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清末丁树贞先生将家传的諶鼎铭文拓本公诸于世后,金石专家纷纷收录諶鼎铭文拓本并释文,各有高见。本文逐字逐句考释諶鼎铭文,认定"諶"字是中华诚信文化的源载体。  相似文献   

2.
正命运多舛的司母戊鼎杜老一生鉴宝无数,最著名的当属"马踏飞燕"等国宝级文物。国之重器司母戊鼎几十年来令他魂牵梦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做了很多精深的研究,直到不久前还撰写了新的论文《司母戊鼎铭文形音义研究》,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的问题做出了严密的考证。  相似文献   

3.
升鼎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礼仪和生活器具,一方面"升"有"进献"之意,不仅做煮牲烹食的日常之用,还是盛牲祭祀时的重要礼器;另一方面也是统治阶级划分身份等级与权力的象征,具有"分明尊卑,区别上下"的作用。春秋时期,楚国在吸收中原姬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楚人独特的审美与高超的技术,独创"楚式鼎";争霸之路,楚风传播,又影响了一定地域的铸鼎形制。透过楚式升鼎的器型与装饰,可以窥见楚地瑰丽自由、创新包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4.
鼎是商周礼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在它身上,既凝聚了现实生活的世俗性,又饱含古人的文化想象.本文从其创制入手,通过分析上古文献,阐述商周时代鼎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世俗"二元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5.
由于辽庆陵契丹小字帝后哀册的出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以我国学者王静如、罗福成和厉鼎煃等人为首,曾经掀起过研究契丹文字的一股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契丹文字资料的声价也水涨船高。刻有契丹文字的一砖一瓦都会引起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作伪者也乘机而入,例如在1936年第83号《书香》上发表的岛田好的《辽静安寺契丹文砖额》一文中所介绍的所谓辽中京静安寺遗址出土的契丹文砖额就是一件典型的伪造品。这块砖上的铭文拓本还曾在《辽的文化图谱》等书中著录过。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22日,宜昌思源助学基金完成大学学业。会副理事长、鑫鼎集团总经理何建刚据何建刚介绍,宜昌思源助学基金会成立于代表基金会与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黄伯权签订2012年,其基金由鑫鼎集团和宜昌民建部分企业了"鑫鼎助学金"助学协议,约定向三峡大学民族家捐赠,主要用于助学、支教、扶贫帮困等社会慈学院捐赠50万元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三峡大学善活动,为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尽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鼎罐寨是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董马库乡板栗村的一个自然寨,寨里有25户人家,共120人。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这里有"来到鼎罐寨,难揭鼎罐盖"之称,言下之意是边远偏僻、交通不便。进入21世纪,它的穷困面貌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即使来了客人,也难得吃饱饭。  相似文献   

8.
卣的名称是宋代学者推定的,在传世器物中尚未见到自名为卣,但在《诗经》《左传》以及铜器铭文中,却常有"秬鬯一卣"的话.而在《周礼·鬯人》:"庙用修",郑玄注:"读曰卣,卣中尊".①于是,在研究学界对卣字的来源各个学者观点不一致,且存在歧义与争议.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不同学者对卣字提出的观点与现出土的器物铭文中对卣字的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卣的名称是宋代学者推定的,在传世器物中尚未见到自名为卣,但在《诗经》《左传》以及铜器铭文中,却常有"秬鬯一卣"的话。而在《周礼·鬯人》:"庙用修",郑玄注:"读曰卣,卣中尊"。~①于是,在研究学界对卣字的来源各个学者观点不一致,且存在歧义与争议。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不同学者对卣字提出的观点与现出土的器物铭文中对卣字的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鼎罐寨是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董马库乡板栗村的一个自然寨,寨里有25户人家,共120人.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这里有"来到鼎罐寨,难揭鼎罐盖"之称,言下之意是边远偏僻、交通不便.进入21世纪,它的穷困面貌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即使来了客人,也难得吃饱饭.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发现的突厥鲁尼文查干敖包铭文,是内蒙古迄今发现的唯一的突厥鲁尼文文献史料.根据查干敖包铭文的发现地点及其印记,可推断该铭文应属于后突厥汗国可汗家族阿史那氏的旁系家族,纪年约在7世纪末至8世纪初,极有可能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突厥鲁尼文文献史料.结合汉籍史料和笔者的田野调查,可推断后突厥汗国的“黑沙南庭”即为达茂旗一带的草原.而查干敖包铭文,则印证笔者有关“黑沙南庭”的这一推论不误.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种和而不是分。这是一种不同之和,"一带一路"之和,文化自觉之和,一种容器隐喻意义上的"鼎和五味"之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这样的一种"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契机,由此而呼唤一种"一带一路"的人类学,这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需。在此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去重新发现人类文化自身所拥有的互惠之和。  相似文献   

13.
和继全 《民族学刊》2014,5(5):34-39,110-112
东巴文玛尼堆铭文是中国西南多民族杂居区多种宗教文化交融和语言接触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佛教、本教、东巴教兼容并存、相互融合的历史。本铭文文字较多、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保留了一些人类早期文字的特征和地域性特征,同时补充了纳西东巴文献的材质类型,也是区域多学科研究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4.
赤峰出土景教墓砖铭文及族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峰出土景教墓砖铭文及族属研究[法]JamesHamilton牛汝极1992年10月本文作者之一的牛汝极有幸访问内蒙古大学时从陈乃雄教授处获悉,赤峰在几年前曾出土过一块墓砖,砖上的铭文可能是回鹃文,因为不是蒙古文。赤峰市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蒙古语文...  相似文献   

15.
据《卫藏通志》记载,清前期,拉萨建有两座关帝庙,一座在札什城,一座在磨盘山。札什城关帝庙早毁,磨盘山关帝庙保存至今。作者对磨盘山关帝庙铜钟铭文进行重新辨识,订正了《拉萨市文物志》录文的错误,并以铭文所录88位将领职衔、姓名及题款年月为线索,结合史书及相关碑铭资料进行综合考证,大致推断出磨盘山关帝庙的创修与竣工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美洲系指新大陆上自墨西哥到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的狭长地区。这一地区的居民原为印第安人。那里的文化散见于书籍杂志,吸引了大批的历史学家和研究古民族文化的专家。在前哥伦布时代,中美洲的文化是突出的。在那个时代,它有一种固定的书写形式:一些自上而下刻写的象形文字的铭文,其中还有数字。那些铭文与当时口语至少有  相似文献   

17.
<正>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构建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也自然增强着对于国家政治共同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围绕增强这"两个共同体"的认同,进行了战略规划与工作部署。中国自开启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进程,本身就是凝聚中国社会、整合国内各族而成为国家民族的过程。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是越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  相似文献   

18.
铸造于吐蕃时期的叶尔巴钟上的藏文铭文,经研究发现是佛经《圣普贤行愿品》中的四句经文,即“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而悉昙文铭文则为五方佛种子字和《缘起心咒》,其中《缘起心咒》与后期藏文转写有细微差别,故列出3种《缘起心咒》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驩兜与崇山     
<正>出张家界市,西南行10余公里,一座绝壁陡峭、气势磅礴、山体奇异的大山拔地而起,这就是崇山。崇山主峰高1164.7米,方园18.9平方公里内,八峰矗立,风景绝佳,有龟蛇捧足、石梯仙径、瀑布双悬、洞口流春、挂鼓鸣岩、石门锁翠、云中插锡、佳门古坼"崇山八景"之说。清代诗人罗振鹏赋崇山诗曰:"崇山万古矗层云,虞代有臣周有君。铁耳铜铉凶族鼎,金凫玉碗弱王  相似文献   

20.
壮族天琴源流探微——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壮族天琴发源于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古为金龙峒),源自当地原住民族壮族布傣族群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或法器"叮鼎",其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宋至清代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