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就业压力下,地方高校都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创业生态系统,但实际效果却不佳.本文通过对南阳市四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发现,该类高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意愿,但创业能力不足;基础性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不明显;逐渐完善的的创业生态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但真正能促进其成功创业的支持很少.地方高校应着力与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一起为大学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如何进行结合成为了高校教育管理共同关注的问题.各高校相继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和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案.本文通过广东某高校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资源整合、组织动员、氛国营造等方面着手,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渐形成了以“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全程化”为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采用文献法对2000-2014年间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进行深度回顾,发现我国创业教育主要在东部高校探索发展,其研究以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术期刊为主体,并在创业教育内涵、价值、途径与模式等研究取得显著创新成果。但在研究方法、理论、质量方面还存在不足,今后应进一步在大众化教育目标定位,跨学科多角度研究探索和多元化研究与实践主体构建等方面努力,以期迎接我国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背景,引导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很多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教育部开展"卓越计划",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找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做法 狠抓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应.一是积极为有见习需求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落实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政策.二是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返乡创业贷款服务,同时为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发放创业补贴.三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高校的扩招,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随之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本文将就笔者参加大学生创新创造训练计划的亲身经历为例,对大学生创业初期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多创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秦翀 《劳动世界》2013,(12):49-49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校中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浪潮,"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业态,为大学生依托互联网自主创业提供了环境.以首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对大学生创业时机情况提出有效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重点,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与分析,概括出了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模式、专业实践模式和综合模式三种.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模式针对具有一定产业化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相关辅导和支持,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在现实中容易复制与推广;专业实践、综合模式主要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主张教育要面向全体,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在现实中推广与操作比较困难.由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这就意味着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要学生、企业和高校等参与方积极协作,形成合力,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大学生的数量超过男生就业形势严峻,创业成为缓解和释放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新的增长点,何如培养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创业意识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吉首大学为例,对民族地区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和研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推动大学生创业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蓬溪县人社局秉承“创业促就业”理念,在一系列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下,围绕创业能力提升,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创业就业工作.从2006年开始,县培训中心启动了SYB创业培训项目,经过几年努力,已累计培训学员5171人,其中,妇女创业培训690人,大学生创业培训90人,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培训创业成功率超过38%(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58%以上),创业带动就业达4635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全社会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西南财经大学建立的"EASY-SKI"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全过程和全素质",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真项目和真环境",在教育实施上体现了"定位准、资源准和时机准",为高等学校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可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转眼间,2016年毕业季又将到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海归人员,以及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明年全国将有1 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致使我国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近日,人社部发出《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两项计划为重要抓手,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创新举措,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14.
曹秋  陈雪 《劳动世界》2017,(26):4-5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局面,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顺应时代背景,寻求新的就业创业途径是当务之急.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来推动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构建新的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模式,从而缓解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2年以来,在我国连续出台的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的创业群体中,包括了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其他就业困难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大学生。因此,国家政策鼓励和扶持的创业群体也经历了一个从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民工,再到高校毕业生的演变过程。由于创业群体的变化,对创业服务,包括创业意识的激发、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能力的建设、创业融资渠道等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和要求,政府提供的这些相应服务也应有所变化,同时,从事创业  相似文献   

16.
李贤柏 《劳动世界》2016,(27):15-17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及企业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岗位创造效应及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结构和质量.研究结果印证了创业带动就业滞后效应理论,在前期岗位创造效应为正,第3年效应降低.岗位创造效应受创业类型、行业和规模的影响.机会模仿型创业带动就业人数最多,生存领先型最少.创业行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三个行业是文化传媒、教育培训、餐饮类.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加,单位投资就业效应成下降趋势.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带动1.89个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就业人员中,大学生占41.99%.创业者的就业质量较高,其雇员就业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政府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在制定各种创业教育措施时,首要任务为评估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课题组深入调查咸阳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所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咸阳市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有序展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业教育丰富创新生态土壤,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发现:创业教育营造的积极校园创业环境及提供的实践机会和经验是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直接因素,而创业目的和家庭条件也是增强创业意愿的伴生因素。高校创业教育应以育人为本,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开设嵌入专业式立体化创业课程体系,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创业经验,积极营造高质量的创业生态土壤。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创业活动呈现四高和两低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创业支持政策的特殊性,即在支持机会型创业的同时,也要重视生存型创业。这也意味着,中国创业政策评价应该坚持经济评价和政治评价双重标准。在实践上,建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应以增寿为重点,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当以优化创业环境为先,以及要构建金字塔式的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比例。  相似文献   

20.
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至关重要的一环.就目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来看,新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尚有待加强,吉林省就业创业公共服务部门应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为吉林省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供权威、透明、通畅的信息渠道.并且,笔者就如何搭建新媒体平台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