.要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在思想作风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在学风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在工作作风上,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领导作风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的纪律,坚持干部工作原则;在生活作风上,要坚持清正廉洁,反对消极腐败,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骄奢淫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