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对我国民族学知识方向的探索,离不开对老一辈民族学家思想的重新梳理。深受社会学与人类学影响的吴泽霖,在种族与民族问题上有着精辟的见解。吴泽霖坚信人的社会性高于生物性,反对一切基于人的生物学特质的种族等级论,并剖析了造成种族与民族不平等的社会原因。吴泽霖认为,通过实地调查,可以深入理解每个民族自身的发展脉络与文化传统,消除关于其他民族的错误认识。在此基础上,吴泽霖强调,推动随共同社会生活而来的自然融合,可以实现民族之间的精神团结,这才是中华民族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谷苞先生在学术生涯早期参与的魁阁研究为起点,追踪其学术研究的流变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讨论其西北民族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理论与方法的内在理路。谷先生的民族研究在继承魁阁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方法的同时又对其扬弃,形成了一种综合社会调查、经济类型学与文化史研究的民族学。这一风格的民族学基于谷先生之西北民族研究经验与中国民族学的整体观照发展而来,并在其对多民族统一之中国的阐释中得到集中体现。谷先生的民族学对于理解西北民族研究与中国民族学的历史和现状仍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西民族学研究会于6月24日召开了以“民族学发展趋势与前景”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广西民族学院、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区党校、广西艺术研究所以及南宁地区从事民族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共20多人,大家就民族学的发展问题发表了意见。回、关于民族学发展方向问题。大家认为,今后民族学发展的方向,应是民族学中国化。其主要理由是:(l)民族学、人类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人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现阶段民族学研究的重点是“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杨正文 《民族学刊》2012,3(3):19-23,100
吴泽霖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奠基与发展时期的重要学者,一生所研究涉及领域较多,成果卓著,特别以苗族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从吴泽霖教授所撰写发表的苗族研究论著、调查报告中看出,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还特别关注婚姻、家庭、服饰及其它礼俗方面。从吴泽霖先生的学术研究生命历程和研究成果看,对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方法的探索:倡导民族平等,服务社会的理论探索;对婚姻家庭的理论研究;源自苗族研究的“小集体的认同”族群理论;基于苗族服饰等研究开始的民族文物与博物馆理论及实践。综观吴泽霖先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既是一个将在海外学习掌握的人类学理论方法应用于中国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基于一个族群或一个区域的具体实践为起点,逐渐形成工作模式,推而广之触及更多族群、更广区域的研究,最后获得具有学科普同性意义的理论观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日,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专业以全省申报各学科中优异的成绩被评定为青海省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这是继1995年中国民族史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后,民族研究所获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表明民族研究所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强劲的一步。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983年获得中国民族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了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六个教研室,一个影视民族学实验室,一所民族学博物馆,一个专业图书资料室,主办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青海民族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民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82—1990年期间,吴泽霖在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学术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代宗师在其生命的最后八年中,对民族学学科所作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是致力于推动我国西南民族研究的重要学术组织.在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筹建、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无不凝聚了李绍明先生的心血和学术热情.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为我国西南民族研究和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重新回顾和总结李绍明先生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筹建与发展的历史经验,有着重要的学术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京广 《中国民族》2013,(12):F0003-F0003
11月9日~18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美国国际文化艺术联谊协会主办,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民族团结杂志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报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协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提供学术支持的2013“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文字展走进了美国的家庭、学校和社区。  相似文献   

9.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7,8(2):62-70,116-118
武陵民族区概念的学术命名,是李绍明先生五十年西南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运用历史方法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之一.重提《李绍明民族学文选》、解读"巴文化研究与地域文化"学理认识涉及到的历史方法学术关联.参考"武陵民族区"概念学术命名的价值取向,从武陵地域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问题研究切入,可能寻找到创新问题原点;而"武陵民族区"作为一个特定的民族学/人类学概念学术命名的,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打开新世纪巴文化学术研究的新局面可能更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创建于1980年5月,1983年首批获得中国民族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中国民族史硕士点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该所现设有民族史、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语言文化学、教育学六个研究室和一个影视民族学实验室及青海民院民族博物馆。教职工共25人,其中专兼职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副研究馆员1人,在读博士4人,硕土5人。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29日至30日,第四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西南研究与21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由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青海  相似文献   

12.
许多读者对民族风俗习惯很感兴趣,有些读者还喜欢研究它。我们知道,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表现,它包括一个民族的习俗、风尚、喜好、禁忌、节日、庆典和礼仪等。风俗习惯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民族学虽然也研究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但由于民族史和民族理论等学科立研究工作的开展,民族历史和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问题已经主要不是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了。而民族的现状,包括民  相似文献   

13.
1977年1月26—28日,由马克思大学民族学研究室主持,在来比锡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讨论的题目是:“研究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基本任务”。参加讨论会的,有东德各民族学研究机构的代表和有关学科的专家约四十人;并邀请苏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治学的分支,民族政治学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谓是异军突起. 来自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学术背景的诸多专家学者合力促进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形成了诸多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丰富和繁荣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拼盘.  相似文献   

15.
2021年7月14-17日,由贵州民族大学、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关系专业委员会、国家民委重点基地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云南民族大学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主会场贵州民族大学和分会场云南民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6.
中部,一个在人类学民族学界备受瞩目的学术团队正在崛起!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正是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宪隆教授.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伦理学是中国学术园地中自20世纪80年代末涌现出来、并崭露头角的一门介于民族学和伦理学之间的新兴横向性跨界边缘学科,以研究民族道德为己任,在短短30年中经历了起步、发展和逐步成熟,并在宏观的学科定位等理论研究和各民族伦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民族关系专题会议暨第四届全国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关系专业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当代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联合主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河南大学、宁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石河子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9.
白冰  王珏 《民族研究》2015,(3):121-12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民族互动、社会治理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18—1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  相似文献   

20.
现代民族学利用着范围广泛的资料。直接观察历来是收集民族学材料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它也得到许多相对来说是“非经验性”方法的很大补充。这些方法包括对历史文献、考古学、人类学和语言学材料的研究,社会学征询调查,自然也包括对博物馆文物的研究。民族学博物馆历来是民族学研究极重要的基础,同时也是宣传和普及民族学知识最积极的手段之一。正因为如此,在民族学本身的发展及其学术和社会功能的体现过程中,人们对民族学博物馆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也在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