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学者,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广西民族学院美丽的相思湖畔,我们迎来了首届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和我们共同发起倡议举办论坛的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澳门大学人文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东华大学(台湾)原住民民族学院、佛光大学(台湾)人类学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等单位,对辛勤筹办论坛的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敬佩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传人中国虽然已超过整整一个世纪,但人类学学科建设的真正发展则是近年的事,而学科建设中最具有显示度的是博士点的建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从1981年复办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大陆人类学唯一的博士、硕士和学士授予单位(香港中文大学也招收人类学博士班学生),直到1998年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建立起人类学的博士点,才改变这种局面.几乎是同时,台湾的清华大学(1997年)、台湾大学(1998年),香港科技大学也开始招收人类学博士班学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类学学科的重建是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复办和中国人类学会的成立为标志的。学术论文综述是理解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本文从新型研究格局的构建,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创新以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特色与贡献四个方面对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学科恢复与重建30年以来的博士论文进行了综述。本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回顾总结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发展道路和研究成果,而且还在于明确中国人类学在发展中所处的位置、阶段以及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28日至30日,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人类学论坛在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来自日本、韩国、越南、英国、美国、中国两岸三地等二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4名专家学者与会,共收到论文29篇。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人类学与历史",围绕人类学与历史的关系,就人类学的"历史"与历史学的"历史"的关联性进行了跨学科的对话,就人类学与历史相结合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就人类学民族志的学术功效进行了思考。另外,除了这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历史"研究以外,论坛还特别关注人类学最为基本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东亚人类学本土定位时的自者与他者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换为普及教育、素质教育.适应这种变化,人类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的工作应该强化.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不降低质量.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广西民族学院等单位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经济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民族论坛》编辑部协办,主题为"跨界"、"流域"的第四届中国人类学青年论坛,于2014年12月19日至21日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南  相似文献   

7.
中山大学人类学教学和研究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1927年~l 948年,是开创和奠基阶段.杨成志、罗香林、江应、林惠祥、岑家梧等更多地运用历史学派的理论主张,从事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形成了中国人类学的"南派"特色;1 981年复办后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田野调查和专题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由赣南师范学院、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于2011年10月21 - 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大会收到参会论文85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以及韩国大田大学等海内外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2008,(4):61-62
1978年,中国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相继恢复或筹备重建。上海开始酝酿成立人类学会,1979年4月,在昆明召开全国民族研究规划会议,民族学组的一些代表呼吁重建人类学,1980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类学学会筹委会,1981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山大学建立人类学系,同年5月4日-9日首届全国人类学学术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中国人类学会,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10月17至18日,"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2011"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届论坛是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共同主办的。来自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相似文献   

11.
今年 7月 2 4日至 2 8日 ,在北京奥林匹克饭店召开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2 0 0 0年中期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云南大学人类学系、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中国市长协会同为会议的组委会成员单位。会议得到了国家民委的全力支持。这次会议以“都市民族文化 :维护和相互影响”为主题 ,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8至19日,“田野中的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建新教授、刘昭瑞教授精心组织,来自日本爱知大学、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日本冲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思想战线》编辑部、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东省民族研究所、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周…  相似文献   

13.
转型进程中的中国对社会科学学者是考验也是动力,对人类学者尤其如此.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以后,周大鸣教授始终钟情于人类学的事业,从凤凰村的追踪到乡村都市化的探讨,从人类学系的起步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到以人类学知识指导文化变迁,伴随着二十多年在人类学研究和学科重建领域的辛勤耕耘,周大鸣教授在秉承前辈学人的基础上创新,赢得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蒸蒸日上,闯出了以人类学独到视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高崇(1975~),安徽凤台人,先后获得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都市人类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华南的外来私营企业家、华人家族企业、经济人类学、市场经济与地方社会文化变迁、乡村都市化、旅游与文化等。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专业论文集累计发表论文2 0多篇,其中中文15篇以上,英文5篇,与刘志军博士合编两本专题论文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焦博士自称为"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因为他于1966年生于海南省海口市.在就读高中期间,他于16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7岁起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学习人类学,21岁进入中国社会科学最高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至今已有20年.  相似文献   

16.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现改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其创建者郝苏民先生荣休(国外称因有学术建树而得到"退而不休"待遇的学者为Professor Emeritus,我译之为"荣休",我看郝先生当之无愧)之后不久,便给了我这个机会来座谈,我十分感激.此前我来过这里一次,第一印象是,这个教学研究机构在民族学上有其值得珍惜的特色.当不少同人仍旧沉浸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等学科之间的界线的"勘察工作"时,这个学院"偏安一隅",悄然进行自己的学科综合.  相似文献   

17.
简论体质人类学在文化人类学中的应用黄新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体质人类学以人类体质为研究对象,而人类是动物的一部分,具有自然界和社会的双重后性,这就使得体质人类学成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的一门边缘科学。本文着重探讨体质人类学在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科研注重传统移民与群体研究的结合、人类学田野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面向国际前沿,勇于探索创新。中心实行"基地主任负责制",主任为周大鸣教授。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中心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大学术课题的决策。中心主要学科带头人有:周大鸣、陈志明等教授。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师为主。目前,本中心已经拥有一支综合  相似文献   

19.
一、缘起在中国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实施之时,人类学学科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凸现于世。为了适应这个伟大时代对人类学学科的要求和实际需要,也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需要,将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来进行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了。为此,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广西贺州学院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联合发  相似文献   

20.
王铭铭教授,男,1962年3月出生于福建泉州.1981年9月~1987年6月,先后作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1987年10月~1993年1月,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系,为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