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的数据,对农村女性经济收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农村男性为参照对象,使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年龄、最高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农村女性经济收入产生的影响.分析证实了经济收入上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年龄越小、教育程度越高,则经济收入越高,自评健康状况对女性的经济收入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对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享受医疗保险对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城市老年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状况越来越好,而农村老年人则不显著。不管是城市老年人还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对健康没有影响。城市男性老年人健康水平高于女性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对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享受医疗保险对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城市老年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状况越来越好,而农村老年人则不显著.不管是城市老年人还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对健康没有影响.城市男性老年人健康水平高于女性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从农民的角度,实证分析了40-60岁农村农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农民对新农保信任程度越高、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越高、人均年纯收入越高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态度越积极;身体健康程度越好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态度越消极。  相似文献   

5.
主观幸福感是主体各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积极性的情绪,并获得持续的快乐体验。本研究主要使用CGSS(2015)对6200多名全国各省劳动人口的学历分布、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人口2015年时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10年,新增劳动人口的学历逐年提高。自评幸福感平均值在77分以上(满分100分),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城乡、婚姻、就业等差异。回归分析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收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学历对主观幸福感既存在直接效应,也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收入水平可解释大部分差异,但性别例外。女性劳动人口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男性劳动人口,但前者的自评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嘉兴市五县两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1)虽然目前嘉兴外来务工人员对自身评价基本都处于一般及以上状态,但是,在工作中有将近1半的人会经常觉得疲劳或精神不振.(2)嘉兴市外来务工人员中有22.97%近三个月生过病或受过伤,有23.67%的外来务工人员近两年患过重病.(3)依据自评健康指标,男性外来务工人员与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差异不大,但是,依据他评健康指标,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要好于男性.对于不同职业外来务工人员与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言,不管是自评健康指标,还是他评健康指标,他们之间的健康状况差异都很大.(4)进城后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存在着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快速衰退引发关注。本文利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构造面板数据,采用FE-IV方法,考察参加社交活动对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社交活动会显著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情景记忆能力;与参加娱乐学习类社交活动相比,参加志愿服务类社交活动对提高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作用更大。此外,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的农村中老年人,其认知能力受社交活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别,参加社交活动对于女性、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有工作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0.
郭扬 《劳动世界》2017,(8):77-78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风貌和农民的精神状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的生活环境也有了空前的改善.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文化贫困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其中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低、知识匮乏,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滞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陕西省2010年和2013年参与和未参与农地流转的483户农户收入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前后,参与农地流转农户比未参与农地流转的人均纯收入多1060.59元。其中,农地流转对农户种植业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对养殖业收入、务工收入和农地流转流入产生正向影响,对农业补贴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影响不大。但近年来,农户务工收入等非农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农户兼业化程度也逐渐成为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一再缩小,通过调查仙姑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以此为基础建立回归模型,结合个案研究法研究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与经济收入情况等是影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应该整合农村留守人群,形成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发展养老机构是建立在了解基础需求上,逐步发展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扩大自身优势,重视老年人健康并且提升自身医疗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指父代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程度,是衡量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重要指标。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高低收入家庭子女不同分位点处的收入差距,并运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将收入差距分解为受教育水平、经验及工作类型等因素影响的特征差异和基于家庭环境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回报差异两部分。结果显示,不论是高收入家庭的子女还是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收入的高低主要由自身的特征决定,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特征差异,回报差异只在低分位点处产生影响,由此得出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收入差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为多数学者所讨论研究,然而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老年人对自我健康状况的评价如何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呢?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依然十分匮乏。本研究基于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安庆市城乡数据(2015),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从老年人的婚姻、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自评健康三个角度,分析其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意愿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进城意愿不强烈,而且愿意迁移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就近选择县城和地级市作为主要的拟迁目的地。从影响因素来看,女性进城意愿高于男性;经济收入、人力资本、城市生活经历和职业地位等因素与其进城意愿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地处湖南西部的湘西州为例,基于对湘西州七县一市共400位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个体、政府及社会三个层面就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因素方面,返乡农民工中男性的创业意愿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因素的影响不显著,除文化程度外,家庭年收入、成就需要及自我效能感等其他个体因素都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正相关;政策制度因素方面,城乡发展差距负向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创业教育培训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文化因素方面,亲朋鼓励创业、创业典型被广泛宣传及包容创业失败等都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对上海等大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本文以上海市F区N镇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沪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住房类型等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上海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这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高质量转移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龄人口女性化特征凸显,但由于制度和社会现实等原因,我国女性老人普遍较男性老人退休早、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健康状况差、遭受歧视更多。关注研究女性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和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是应对我国老龄化迫在眉睫的行动。本文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女性老人幸福感面临的经济困境、健康困境和心理需求困境及其主要原因,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体四个层面给出了提升女性老人幸福感的可行性方案。呼吁给予女性老人更多的关注,并制定具有性别差异的社会养老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河南省12个地级市的1179名老年人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影响其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老年人幸福感普遍较高,其中个人年龄、与子女的关系、孤独烦闷感、经济满意度、日常开支承担能力等是其最主要影响因素,可提取经济能力、精神感受、家庭关系和生理年龄四个公因子.大力培养老年社工人才,促进老年人精神健康、家庭和谐,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经济收入,是提高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业生产实际所需劳动力、非农就业隐性失业劳动力数量的测算,估算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594.6万人,并结合调查数据对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女性劳动力占剩余劳动力的比重较大,剩余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