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中国的艺术思维是以谈哲学的面孔出现的。中国美学伴随“原型”的艺术复现思维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人类文化学、原始思维学上的“神话”原型复制,一是本初意义上的意象。重辩证思维,不尚形式逻辑思维。文学、美学以情感性、想象性擅优,不是模仿和再现。其思维特征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哲学的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本体论知识论的考量是哲学转向的最重要标志。苏格拉底哲学与其说转折性不如说奠基性导向性。笛卡儿“我思”哲学具有转向意义在于它凸显了“自我”、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 ,但它并未完成转向。康德以“批判哲学”和“先验主义”完成了笛卡儿开创的哲学转向 ,主要表现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变革”和将本体论从认知转向实践。黑格尔以绝对精神 (理性实体 )的辩证运动“克服”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论” ,在逻辑上实现了传统本体论和知识论的终极目标 ,他的辩证法为哲学转向提供了武器 ,但被他的体系封死了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是当代“实践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黑格尔以后的一个半世纪西方哲学处在重大转折期 ,但尚未完成。“语言转向”和“生存实践转向”对于哲学转向都有积极意义 ,但并不成功。在哲学转向中要重视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3.
郑向东 《社科纵横》2005,20(3):115-116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人们不懂得辩证法,不善于自觉地辩证思维,是造成科学发展发生波折、产生所谓“科学疾病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理论自然科学家愿意从历史的存在的形态中仔细研究辩证哲学,那末这一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恩格斯语)。  相似文献   

4.
长期来,在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由于缺乏充分而明确的共同准则,哲学上的相互影响并不明显。马克思主义者向来都是依照恩格斯的方法,把所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唯心主义(主观的、客观的、或“改头换面的”)和唯物主义(机械的、辩证的、或“庸俗的”)来区分。非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完全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过于经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有着过人的哲学头脑。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新的困难和复杂的形势时,能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取决于他具有善于冷静分析和作出科学决策的哲学头脑。这种哲学头脑正是他始终坚持的以唯物辩证法思想为灵魂的辩证思维。我们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立场和观点,还要学习他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为此,本文就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两种辩证思维方法作些探讨。 同中求异的具体分析方法 所谓同中求异的具体分析方法,就是从一般认识到个别、从普遍认识到特殊,研究和把握具体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深刻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认识方法。这种方法是辩证思维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 同中求异的具体分析方法在科学认识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知道,事物的存在是以个性的存在为前提的,个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一事物同他事物的区别。虽然许多事物之间看起来相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确实相同,但是每个事物总有其特殊性,总会与他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甚至对立。科学认识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具体事物这种矛盾特殊性和个性本质,说明一事物为什么是此物而不是彼物。但是理性思维并非一开始就可以保证这种科学认识目的的实现,因为理性思维总  相似文献   

6.
赵天成 《求是学刊》2004,31(3):37-42
德国古典哲学是由近代认识论思维范式向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转换的过渡和中介。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从人学指向的出发点、辩证方法、理论面向实际的合理内容等诸方面都生动体现了这一哲学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逻辑关联。在这方面,黑格尔的独特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哲学恩格斯“哲学终结”观的若干比较与分析外推背景下的总体性:对总体性的一种辩护西方话语霸权下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之反思“海阔天空各自飞”:中国哲学史研究方式管窥萨特:前进一逆溯的方法—《辩证理性批判》解读中国和合思想与21世纪的人类和平后现代哲学与当代理性观构建论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哲学视野中的主体心理学与存在心理学,’,合”的“形而上学”—论心理学哲学的理论根基、内容与功能试论现代历史观念的演变与问题【当代哲学问题探索】认知思维方式的生存论转向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人的生存维度…  相似文献   

8.
辩证的思维是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人类思维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古代东西方各国的哲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印度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值得人们努力发掘。本文力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我国哲学界,人们都承认黑格尔哲学包含着“合理内核”,并在说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时,总是这样地叙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这一叙述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些人对“合理内核”的理解却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把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看做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这种理解,既不符合黑格尔哲学的实际,又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论述。一、辩证方法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评述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10.
"追寻本体是哲学存在的根据",然而传统哲学不是把"本体"视为远离现实的"自在之物",就是把"本体"具体化为"实在本体",最终致使"本体"不能真正得以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扬弃并超越了传统的本体观,把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内在超越性与对外在客体的意向性辩证地统一于实践中,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中,从而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1.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从哲学基本问题上批判佛教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完整的唯气哲学,发展了《易大传》的辩证思维,其“民胞物与”思想奠定了中国近古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他的关学对中国近古唯物主义传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哲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冲出书斋面向社会,企图为现实变革和政治斗争提供方法和准则。现实需要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紧迫性决定了中国近代哲学的肤浅与庞杂。在中国近代这个博引古今、包罗中西的哲学体系中,到处充满了各种明显的和隐藏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进步的和守旧的矛盾与冲突。“独”与“群”则是这众多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独”指个体、特性和自力,“群”指整体、合群和利地。“独”与“群”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由于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不能正确地协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于是,便使中国近代哲学时时处处暴露了“独”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传统的“一分为二”、“抓主要矛盾”等哲学思维方法在实际运用进程中因片面理解而暴露的问题出发 ,提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学习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并论证了这一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什么?”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哲学作为哲学”这一重言判断,要从关系中去理解。“哲学”与“科学”都运用概念;但“哲学的概念”是“辩证的概念”,它自身变化发展。“辩证的概念”为“自由的概念”,以“自由概念”建构起来的“哲学大厦”,是“可移动-可变化”的“自由大厦”。概念是“自由”的,亦即概念为“创造”的。“哲学”为创造性的学问。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中,某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没有常规工作”的“科学”,“哲学”只是严格意义上“范式”的科学。在某种“哲学原则-范式”指导下进行的对具体问题的“解题”工作,主要是“科学性”的,而科学家在进行“范式转换-科学革命”工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做“哲学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印度在古代既是一个宗教极为盛行的国家,又是一个哲学相当发达的国家。古代印度人十分崇尚“直觉”的认识方法,而且也很富于辩证的思维。这是人们通常所了解的事实。然而这一事实也并不排除另一同样存在的事实,即印度在古代亦是一个逻辑学达到很高发展水平的国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中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生  邓诗泉 《探求》2004,4(5):22-23,21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社会发展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运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闪耀时代精华的光芒,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6,(5):20-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重要的哲学基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确立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其体系的建构坚持了辩证联系的思维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其价值取向坚持了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刘丽 《社科纵横》2010,25(11):11-12
本文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领导工作的坚实基础,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实质是实现辩证思维,要正确认识思维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分析研究问题善于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坚持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牢牢把握新形势下领导方法的创新,坚持运用科学领导方法、民主领导方法和依法领导方法,推动领导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西辩证思维结构的共性──评《文化比较中的中国》艾四林联邦德国著名中国哲学史学专家汉斯·海恩茨·霍尔兹的新作《文化比较中的中国》作为《辩证思维丛书》第9部于1994年由科隆了特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导言外由两大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语言和世界图...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一九三八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四章二节中,极其简练地概括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方法的四个特征。当斯大林在世时,这四个特征被抬高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和“顶峰”。可是,在斯大林逝世后,又把它说得一无是处,把“倒退”、“形而上学”的帽子统统扣到斯大林的头上。到底应该怎样认识斯大林关于辩证方法的论述?它是前进还是倒退?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这不仅是理论上需要弄清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遗产的态度问题。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