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国民的幸福程度通常通过“主观幸福感”来衡量,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国民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最新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障能够显著增加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而且社会保障对中国国民幸福感的促进效应远远高于经济增长,其中社会保障对低收入居民、农村居民和中西部居民幸福感的增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你幸福吗?"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热议的问题,有人回答幸福是有车有房,也有人回答工作稳定吃喝不愁.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最基本的幸福感,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又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已经成为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方式来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青海两家企业382名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对员工工作幸福感产生原因的认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和组织支持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感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本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有效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营造幸福型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个体-环境匹配理论,本文构建了个人—组织匹配对工作幸福感影响作用的概念模型,探讨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匹配”的重要性,并阐释了其通过员工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员工幸福感机制。本文有助于促进企业与员工互利共赢,特别是在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的幸福观应该是劳动和创造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幸福指数是衡量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即民生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以及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幸福感"的科学内涵,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幸福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零工经济从业者对工作节奏具有一定自主选择性,这对其工作满意度有何影响。对于此问题,本文基于代表性零工从业者—外卖骑手的调查数据,从工作时间异质性视角,根据其工作时间配置特征,在全面深入理解工作节奏内涵基础上,运用国民时间账户理论和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工作内部节奏过快会降低人们的工作幸福感;不同工作之间交替形成的工作节奏对工作幸福感具有倒U型影响;工作与非工作活动交替形成的工作节奏不仅直接降低工作幸福感,还通过挤占从事其他工作时间而产生间接消极影响。由此说明忙碌未必幸福,适度的工作流动并保持合理的工作节奏是快乐工作的重要条件。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时间配置等理论,还为零工经济就业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员工“幸福感”是企业重要的情感资源,探究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是实施“幸福管理”的前提条件。对广州餐饮业员工“幸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幸福感”状况较好,“幸福感”水平在不同人口维度上均有差异,工作潜力对员工“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并结合研究结果阐明“幸福感”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业人口幸福工作寿命越长,自身及家庭的生活质量越高,社会越能和谐与稳定。文章基于C GSS数据,采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我国2005-2010年分性别在业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和幸福工作寿命。主要发现:(1)2005-2010年我国全体在业人口主观幸福率都在88%以上,总体上在5年间呈增长趋势,且年龄分布呈"U"型,即在业人口刚参加工作和退休前比中年时主观幸福感高。(2)2005-2010年全体在业人口刚参加工作的预期幸福工作寿命都接近43年,各年龄组幸福工作寿命在5年间基本稳定,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减。(3)2005-2010年男女在业人口的幸福工作寿命占预期工作寿命之比呈"U"型,且在40岁之后,该比例的性别差异明显拉大。因此,企业可提供40-49岁组在业人口最长的带薪休假时间;同时,推行"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帮助女性在业人口平衡工作家庭关系,以提高在业人口主观幸福感,延长幸福工作寿命,构建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指数作为评价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引起了普遍关注,也为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方法,构建了"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工会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对高校教师的关爱度是大势所趋,高校工会只有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以真心关爱教师为基础,不盲目追求工作形式的创新,从教师需求出发,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高教师幸福感指数,工会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信赖,更好地为教师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开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已成为竞争的主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员工敬业度和幸福感对员工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影响,该方面的管理是获得企业业绩和解决人才流失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所以,基于幸福指数视角下的企业员工敬业度研究很有意义。本文阐述了员工敬业度和幸福指数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企业的影响,最后总结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是个人对自身状况的积极情绪体验,是人的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公务员的幸福感如何将狠大程度程度上影响其工作状态,目前,基层公务员由于薪资收入被误解、升职空间有限、心理落差较大、组织关怀不够等原因造成他们出现了"幸福困惑".为此,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幸福感,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合理收入增长机制、职业上升机制、心理疏导机制和组织关怀机制.  相似文献   

12.
工作环境对于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城镇居民工作环境调查(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并借鉴情景模型理论和组织学的相关理论,来讨论工作环境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作环境对居民的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具体而言,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工作收入、工作性质、工作自主性、工作冲突、组织沟通、组织支持决策权和组织信任,而工作时间与组织承诺对居民的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作用。另外,工作环境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受到工作意义的负向调节,工作意义越强则组织工作环境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越小。即当工作意义较弱时,工作环境对居民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当工作意义中等或者较强时,工作环境对居民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要弱于前者。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指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省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加快完善,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有力提升。对于幸福,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欣喜和收获:社保缴费困难人群不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外卖、快递人员被纳入工伤保险范畴,失业人员每月都能领到失业保险金,就医患者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在不断“撑大”的“社会保障伞”下,每个人都从中感受到了温暖。  相似文献   

14.
深圳特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通过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居民自行创业,通过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临近退休补贴、灵活就业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提高当地征迁居民再就业能力,调整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等措施为征迁居民提供了就业保障,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对雄安新区征迁居民的就业保障机制的建立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龙泉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人才为本、就业优先、保障并重"三大主题,通过落实城乡统筹、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城乡百姓、完善政策制度、妥处劳资纠纷等途径,全区成功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乡居民就业有岗位;城乡居民医疗有保障;8.52万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织起了龙泉城乡百姓幸福之网。  相似文献   

16.
幸福企业已经成为企业科学发展、温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创建幸福企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幸福企业应当具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科学的管理制度、良好的企业形象、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和企业员工较高的幸福满意度五大方面的指标。由工会的性质、职能和活动特点决定,企业工会在幸福企业创建过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发挥重要作用:一是着力于协调劳动关系,营造和谐幸福的发展环境;二是着力于提升企业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文化环境;三是着力于振奋职工精神,营造和谐幸福的工作环境;四是着力于体现企业关怀,营造和谐幸福的温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庆市石油企业133名一线男员工的调研,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工作-家庭冲突和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水平,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工作-家庭冲突中负向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而给出提高员工主观幸福感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能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一个家。""幸福就是老了能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社保,每月有养老金,生活有保障。"……幸福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对幸福不同的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人民幸福,而"人民幸福"主要体现在"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就业有岗"等方面。铸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武胜县人社局坚持"民生为本"工作主线,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每  相似文献   

19.
农民幸福感是农民的一种主观感觉和体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的幸福感是农民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生活区域的物质生活环境、精神文化环境、社会福利保障情况、生态环境、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等的整体评价和感受。影响农民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经济状况、精神文化、生存环境、民主进程、保障程度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建设等几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社区卫生服务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佳的基层医疗模式,它提供的是一种面向社区的,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改革医疗健康体制和医学服务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是适应人们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此课题通过采用问卷形式,了解松江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并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角度分析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利用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知晓程度、满意度等,寻找影响其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因素。以此希望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尽可能满足广大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