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活则全省活”,“强省之基在于强县”,“简政放权、强县扩权”,时下,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能比这些朴实而坚定的观点更能激荡三湘儿女的心旌。建设经济强省,做强县域经济,这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继实施“长株潭一体化”、湘西大开发、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之后,为加速发展经济所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显然,我们的决策者已睿智地洞察到,湖南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着力点和突破口。如今,县域经济大提速的蓝图已经绘就,强县扩权的“尚方宝剑”也交给了全省200多名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如何舞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巨龙,将成为考验他们执政能力的重要一关,也将成为三湘百姓所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在市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小,财政分配主要倾斜于市,县级财力弱,但事权(责任)却很大.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改善、扩大基层公共服务,发挥县市发展潜力,调动县市积极性,促进县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推行了“强县扩权”、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但这项改革在少数民族地区,却遭遇了与民族区域自治体制(主要是自治州)的冲突,有削弱自治州自治权之嫌;从“市管县”与“省管县”两种体制的优劣比较来说,二者也是各有利弊,后者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怎样避免“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改革与现行民族区域自治体制“撞车”,使二者“兼容”?如何在“两难困境”中作出正确抉择?我们认为,应尽快修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创新自治地方形式;细化自治地方自治权,增强可操作性;重新调整、划分省、州、县三级权力,逐级放权.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西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向县域流动,集中打造一批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辐射半径大、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县城和经济强县”.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实现“小而强、富而美”新琼结发展目标,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06,(2):65-65
花垣县因文学大师洗从文的《边城》而闻名中外,因共和国总理朱熔基少年曾求学于此而举世瞩目,更因这几年县域经济迅猛发展而被经济学家称为“迅跑的经济巨人”2005年12月22日,中共花垣县委、县政府召开县委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会议决定,投资2000万元修建民族大厦,拨款20万元建立民族工作基金,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富民强县的决议。会议对县公安局、龙翠梅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打造全国民族强县——花垣县民族工作会暨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纪实  相似文献   

5.
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与探索,目前已在除民族自治地区外的各省市取得了显著成效.民族自治地区的财政现状呼唤新的财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能够突破民族自治地区的财政困境,而且民族地区财政自治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存在理论上和法理上的相容性.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先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调整省级行政区划并修改宪法和法律,为民族自治地区更好地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作为典型的山区贫困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近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工业富县、产业富民”的路子。通过着力实施“六大一强”发展战略(水电大县、药化大县、磷化大县、茶叶大县、创汇农业大县和生态农业大县,跻身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在发展山区县域特色经济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这个在中国地图上要用放大镜才找得着的小点,一度因为贫穷、落后、闭塞被湖北省政府明确为比照享受“国贫县”扶持政策的特困县。近几年来,随着采花茶叶进入钓鱼台国宾馆和被授予“湖北省旅游强县”,其知名度大大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8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逼近3000元。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让这里的干部和群众无不感恩“616”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重庆直辖以来,我县发扬“务实树形象、苦干求发展”的精神,立足基本县情,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动力,以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拓展产业空间,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逐步构建起以县城为轴心、中心集镇为结点的结构完整、规模适度、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群,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被列为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9.
县域循环经济是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本文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和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现实必要性,提出县域循环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并在县域主导产业层面、废弃物的处置利用及生态系统保护与重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沅水之畔、湘西州南大门,有一个中国盘瓠文化的发源地———泸溪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民,秉承着盘瓠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睦相处,辛勤耕耘,为开发这片沃土挥洒热血……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这里又涌现出一批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勤劳儿女,他们不论严寒酷暑,不论路途远近、路况好坏,也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奔波忙碌于全县19个乡镇,忠诚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默默地为富民强县、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金融服务。他们就是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泸溪县农村信用联社。理清思路:为振兴县域…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同时内部各县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在产值、收入、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差距。本文在分析12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马援对古代民族地区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史实客观地论述了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古代民族地区的重要建树:治陇6年,镇抚边众,开渠引水,郡中乐业,开创了安抚少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的羁縻政策,为后世封建民族羁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经略岭南3年,百越民众“奉行马将军故事”,马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法律形式巩固自己斗争成果的将军,有力地推动了岭南百越地区郡县制和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岭南地区社会进步和民族和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社会保障权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莹 《民族学刊》2011,2(1):59-65,86-87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从宏观上决定我国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大家庭。目前少数民族已遍布全国98%以上的县市,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中城市,其区位优势、较快的经济发展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西部边疆和中部山区进入城市之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权利常常得不到实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因素不容忽视,本文在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陈灿平  姜豪 《民族学刊》2016,7(5):71-75,120-122
Tourism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Ganzi Prefecture, a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y-level tourism industry in Ganzi Prefectu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icator system of evaluat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from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ransport con-ditions.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of Ganzi prefecture in 2013 via the entropy method,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unty’s ca-pability to alleviate poverty through tour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of all, the various counties’ capability to alleviate poverty through tourism in Ganzi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eastern counties are relatively strong in this area, the northern counties are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and the southern counties struggle.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related industrie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and that the counties generally have shortcomings in their transport conditions. Thirdly,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strateg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should be formulated with regard to these issues.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 Various counties in Ganzi prefecture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research into and promo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basic infra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 condi-tions;2 ) the counties in the east of the prefecture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into transportation, op-timize their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service sector; 3 ) the counties in the north should develop their own po-tential, strengthen economic construction, improve GDP per capita,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industry, including restaurants and hotels; 4 ) The counties in the sout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iz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brand of tourism, im-proving their brand awareness and popularity. In summary, Ganzi prefecture should take poverty alleviation as a chance to innovate a meth-od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improv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promot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its counties.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特尔菲法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的指标体系 ,利用该指标体系对甘肃省肃南县和贵州省黎平县进行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 ,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两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万果  王巳龙 《民族学刊》2023,14(4):29-34, 137
以川、青区域涉藏州县的藏传佛教场所为重点关注对象,探讨涉藏州县宗教神圣场域中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渊源、演进历程、现时表达及未来期望。在具有藏传佛教传统的涉藏州县区域,以寺院为核心的神圣场域建构,是藏传佛教历史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路径。在川青涉藏州县的多民族复合文化语境下,藏传佛教的神圣场域建构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一漫长历程中,藏传佛教一方面不断调适以适应本土化的历史现实语境,另一方面则通过教派之间竞争博弈与交往交流,形成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藏传佛教文化形态。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在场的内在基础,并与藏传佛教话语体系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正反馈路径,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认同心理的地缘文化与宗教神圣场域叙事,而且还以人物交流、宗教传播及文化扩散的方式对周边乃至更远区域的中华民族文化构建产生了积极的辐射影响。同时,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川青涉藏州县多元文化语境的终极表达。  相似文献   

17.
信任: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任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和社会秩序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基础。中国与世界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证明,信任对于促进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当今各民族基本上形成一种信任关系,但影响民族间不信任的因素仍然存在。要在各民族中形成一种信任关系的互动,必须坚持在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同时需要各民族在沟通中加强相互理解、尊重与宽容,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彼此取信。  相似文献   

18.
裘丽岚 《民族学刊》2014,5(4):59-62,120-121
拉萨和日喀则分别是西藏第一和第二大的城市,在西藏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利用经济联系强度和区域影响断裂点两个分析工具对近年来拉萨、日喀则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拉萨-日喀则两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率增加,而两市之间的断裂点出现在距拉萨191.27km~217.75km附近。因此,加快西藏自治区的城市化建设,应注重保持和加强拉萨-日喀则两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以及重点扶持断裂点附近县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浓厚的宗教氛围,复杂的民族意识,多元的文化传统,人口文化素质失衡,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以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等表现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自治县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考察和聚类分析,把自治县划分为四种类别,并归纳了不同类别自治县的基本经济特征,对各类自治县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界定,为分类指导、制定并实施符合各类自治县实际的政策措施,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