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当前经济和社会形势来看,劳动者工资的增长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通过劳动力价格与就业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得出结论:首先,我国当前的工资水平总体较低,尤其是农民工等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低,其工资水平的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第二,我国有条件实施工资与GDP同步增长计划。第三,长期看,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有利于缓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能够促进消费需求,改善需求结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政府要对市场的行为持客观、中立和审慎的态度,并防止工资过度增长带来的就业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综述技术进步偏向和技能溢价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Acemoglu提出的"任务-技能"模型,讨论劳动力市场均衡以及技能溢价的决定因素,利用2006年-2016年中国人口和就业数据,从技术进步偏向角度,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技能溢价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偏向于提高高等级技能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呈现显著的技能偏向。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高等级技能劳动力的工资,而不利于中等等级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增长。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水平又是由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所决定的,其中经济增长决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即需求水平:而经济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容量.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成都市近年从业人口的变化趋势、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就业率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效应,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在经济指标持续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劳动力需求的发展趋势,探索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提高城乡就业率的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但在实阡工作中.农村劳动力对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政府出钱买培训成果而农民不领情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陈姣 《中国劳动》2012,(10):22-24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贵阳市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挖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城镇化改革,加强基层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维护农村劳动者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6.
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是201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稳就业"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稳就业"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调查失业率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力争劳动参与率稳中有升,以及工资水平的平稳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升。要继续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并完善失业预警体系,加强积极就业政策的协同,并进一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时,要准确识别失业性质,根据其特点来推进相应的政策实施,并要注重发挥失业保险制度这一社会安全网的兜底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0-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流动劳动力的重点流出与流入中心,运用差序格局理论,从地缘角度考察流动劳动力就业地选择,并通过Mlogit回归方法,对影响流动劳动力就业地选择因素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劳动力依然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收入对于就业地选择仍具显著影响。同时,就近迁移比重变大,说明经济发展在收敛,地区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8.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吉林省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业工作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可能给就业工作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吉林省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供求总量日趋尖锐;劳动力素质偏低,结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进入职场带来的不只是解放劳动力的福音,还有社会对于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法的巨大挑战。应当看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兼具破坏性与补充性双重性质,虽不必过于担忧"技术性失业",但须有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意识和措施。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所衍生出来的劳动法问题,首先,应明确人工智能不能成为劳动者,可通过制定《机器人伦理宪章》对其进行保护;其次,人工智能换人必须实体合法、程序合法;最后,未来劳动法改革必须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具体问题,一一应对。  相似文献   

10.
金晓娜 《劳动世界》2016,(36):13-14
生育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不受重视,而生育保险对我国女性劳动力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情况来说,生育保险制度虽然在保护母婴健康、促进女性就业、维护女性权益和保护女性劳动力的恢复与再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生育制度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性别亏损对女性就业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在社会性别视角的基础之上,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基于社会性别视角下生育保险制度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行详细而简明的分析,同时,从改善女性就业形式的角度提出针对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议和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江西的就业工作全方位推进,新的就业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继续有序转移,小额担保贷款继续积极地促进就业,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向好。但与大多数中西部省份一样,作为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的内陆省份,总量富余、结构短缺仍是做好江西当前乃至今后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2.
李伯勇部长在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就业是否稳定,失业能否控制,既关系到劳动者安居乐业,更关系到国家稳定及改革大局的成功。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状况,决定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长期性和在全国的突出性,目前除了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巨大压力外,全省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600万人,国营企业富余职工在60万以上,停产、半停产的特困企业涉及到的职工达30多万,失业职工预计今年将达4万人,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稳定我省的就业局势,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形成符合我省就业工作实际的新思路,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劳动部门作为政府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掌握当地城乡劳动力数量、素质及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掌握城乡就业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调查分析和预测失业职工  相似文献   

13.
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二五"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工资水平提高,以及扩大内需和提高汇率形势下增加就业的挑战。因此,要努力做到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发展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拉动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同时,还要在现有积极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新古典范式的实证分析方法,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进行研究。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生产的技术,具有协同性、通用性和创造性等技术-经济特征。这决定了人工智能的一般就业效应和特殊的就业效应,包括技能和空间视角下的两种就业极化效应。应对其影响,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系统着手,在反思现有解决思路和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新设计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新型就业形态下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的挑战与应对方法,并具体介绍了韩国的新型就业形态现状。对就业数量和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些岗位和工作变化过程中政府、企业、个人及制度如何适应和变化。为应对新型数字技术,要提供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性,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改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障规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数据资源,选择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性指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有向好趋势,但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大的下降风险,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其中,毕业生相对于城镇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就业满意度有适度提高,就业稳定性比较平稳,但两者水平均不高。毕业生就业期待与现实的偏离,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就业资源分配不均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参与社会劳动的主要途径.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机制的公开公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原来劳动力资源通过行政调配方式让位于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和调节劳动力资源,政府的职能由安置计划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促进就业.试就市场就业机制遵循和体现的平等就业原则以及当前求职者关于劳动力市场平等与公平问题的反映,从操作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低端化、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过分依靠外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也由以往的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变为环境资源约束、劳动力短缺和缺乏核心专利技术,高消耗、高污染部门的生存空间日益缩窄。从国际形势看,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在向绿色经济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格局的决定因素,绿色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经常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具有中国经济发展领头羊地位的广东省率先制定了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就业,即要通过培养劳动力的绿色就业能力,提高产业发展与劳动力的匹配度,来提供绿色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绿色就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幸福感的根本途径。本刊刊发的这篇"绿色就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从广东省发展绿色就业的现状入手,研究发现经济活动中的绿色就业需求增长点,并探寻通过发展绿色就业来促进绿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特别是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相似文献   

19.
张明 《劳动世界》2010,(4):10-12
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和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取决于西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本文针对影响西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众多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西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解决了综合素质评价中主观、片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人工成本课题研究总体情况第一,建立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企业产品滞销,各项成本价格上涨,经济效益下滑。特别是近几年来,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对企业效益和就业形势产生极大影响。目前,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如何处理好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各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