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它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但是,现代化也对朝鲜族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冲击,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索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共赢道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丧失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每个民族又应保在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丧失文化传统意味着民族的消亡。民族教育中正确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要做到民族教育的现代化和现代教育的现代化。文章结合两个藏汉双语教学的典型实践,从文化的多元性角度,引发了对民族教育中双语教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9月13日至14日,由西藏民族学院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在古城咸阳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西藏、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福建等省区的四十余位学者、专家。会议共收到论文22篇。现将本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及代表发言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研讨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议题的意义 与会者认为,任何民族在向现代化进程中,都要回答和解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问题。藏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社  相似文献   

4.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出版广西民族学院周光大教授主编的《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一书,已于1998年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本以一个民族为实体,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专著。该书在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衍...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对民族传统无疑是一种冲击和挑战,但是,不能把现代化理解为“西洋化”。对民族传统应一分为二。全盘否定民族传统,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观点。在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要推平其固有的传统,包括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等,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现代化不是抛弃民族传统,也不是全部继承民族传统,而是选择吸收民族传统。改革是大趋势,也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促进民族传统中健康的、有益的方面,使之与现代化相适应,在现代化中光大,并使这些民族传统注入新的精神,赋予它应有的再生能力,使它成为一个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的标志。历史经验证明,任何民族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对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为代表的内蒙古中西部莜面食用区莜麦种植方式、加工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进行的调查,找寻在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这些方面的变化,认为莜面文化传承的要素是传统制作技法及健康饮食.莜面制作技艺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方式不尽相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也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是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现代化之间关系的几点认识,以及相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侗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了独特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意识到,侗族传统文化产生于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必然是优劣并存,精华与糟粕混杂。我们知道,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商品经济对落后自然经济的取代,是先进生产方式对落后生产方式的改造、更新,是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刊今年第一期开辟了《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专栏,并刊登了王蒙同志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最近,我们在中央党校进修部民委班举行了“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专题座谈会。现将发言记录整理发表,供读者参考。民族传统与现代化,是当前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本刊将继续组织和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欢迎读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进行展望,探讨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艰巨性,以及现代人格培养的紧迫性进行了阐述,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自身传统并能够实现自身的现代转型,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界面下的回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文炯 《回族研究》2004,1(1):58-64
本文以兰州、银川、西宁和西安的回族社区为个案,运用都市人类学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城市的宏观生态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城市回族社区的不同层面的变迁,提出面对城市的挑战,以文化自觉的方式实现自身传统的现代化是城市回族穆斯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建新 《民族研究》2006,7(1):93-101
本文大致以时间为纵轴,对以往的宗族研究进行了梳理,回顾和总结了人类学、历史学学者在宗族研究方面的理论视野、主要内容以及经验,并介绍了当前宗族研究的新动向和存在的不足。文章重点对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等框架下的宗族复兴和传统创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桂榕 《民族研究》2012,(2):44-54,109
圣纪节是云南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云南回族民间与外界互动较多的节日庆典,圣纪节打造了开放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巍山回族圣纪节的当代变迁,是对传统的继承与重构。当代圣纪节通过继承传统,保持了节日的宗教民俗特质和文化连续性;通过对传统与时俱进的文化建构,强化了节日传统,丰富了节日文化,赋予节日宗教、政治、文化多重意义,使圣纪节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并成为回族民间社会与国家基层政权成功互动的文化平台和展示窗口,成为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5.
"汉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对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一方面由于"汉化"的所指具有模糊性。另一方面,当前少数民族社会更多地呈现出现代化、全球化、大众化的特征,所以"汉化"一词应当慎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的中国乡村社区研究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进入"现代"以来,"乡土中国"便凸显在人们的面前.社会人类学通过村落社区研究来体现其"乡土关怀",形成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反思之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为实现研究村落、认识中国的学术追求,在突破功能主义的"封闭性社区整体论"和"无历史"局限的努力中,造就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省黄河南部有一部分特殊的蒙古族群体,在与周围藏族长达700多年的互动往来中,因逐渐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质,而常常被外界误识为"藏民"。80年代以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这一族群尝试通过复振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重塑民族特色和形象。本文以其中较为典型的文化复振活动--那达慕为例,通过对河南蒙古族恢复那达慕的过程的叙述,旨在探讨该族群如何借助这一仪式活动,来建构和强化身份认同意识,并进一步揭示了该仪式中地方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青藏高原区域发展的角度研究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格局,为教育现代化研究提供区域坐标,试图用新的视角揭示教育发展的过程因素和实现条件,进而形成分析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模式,这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影响青藏高原教育的四大区域性特征,旨在为实现青藏高原区域教育现代化提供研究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都处于急剧变迁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回族社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情况,例如民族意识趋于强烈并带有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政府的积极引导更是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凤凰镇回族对异族通婚的普遍接受就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