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汉表量结构中物量词的隐喻构建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证明隐喻认知在英汉表量结构物量词的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从共时角度分析英汉表量结构的隐喻现象的同时,试图对其中的物量词与名词之间的异常搭配现象作简要归纳。主要归纳出两类隐喻性的异常搭配现象:一是映射型名量搭配,一是错位型名量搭配,它们分别反映出不同的隐喻认知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2.
量词或表量结构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而且一部分量词或表量结构还具有隐喻性。本文基于隐喻的相关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量词结构中的隐喻现象分类进行探讨,并对此结构的形成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英汉语量词和名词的隐喻搭配体现了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观察视角,反映了认知主体对计量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认识突显和相似性是名量隐喻性搭配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量词或表量结构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而且一部分量词或表量结构还具有隐喻性。本文基于隐喻的相关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量词结构中的隐喻现象分类进行探讨,并对此结构的形成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英汉语量词和名词的隐喻搭配体现了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观察视角,反映了认知主体对计量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认识突显和相似性是名量隐喻性搭配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汉英量词数量众多、用法灵活,体现出量词与名词搭配时所形成的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文章通过汉英对比的研究方法,应用Langacker意象理论中的视角、认知域和突显等理论对汉英量词的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进行认知解读,发现其共性在于汉英民族使用量词时经常存在对相关事物对象进行突显,选择不同的认知域和进行视角转换所致。  相似文献   

5.
意象理论在汉语量词辨析中的认知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量词数量众多、用法灵活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量词总是与名词搭配使用的,它们的搭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认知内容.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汉语量词的辨析运用方面有着独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表量词是人类语言符号体系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既标示单位和量,也表示类型和性状,在汉语中已立类,但在英语中仍然作为名词的一种特殊类型对待。从形式、意义和功能角度对比分析,可以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表量词既有在类别、功能、搭配等方面的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存在诸如表量词数量、结构、可数个体名词表量等差异。对于汉英两种语言中不使用表量词的情况,也可以从符号学的宏观视角将其视为隐性量词、零量词或无标记。  相似文献   

7.
从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名量词使用情况调查的结果来看,学习者对于名量词中搭配名词所凸显的特征把握较差.因此本文从认知角度,从人类语言思维的共性上,解释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名量词中搭配名词凸显特征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没有量词词类,但并不能说明英语中不存在表量的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英语中不仅存在表量的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量词还具有隐喻性。结合隐喻和英语量词的研究成果,从相似性和互动性考察了英语隐喻性量词的构成以及隐喻性量词和所修饰名词的三种搭配关系,然后从修辞、语言、认知三方面探讨了隐喻性量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量词是汉语名词数量结构中的必需成分。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量词的属性和功能以及语法化等问题,对于量词的产生及数量结构变化关注不够。量词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有内在的语言基础以及外在的认知条件。研究表明量词是在受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的类推作用下产生与发展的。可数名词数量结构首先受到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的类推作用产生了"名词-数词-名词"的序列构造,进而右侧名词逐渐由左侧名词同范畴的名词取代。由于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变为"数词-单位词-名词",在类推作用下,可数名词数量结构也演变为"数词-名词1-名词2"序列构造。在新的序列构造中,中间的名词经过语义虚化后,最终发展成为量词。  相似文献   

10.
选取英语中表量结构的基本形式"a(n)N1 of N2"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探析N1量词 、N1名词和N1动词分别与无界性的语义焦点N2的组合机制.研究发现,英语表量结构的建构通常有四种方式,即N1量词与N2之间的转喻映射 、N1量词的搭配原型(N2′)与N2之间的隐喻映射 、N1名词与N2之间的隐喻映射 、N1动词与N2之间的概念整合.其中转喻映射形成的表量结构可视为原型,其他三种类型是在原型表量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或概念整合依次拓展而成.这说明英语表量结构的建构是在多种认知操作下进行的一种渐变的 、有梯度的过程,不同类型的表量结构之间存在着认知理据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名词是基于原型理论建立起来的词类范畴,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典型成员的所指是离散的、具体的、占有两维或三维空间实体,具有最多的名词语法特征;非典型成员以原型名词为参照点,具有部分名词语法特征。名词跟动词、形容词、量词、区别词等存在着交叉。名词的次分类以量词作为形式标志,可以分出层级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12.
从名词加量词角度分析,汉语中“生命义”名词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生命义”名词一般能带个体量词,但绝对不能带度量词,另外所搭配动词是“自主”动词的典型形式,它的所指是强“个体性”、有较高生命意志的事物。倾向于加个体量词与绝对不能加度量词,已初步成为“生命义”名词的形式“标签”;事物生命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强“个体性”,名词的“生命义”与名词在“空间义”方面的强“个体性”特征相对应,以及与强“自主”的行为性特征相对应;“生命义”、强“个体”义、强“自主”义,是一种跨越了词类层级的、而在语法的释义世界中自成系统的、具有相随性的一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概念整合理论起源于心理空间理论,是关于复合语言单位意义整合生成的一种认知学说,目前已成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和研究之中。在中国经典诗词中,涉及主题思想现实化的整合模式有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单域型网络整合模式和双域型网络整合模式。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的特点是四个心理空间的组织框架是相同的,其中两个输入空间的所有元素彼此之间都呈现出映射关系,诗词的主题思想在两个输入空间的对比整合中产生。在单域型网络整合中,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是不同的,而且只有其中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为该空间提供组织框架,继而被作为解读诗词主题思想的基础。同单域型网络整合一样,双域型网络整合的两个输入空间在组织框架上也非常不同,但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均有一部分结构或特征被投射到合成空间,通过组合等认知运作机制而产生诗词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4.
宾语数量名结构中“一”字的省略必然引起人的认知心理上的变化。本文试从认知语言的角度,由距离像似动因及范畴化原型理论来分析宾语数量名结构中“一”字省略后引起的句法、语法、语用等变化问题。由此得出了“一”字省略后,整个结构数量意义减弱,语法性质不活泼,搭配受到了限制,缺乏独立性,语体风格发生了变化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秦简中的量词及其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批秦简共有量词47个,物量词系统完备,动量词系统已经萌芽。秦简量词研究改写了我们以前从传世文献量词研究中得出的诸多结论,具有历史词汇学价值。与甲金文相比,秦简量词在数量上有了进一步发展,语法化也更进了一步。但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还不确定,其内部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数.量.名"结构仅2见,反映了秦简量词发展的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定语位置上名词的句法表现及其语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把定语位置上的名词分为领属定语和属性定语两类.二者在句法表现和语义特征上存在着明显的对立:领属定语句法上表现为能前加名量词,能受形容词、区别词、名词等定语的修饰,语义上显现出空间义、有指义、外延义;属性定语与之相反,句法上表现为不能前加名量词,不受形容词、区别词、名词等定语的修饰,语义上显现出性质义、无指义、内涵义.文章还指出,做定语不是名词的典型句法功能,而是名词非范畴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宁乡方言在构词和构形方面的几个特色中包括名词的几个后缀、形容词的几个后缀、数量词中缀“是”及多功能后缀“唧”等。这些特点说明宁乡方言虽属于湘方言中的长益片,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到娄邵片的影响。这说明宁乡方言是湘方言长益片里一个特殊的次方言。  相似文献   

18.
汉、英语中都有表示数量的范畴,区别在于汉语量词独立成类,英语中在名词之下有一个次分类表数量。通过对汉英量词(该文只指名量词)分类的分析,发现只有个体量词属汉语特有。该文解释了"量词"译成英语的译法,重在强调英汉量词系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名词所指具有空间特征,故名词具有空间义,名词也具有空间量,空间量是名词主要的词类语义基础;名词空间量的主要语法形式是名词加量词来修饰。名词表达空间义时一般出现在句法结构的主宾语的位置上,以加量词为常式,但表示类指性事物时不加量词也具有空间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汉语别具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汉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和语用功能,这一语言现象的生成体现了人类的隐喻认知机制,其特殊的修辞功能是量词的语义特征投射到名词认知域中产生的结果。汉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的认知隐喻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一语言现象的幕后认知过程,为解释语言结构与人的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