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温州市三个医养结合示范点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并从三家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情况、老人的养老需求及服务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机构存在着老人能力评估标准不够合理,医疗需求和精神慰藉需求难以满足;专业人才匮乏,医疗成本较高及缺乏有效的护理质量监督机制等问题.并提出建立评估机制,重视非正式照顾;加强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和切实履行好管理和监督职责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百善孝为先"是先人对"孝"的最高的认可与评价,我国的反哺式养老就是推崇孝道.孝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更是精神上对父母的关怀.再者,老年人晚年希望回归家庭来养老,最主要是家人带给他们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但是老年人精神上处于空巢的状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子女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缺失关注,老年人自身的原因等,了解老年人精神慰藉中难以得到满足原因,对症下药,对老年人健康养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徐州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与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在全市六个地区,对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0%.结果:168人中,老年人中愿意居家养老者67.3%,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者20.2%,愿意在社区养老者8.3%,没考虑过者3.0%.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子女数,对家人赡养满意度及有无医保.结论:徐州市老年人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程度低但需求有所增加,应进一步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制度与模式;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护理人员待遇,培养高素质专业老年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与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同养老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运行模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开展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籍、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全面提升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与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同养老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运行模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开展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籍、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全面提升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服务难题日趋尖锐,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迫在眉睫。本研究以长沙市为调查样本,从结果看,老年人对经济供养需求仍是重点,日常照料、精神慰藉及医疗护理的需求还在增加。为应对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应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发展,机构养老需求不断增大,不少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来获得专业的照料.为使老年人能享受有品质的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的生活质量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理机能的变化、社会地位的下降以及机构的环境和服务质量等因素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因而从优势视角下对机构养老老年人进行赋权,通过自我赋权、能力培育等方式增强老年人对生活的掌控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医养结合保障人才体系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备受关注的内容,是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动、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医养结合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医养结合保障人才体系的建设可以将医疗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服务,该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需求,还可以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汤榕彬 《劳动世界》2017,(11):27-28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形式严峻.把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走"医养结合"的道路,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目前养老与医疗相分离的局面,为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提供便利.但是,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现一些发展困境,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来克服.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形势背景的描述,全面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最后对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老龄化的日趋严峻,医疗服务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随之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产生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医养结合"模式特别强调了医疗服务的重要性,成为解决老年护理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老龄化的现状、养老机构的设施、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医疗资源的整合等视角,分析了部分养老机构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变的必要性,指出转型期间对象的确定、医疗服务项目的界定和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发浪潮的来临使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问题日渐突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但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仍处于萌芽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机制创新,完善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以及晚年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特殊的生育政策,普通家庭越来越小型化、核心化,已无力承担养老的重担,因此社会养老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社会养老方式之一的养老院养老更是由于其专业化、人文化满足了老年人对于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和精神关爱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受到了人们的热捧。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在老年人的心理认知与服务接受方面优势明显.通过对案例区域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调研并实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社区自治管理服务以及医疗护理服务和老年人生活质量正相关.并以此提出相应的继续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项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将家庭养老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支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的影响以及居住安排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具有挤出效应;相比于同子女居住的老人,与配偶居住、独居和居住养老机构对家庭养老有显著负向作用。(2)养老保险强化了子女对独居者经济支持的负向影响;养老保险对与配偶居住和独居老人照料支持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3)养老保险与居住安排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存在性别、城乡与年龄段差异。同时,文章指出养老保险通过居住安排间接影响了家庭养老,即理想化结果是:在尊重老人选择居住安排的同时,养老保险弥补因居住安排导致家庭养老的缺陷。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探讨了本项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国家相继颁布了医养结合的政策,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也在各地得到了实践.本文就实践中出现的三种模式,即以养老机构为主的医养结合模式、以医疗机构为主的医养结合模式、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合的机构养老模式,在利用"持续性""可及性""负责性"社会服务递送标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大型养老机构应该整合内置医疗机构,中小型养老机构应该联合医疗服务机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应该及时转型到细分市场,尤其是加强老年人医疗服务供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是基于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基本情况,为减缓老龄化的速度和解决城市中社区老年人的养老而设立的两方面相结合的机构。运用PEST-SWOT方法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与其中的内外部的优势劣势相连接,探讨社区医养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模式是否可行,从哪方面的突破口进行改进,对我国社区中的养老需求进行探索,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社区医养结合现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一再缩小,通过调查仙姑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以此为基础建立回归模型,结合个案研究法研究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满意度、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与经济收入情况等是影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应该整合农村留守人群,形成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发展养老机构是建立在了解基础需求上,逐步发展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扩大自身优势,重视老年人健康并且提升自身医疗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现有的三种养老模式中依然是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且存在经验不足发展缓慢的状况.美国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和全面照护服务(PAEC)养老模式均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体系,对其经验分析比较,为我国养老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龄化的加深,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在这种惰况,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脱颖而出,这种机构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省去了老年人在养老院和医院两头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但是目前这种机构的供给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地考察杭甬温三地7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按机构的三个供给主体进行分类比较,即从政府、市场、社会这三个供给主体角度出发,分析机构供给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也成为全社会各方人士甚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截至2016年年初,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2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总数突破4000万,而上海市的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根据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和上海师范大学的社会保障与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长宁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31.5%,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府为应对这一社会问题,积极探索老年人居家养老新模式,致力于更有效地服务群众.本文主要了解现有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再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深入研究并分析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点,为此后预防这些风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